A-Level选课的终极逻辑

1️⃣什么体系选课最自由?

请思考如下问题:主流的国际课程体系,哪个最自由?

AP吗?寄宿美高,或是贝塞思的优秀学生,AP都12门以上很常见了。下图为一位贝校当季申请生,已经有了12门五分,算上12年级的AP课,毕业时会有15-16门五分。

A-Level选课的终极逻辑

读者如果有贝塞思年级前10%的学生,成绩单应该和上图大差不差。因为在如此多门数的情况下,大家最终上的课相当重合:科学4-5门,人文4-5门,数学2-3门,英语1-2门。

就好比是大胃王吃自助餐,虽然可供选择的多,但是需要选择的也多,所以分门别类地都选上了,差异度有限。

那么是IB吗?对于不了解IB DP的读者简单科普一下,其要求是满足六大类别选课: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详见下图。

不同的学生的课表可能大相径庭,如一个是:英语A语言与文学,中文B,数学AA,物理,化学,经济。

另外一个是:英语A文学,西班牙语B,数学AI,环境科学,心理学,视觉艺术。

只是表面上看着差异大,而本质上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却是一致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全面发展,尽量文理兼修。

从选课政策来说,A-Level才是真正自由度最大的:要求课程门数少:像深国交还要求A1起码是英语+4门,A2起码是英语+3门,别的一些A-Level学校如香港哈罗,学生到了12/13年级就只有3门课,因为这就是英国大学的最低申请要求。

可供选择科目多:A-Level有85门左右,远多于AP的40门左右,只不过很多学校没有能力开设更全的A-Level课程,才常给人一种A-Level可选课程少的印象。

学科大类要求无:没有IB那种学科大类都占全的要求,理论上有最高的选课自由度,文科生可以是文学、历史、社会,理科生可以是数学、物理、化学,最大程度允许偏科。

可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是,这自由真的“免费”吗?

2️⃣Freedom is not free不少人认为,在学校声誉、学生成绩、课外活动都同等时,AP、IB体系似乎更加受到顶尖美本的青睐,相较之下A-Level体系的学生想进入顶尖美本就稍显困难一点。

这背后难道是课程体系的不足吗?我对三个体系都算有所了解,我认为A-Level在课程设置的严谨性、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学生和老师的支持、考评手段的设计等等各个方面,绝不会比另外二者差,甚至很多地方都做得更好。

这个以后单独开一篇文章阐述。既然课程体系没问题,为何结果略显不尽人意呢?我就不卖关子了,关键在于:人的惰性。如果不是因为怕胖,我相信没人爱吃沙拉。

没有限制时,好逸恶劳就会占上风:“好逸”是喜欢选择简单而擅长的科目,希望轻松得分,“恶劳”是恐惧有难度的学科,不敢下决心下功夫。最终学生选的课只体现了个人兴趣,和顶尖美本强调的Holistic Education全人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一个A-Level学生的数理化生都很好,但是语言只选择了GCSE英语,或是算不上英语课的EPQ,人文社科则毫无学习纪录,这样一个档案如果其他方面拉满的情况下,或许能获得30名左右的美本录取,但要更进一步就比较难了。

一个比较自由的选课制度,对于后90%的学生来说都是好事儿,本来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对于前10%的学生,甚至目标是冲一把藤校的同学来说,如果让惰性战胜了理性,恐惧战胜了目标,那么到了申请季和放榜时,就可能感慨: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3️⃣自律给我自由对于以上观点,我提供几个个案分析。为保护学生隐私,信息已经处理。A同学收获了大湾区近年来最多的藤校offer,数学专业的A同学自然选了进阶数学,以及理科万金油物理。

此外他/她居然还选了文学、历史、经济,真正做到大文大理,文理兼修,而且各科优秀,最终除了历史之外全部A*(可见历史的确不易)。

科目多、课程难、成绩好这个“不可能三角”,大部分同学做到两点就不错了,A同学心无旁骛,持之以恒,才同时做到了三点。

B同学来自香港某名校,同时录取了美国前20和英国前2,英语文学专业。B同学的英语水平放在英国都是佼佼者,但这个纯文科生在文学和历史之外,没有“滥用”A-Level的自由,自主选择了数学,可见其早就瞄准了顶尖美本。

这绝不是一时脑热,B同学IG已选修了进阶数学,作为铺垫。面对自己并不擅长的学科,他/她没有逃避而是迎难而上,预估分和实考分都很好,最终也反映在录取结果上。C同学略有偏科,在生化方面成绩斐然,有多段夏校和科研经历。但是数学比较一般,他/她在最后没有选进阶数学,却还是为了学科均衡选择了AP统计。另外她没有历史这样的大文科,而是学了四年地理,要知道A-Level地理对写作不低,是不错的文科补充。

语言方面,她虽然没有选修文学,却有二外三外,多国语言精通。

最终C同学体现出来的长处够长,同时没有短板,成功录取某顶级理工科院校。这几个不仅仅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身上的选课策略,都是我们可以研究学习的案例。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说A-Level学生如何申请顶尖美本,我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回答:把A-Level当作IB DP来选课。其实A-Level和IB在科目设置上有众多相似之处,随便选一科,以化学为例,三个体系大纲如下:AP化学;ALevel化学;IB化学HL(链接看留言区)。

比较之下可见A-Level和IB化学的大纲内容高度相似,而AP化学和这二者相差就多了,别的许多学科都是这样。我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A-Level就是没有了选课限制的IB,大部分As课程难度对应DP的SL,大部分AL课程难度对应DP的HL。其实DL的六门选课,SL和HL各三科的要求,就类似于一个A-Level学生在A1选了6门课,完成As阶段学习后,在A2留下3门继续学习AL阶段。

但是A-Level和IB的出发点明显不同,A-Level是英国的国家课程体系,必须照顾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普通学生没有能力选修6门遍布不同领域的课程。

而IB作为一个不依附于任何国家的国际课程体系,目标群体就是全球的精英学生,不用太照顾普惠性质的公立教育目标,所以可以调子定得更高。

A-Level允许学生各取所长,照顾了大多数的同时,可能在优等生的全面培养方面,比之IB稍有不如。我画了下图来阐释,用两个正态分布做比喻,紫色为ALevel,蓝色为IB。

A-Level选课的终极逻辑

真实情况甚至可能更极端,毕竟A-Level的学生数量在IB DP的五倍左右。

那如何让A-Level体系的优等生也能够向IB体系对齐,答案就昭然若揭了:学习IB选课要求,主动给予限制,每个大类都要涵盖到:

语言类:Language,Literature,二选一,而不要把更加简单的IGCSE或者EPQ作为语言课。

数学类:最好是选择进阶数学,因为普通数学的确比较简单,算不上一门真正的数学课。

自然科学类:物理是首选,其次有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等

人文社科类:历史是首选,其次有社会学、地理、心理、经济等

其他:学生如果有能力选更多的课,再考虑自己擅长的学科,如同IB的第六门可以选择重复的领域。

如果有其余特长,如戏剧、艺术、二外等也可以选择。

这一套借鉴IB要求的选课思路理顺之后,到了申请季一定会觉得豁然开朗,甚至我们从IGCSE阶段就可以开始铺垫。

这个框架并非我凭空捏造,比如加州系大学就有A-G的课程要求,以其中A类历史为例,最低要求就是一年世界史,一年美国史,地理可以作为替代,和我们以上框架几乎如出一辙。虽然这是针对加州本地学生的,但是背后不也体现了大学的学术期望?

5️⃣挟泰山以超北海,或挟长梯以登庭树?孟子曾言:“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有的读者可能觉得以上设想太难实现,理科生就是选不了历史和文学,文科生就是选不了物理和进阶数学,强人所难的目标超出了许多学生的能力范围,最终GPA不保,国际考不好。

对此我有三计:准备是提前做的,潜力是逼出来的,替代方案也是有的。提前做准备:没有学习IG历史,A1直接选历史行不行?可行,但难度大风险高。如果在IG阶段便以顶尖美本为目标了,那就付出相应的努力。

A-Level整个课程体系比较符合教育规律,总体是螺旋上升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它不是As+A2的两阶段,而是IG/GCSE+As+A2三阶段。

顺向思维是,A-Level的选课一般在IG课表中缩选,而逆向思维是,IG选课可以在A-Level课表中扩选。

基于前面推导出的选课策略,我们可以倒推IG课程,再加上一些课外提高辅导,理去学文,文去学理,提前用两年时间打好铺垫,补上不足。

逼出潜力: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潜力,15-17岁的学生可塑性极强。他们要学的不是大学专业课,没有那么艰深,全世界同时有数不清的同龄人在学这些课,有什么好怕的?这些学科都是世界观的基石,帮助孩子来认识世界如何运转:欣赏文学之美,掌握高效的书面沟通,理解数学之逻辑,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等等。

既然我们要培养优秀而独立的国际化人才,这些都是长成的必修课。替代方案:好吧,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实在学不来,那也有替代。

感觉进阶数学太难的,那就考好普通数学,同时增加1-2个AP数学作为补充,比如AP统计有部分内容在数学S1里涉及了,但核心的Inference主题,也即是几种Hypothesis Test还没教,对于将来大学需要掌握统计学工具的同学来说,这是很好的选择。

类似地,数学P3中对于微积分的应用讲的不多,并且没有教数列和级数,没有泰勒展开,因此不妨学个AP微积分BC,把这一块补上。物理如果学不来,那就考虑计算机这样的半文半理,只要好好背书,起码成绩不会差。

反过来,如果历史啃不动,那就先选理科生最爱的半文科经济,然后要么搭配一个心理/地理,要么选上文学,实在不行参加John Locke之类的写作比赛。总之,豆腐干与花生同嚼,有火腿滋味,今天我们叫平替。

总结起来一句话:难度可控不要怕。如果真做不到,我们就来调整目标。以上选课都是基于冲藤校或者美本前二十的目标,如果你的学术实力不足以撑起这个目标,也不必有压力,下次另写一篇文章,来帮比较中等的同学打开思路。

6️⃣戴上紧箍,立地成佛西行取经并不容易,九九八十一难在等你。逃避高考而来的学生会发现,转了国际以后也并不轻松;对于冲藤校的同学来说,挑战更是应接不暇。孙悟空是天生灵猴,他的肆意本能是无法坚持走完取经之路的。

唯有当孙悟空放下石猿兽性,带上紧箍,接受佛性束缚,才能把齐天的实力都用于扫清孽障,最终克服艰难险阻,成为斗战胜佛。希望同学们能够收束心猿,突破自我,往西天取得真经,这就是本篇文章的主旨,愿能帮到有缘人,欢迎各位读者留言交流。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