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
自此,国际经济激起了层层涟漪,当我们用A-Level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一事件时,不仅能理解保护主义的本质,更能看到教科书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生动演绎。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此次“对等关税”事件,来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经济学知识。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对等关税”的事件始末。
1、特朗普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对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其中对特定贸易顺差国(如中国、欧盟)加征额外关税(中国34%,欧盟20%)。
2、国际社会对美国“对等关税”纷纷做出相应反映,中国宣布对美国大豆、汽车、化工品加征25%关税;加拿大宣布对美汽车加征25%关税。
3、与此同时,特朗普表示不会暂停关税政策,并于8日宣布,美国进一步提高50%中国关税,至84%。
4、中国再次强硬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欧盟通过针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的反制措施。
5、美国再次上调中国关税至125%,同时未采取报复措施国家美国暂停90天对等关税,但10%及行业关税还得征。
6、10日,中国再次加征美国关税由84%提高至125%。
政策本质
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的集中体现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计划以“公平贸易”为名,实则通过单方面加征关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降低对美关税壁垒。
然而,这一政策却忽视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复杂性,也未充分考虑全球供应链的相互依存性。
其核心逻辑是“以牙还牙”,通过关税手段迫使贸易伙伴让步,但这种做法不仅缺乏多边协商基础,更可能引发全球贸易体系的连锁反应。
在A-Level经济学中多边贸易体系被多次强调,而美国的关税政策却与这一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消费者不得不为来自中国和欧盟的商品支付更高价格,而美国财政部则坐收关税之利。
通过此次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我们可以联想到A-Level课程中的宏观经济学。
在IG、Alevel的学习中,保护主义一直是宏观经济的重点之一。
在本章节,同学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Definition of protectionism
.Definition of tariff and its diagrammatic analysis
.Definition of quotas and its diagrammatic analysis
.Definition of domestic/export subsidy and its diagrammatic analysis.
关税政策可能影响
全球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冲击
从美国经济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为部分本土产业提供保护。
但长期来看,关税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通胀加剧。
同时,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可能迫使美国企业承担更高的生产成本,削弱其国际竞争力。
而从全球经济来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关税政策将扰乱全球的贸易秩序,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其他国家可能被迫采取一些报复性措施,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特别是对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而言,出口受阻将直接冲击其经济增长。
学习A-Level经济学的同学们可以发现,这一现象和宏观经济学这一知识点相同: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虽然都Tariff关税和Quota限额都导致了价格增加,但是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关税导致价格增加的部分都是缴纳给政府的关税,Quota导致的价格增加则是由于供需关系失衡导致的价格增加。
想要更加深入了解这部分的同学们可以尝试完成:
[S23/21] Assess whether the arguments for protectionism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re always stronger than the arguments against.[12]
“对等关税”或是一场世纪大博弈
当世界陷入你来我往的关税战
长期看没有赢家
“对等关税”政策是一项美国国家紧急状态下的政策。
特朗普在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当日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而且这次“对等关税”几乎不区分地缘政治盟友关系,这直接把美国放在了世界的对立面。
美国不仅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征收个性化更高的“对等关税”。
虽然“对等关税”直接目的是降低美国货物贸易赤字,但美国货物贸易赤字却直接与全球产供链和美元货币体系相关。
由于美国货物贸易赤字规模巨大(2024年赤字1.21万亿美元),大规模降低美国贸易赤字会冲击现有的全球产供链,部分产供链或被迫实施地理位置重构,甚至引发全球产供链大调整。
这种现象在A-Level课程的全球经济模块中早有预警。
保护主义的蔓延会破坏多年来形成的国际专业化分工,降低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而现实中,我们确实看到一些跨国企业开始调整供应链布局,这种"去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改写国际贸易的版图。
通过分析特朗普加征关税这一事件,完美诠释了A-Level经济学的实用价值。
当我们分析特朗普关税政策时,实际上是在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
从微观层面的供需分析,到宏观层面的国际贸易理论;从静态的福利经济学,到动态的全球价值链演变。
这种多角度的分析能力正是A-Level考试所强调的。
例如在历年真题中,经常出现"评估保护主义政策的利弊"这类题目,而特朗普关税政策就为此提供了丰富的论证素材。
“对等关税”中的A-Level经济学
这场关税风波不仅可能改变企业的投资决策,还可能重塑全球贸易规则。
但对于学习A-Level经济学的学生而言,这既是一个深入理解理论的机会,也是一个思考未来全球经济走向的契机。
经济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理解现实世界的工具。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再次证明,那些看似抽象的经济学原理,每天都在影响着亿万人的生活和各国的经济命运。
想要更轻松理解经济学中那些复杂生涩的理论,机构A-Level经济学课程捕捉经济学中重点难点,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解析经济学理论知识。
针对A-Level经济学高频考点,制定个性化备考计划,直击学员薄弱环节,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同学们高分拿下A-Level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