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 课程以独特的课程体系、严格的评估标准以及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成为国际教育领域中备受认可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升学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连接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桥梁。
在所有国际课程体系中,IB课程的难度位居前列。那么,IB课程到底学些什么?IB课程的难度又体现在哪里?什么样的学生适合IB课程逐渐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IB课程介绍
IB 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 IBDP),是由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 IBO)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体系。
小学项目(PYP)
针对 3-12 岁学生,强调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课程涵盖六个跨学科主题,通过六个学科领域(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个人 / 社交 / 体育教育)来实施。
中学项目(MYP)
面向 11-16 岁学生,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全面发展。课程包括八个学科组(语言与文学、语言习得、个体与社会、科学、数学、艺术、体育与健康教育、设计),并通过社区服务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预科项目(DP)
为 16-19 岁学生设计,是 IB 课程的核心项目。学生需在两年内学习六组课程,并完成知识理论(TOK)、拓展论文(EE)和创造、行动与服务(CAS)三个核心要素。
职业相关项目(CP)
针对 16-19 岁学生,将学术课程与职业相关学习相结合,帮助学生为进入职场或高等教育做好准备。
课程特点
全面均衡:要求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学习和发展,避免学生偏科,促进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跨学科性: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国际化视野:课程内容具有全球性和多元文化性,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知识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程内容
DP 课程六组学科:
✅第一组为语言 A,是学生的母语或擅长语言;
✅第二组是语言 B,为外语课程;
✅第三组个体与社会包括历史、地理、经济等学科;
✅第四组科学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
✅第五组是数学;
✅第六组为艺术,如音乐、美术等,学生也可从第三或第四组中选一门替代艺术。
三大核心要素:
TOK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本质和认知方式进行反思和探讨;
EE 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
CAS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体育活动、艺术创作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评估方式
校内评估:由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项目、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
外部评估:由 IBO 组织的全球统一考试,通常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口试、实践考试等,考试成绩是最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IB课程的优势
助力升学与未来发展
大学认可度高:
被全球众多知名大学广泛认可,包括美国的常春藤盟校、英国的 G5 超级精英大学等。IB 成绩可以作为申请大学的重要依据,优秀的 IB 成绩有助于学生在大学申请中脱颖而出,增加被顶尖大学录取的机会。
衔接大学课程:
IB 课程的难度和深度与大学课程有较好的衔接,学生在完成 IB 课程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要求。例如,拓展论文(EE)的撰写经历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撰写学术论文时更得心应手。
就业竞争力强:经过 IB 课程培养的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些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能够适应不同行业和岗位的需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知识结构均衡:要求学生在语言、人文、科学、数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涉猎,避免了学生偏科,有助于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和认识世界。
综合能力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国际视野拓展:课程内容具有全球性和多元文化性,涵盖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个性化与灵活性
课程选择多样:在六组学科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职业规划进行选择。例如,对于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可以选择艺术课程;对于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这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学习方法自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式进行学习。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和作业之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深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IB课程难度
IB 课程难度较大,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广度与深度、评估的严格性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高要求等多方面。
难度一:课程设置
学科广度:要求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均衡发展,需从六组学科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包括语言 A、语言 B、个体与社会、科学、数学和艺术,或从第三、第四组中选一门替代艺术。这意味着学生要同时兼顾不同性质和难度的学科,如既要深入学习文学作品,又要掌握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对知识的广度要求很高。
学科深度:每门学科都有较高的学术要求。以数学为例,HL(高级水平)课程涵盖了函数、微积分、概率统计等复杂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在文学方面,学生不仅要阅读大量经典作品,还需从文学理论、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写出有深度的评论文章。
难度二:核心课程
知识理论(TOK):这门课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本质、认知方式等进行反思和探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哲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要分析不同学科的知识构建方式,探讨知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等抽象问题,没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知识储备很难学好。
拓展论文(EE):学生需要在两年内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 4000 字左右的论文。这要求学生具备独立研究能力、文献查阅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等。从确定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到分析论证、撰写论文,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需要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创造、行动与服务(CAS):学生需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体育活动、艺术创作等,并记录过程和反思体会。这看似是实践活动,但要达到课程要求,学生需要在活动中展现出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同时还要对活动进行深入反思,并非简单的参与即可。
难度三:评估方式
校内评估:由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项目、实验报告等。教师会按照严格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每一项表现进行打分,要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保持较高的水平,不能有明显的失误。
外部评估:由国际文凭组织(IBO)组织全球统一考试,考试形式多样,包括笔试、口试、实践考试等。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各个知识点,且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难度四:时间管理
课程任务重:学生需要同时学习多门课程,完成大量的作业、阅读任务和项目,还要准备 CAS 活动和 EE 论文,这使得他们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张。以一个普通的 IB 学生为例,每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还需要花费 3-4 小时完成作业和阅读,另外还要抽出时间进行 CAS 活动和 EE 研究,合理分配时间成为一大挑战。
考试压力大:由于 IB 课程的评估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需要在不同阶段应对各种考试和评估,如单元测试、模拟考试、正式考试等。每次考试都对最终成绩有重要影响,这使得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需要不断调整学习节奏和时间安排,以应对各种考试压力。
机构IB课程辅导
机构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同学,开设了多种IB课程辅导科目,课程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及基础综合考量选择适合自己的班型,同时还有1V1专项辅导,针对性辅导,快速提升成绩。
▶先修班(20H)
通过对每个科目的基础地图进行梳理,让学生快速理解相应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科目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准备,是牢记词汇/公式/知识点的阶段。
▶培优班(40H)
符合大多数国际学校的课程进度,知识点精细化讲解配合真题讲解,根据考纲要求分章节提升学员应对考试的能力,全面覆盖所有教材知识与试题类型。
▶强化班(20H)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强化构建知识体系。
▶冲刺班(10H)
针对考纲及教科书和历年真题进行总结,通过真题训练及解题精讲,提升学生的解题思路及技巧,达到短期内快速提升的效果。
班级课表展示(部分)
▶课程类型:3-6人小班授课/一对一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在线面授均可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教学/纯英文授课
▶开设科目:主要开设有物、数、化、生、经、计算机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