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球有近千支队伍参与HiMCM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不超过1%的团队斩获Outstanding奖。HiMCM竞赛的获奖要求是怎样的呢?HiMCM竞赛如何组队呢?组队分工有哪些?
一、HiMCM竞赛评审要求
HiMCM比赛对参赛作品的评审标准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模型的可行性:评委会评估模型是否基于合理的假设,能否有效捕捉问题的核心,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
2. 摘要:评审会检查摘要是否完整,是否包含了所有必要的要素,并且是否符合竞赛的要求。
3. 赛题解读:参赛者需要正确理解赛题,并澄清其中可能存在的模糊概念。
4. 前提条件与假设:需要清楚地列出了建模所需的前提条件和假设,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论证。
5. 建模动机与合理性论证:是否分析了建模的动机,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6. 模型设计:是否设计出了一个有效处理问题的数学模型。
7. 稳定性和敏感性分析:是否对模型的稳定性和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和检验。
8. 实际应用价值:模型应有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显示出长远的影响或实用价值。
9. 论文撰写:论文是否凝练清晰易懂,文档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连贯,图表是否合适美观。
二、HiMCM组队分工
1、数学建模手
【核心能力要求】微分方程/概率统计/优化算法
【核心职责】模型构建与算法设计
2、数据分析师
【核心能力要求】Python/R/Tableau/SPSS
【核心职责】数据清洗与可视化
3、全英论文写作手
【核心能力要求】LaTeX/学术写作/信息设计
【核心职责】英文写作与逻辑架构
4、队伍领导者
【核心能力要求】甘特图/Scrum/冲突解决
【核心职责】进度管理与资源调配
三、HiMCM组队的重要性
HiMCM数学建模竞赛与其他常规的国际数学竞赛区别很大,HiMCM竞赛中,数学成绩好不一定能获奖,是需要数学、编程、写作和团队配合。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雷区:
1、盲目追求学霸组队
选队友的时候要记住能力互补强过于全能学霸,团队中应该要有4个角色:数学建模选手、数据分析师、全英论文写手、队伍领导者。
2、明确对于参赛目标
在组队过程中要和队友沟通好彼此的时间安排,备赛计划以及参赛目标。HiMCM比赛周期为14天,在这14天内需要完成问题分析-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英文论文撰写,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要避免和无时间观念、无责任担当、无沟通的“三无选手”组队。
3、赛前多次进行模拟训练
参加HiMCM这样的高强度比赛,不仅考验知识水平,还考验心理素质。拥有积极向上、相互支持的队友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鼓励。正式参赛前,要多次模拟训练,以免正式比赛时出现纰漏!
四、2025年HiMCM培训课程
HiMCM数学建模培训营专门为辅导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挑战而设。全方位提升学生数学建模水平,让建模小白参赛也能获奖!
国际竞赛课程咨询
机构HiMCM多年带队经验,获奖率高达80%!50H班课+5天全真模拟比赛,理论与实操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