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是出国留学不可避免的话题。对孩子而言,通过回答各类问题,也是一次梳理自己,从现实中提炼出"自我"的机会,其中不少问题都是孩子在十几年成长历程中首次面对的。
在众多文书中,美国本科申请的文书最为特别。记得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美国文书的题目时,跟同事讨论说作为老师都未必能写好这些题目。
比如下面这道题(选自CommonApp)Reflect on a time when you questioned or challenged a belief or idea. What prompted your thinking? What was the outcome?(回想一下你质疑或者挑战某个信念或观点的时刻。是什么促使你思考?结果如何?)
这不仅体现了美国大学希望考察学生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在评估学生的勇气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回答能够反映出他们一部分的价值观。
在650字的限制下,既要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有一些文学性能让招生官记得住,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让家长和孩子头疼的是,它和我们熟悉的高考作文完全不同。高考作文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总结,已经变得有迹可循,甚至衍生出很多专门攻克高考作文的培训班。
然而,美国大学的文书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孩子全篇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善于引用诗歌和书中的哲学名句,还有的孩子擅长讲故事,像一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
尽管一些大学官网(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会不时分享录取学生的文书,但也很难从这些范例中总结出标准答案。对于习惯了通过考试分数来进行年级排名的孩子而言,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难以找到明确的方向。
当身边的声音变得更多的时候,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文书好不好,该听谁的?
1.孩子和文书导师沟通后,确定了写作思路。但问了其他老师又认为文书未能充分展现出孩子的“特点”。于是孩子慌了,想要重新调整写作方向;
2.当文书修改完成、即将定稿时,家长通过翻译软件阅读全文,并参考社交媒体(比如小红书)上所谓的"好文书标准"后,又想让孩子重新写;
3.临近提交申请时,带着文书寻找市面上的“文书急救包”服务来重新修改。这样修改后的文书可能让他们暂时安心,却仍会担心它是否真的就是「最好的版本」。……
这些情况很常见,在申请中,家长、孩子和导师其实都站在同一立场上:都希望孩子能进入理想的学校。这不仅是家长和孩子的自然追求,对申请导师而言也是成就感的来源。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和孩子仍在「如何写好一篇文书」这个问题上纠结。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解决一个疑惑:好的文书到底有没有标准?还是说是一门玄学?作为一位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十年的老师,回顾那么多成功申请名校的案例后,我不认为它没有标准,也不认为它是玄学。
好的文书首先是真实的,就像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一样——我们之所以会在剧场里开怀大笑、感动落泪,看完后流连忘返,都是因为那些真实的细节引发了我们内心的共鸣。但是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细节,究竟该选择哪些来写呢?答案一定是「打动孩子自己内心的那些时刻」,因为只有这些细节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内心的情况和思索。
仅仅把生活琐事平铺直叙地写下来并不打动人。真正让人记忆犹新的,是附着在细节中的情感和思考。人类由故事塑造而成,好的故事总是能引发情感连接和深刻思考。
3
好的文书应该像一件艺术作品,没有范式,但它有好的标准。我们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能记一辈子;莫奈的《睡莲》,看过一眼就再也忘不掉;是因为这些好的作品都是艺术家在一种「舍我其谁」的状态下,完全沉浸于当下的感受而创作而成。文书也一样,孩子需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断摸索。只有在充分投入的状态下,才能找到真实的答案,并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好文书的标准。
我们都认同这需要经过讨论、多次思考和打磨,但“讨论”和 “思考”的主体应该是孩子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因为只有孩子才能选择,和找到那些和他有情感共鸣的细节,提供让他内心激动的思考和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要做的是倾听、追问和提炼总结,而家长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补充。这个过程越顺利,文书的质量就越高。
这需要孩子和老师的彼此熟悉,建立良好的信任。当老师和孩子相处至少一年,甚至进行了两三年的长线规划,深入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时,这样完成的文书,无论从逻辑还是概率来看,都会比“文书急救包”或是其他不够了解孩子的老师所给出的建议要更好。
对文书的纠结,往往源于过分追求标准范式,盲目套用他人成功的模板,而没有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打动人的作品。这种错误的方向必然会带来更多焦虑。鼓励孩子为自己的文书做主,相信他能捕捉到生活中那些打动自己和他人的细节。孩子的思考和声音始终都在,需要我们更用心的倾听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