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港澳博士时如何选校定位与筛选导师?

长久以来,香港和澳门的高校一直是内地同学们攻读博士学位的热门选择。

今天机构为同学们整理了关于申请香港和澳门院校PhD项目时,如何进行选校定位以及筛选目标导师。希望能帮到正在申博的同学们~

01、梳理个人硬件条件

首先,同学们需要全面了解自己的硬件条件,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校背景、绩点(GPA)、科研经历及其成果、以及语言考试成绩等。

建议将这些信息整理成一张清晰的表格,以便后续参考。

02、搜集目标院校信息

接着,根据同学们的研究兴趣来锁定目标院校。你可以参考相关研究方向的院校排名来获取初步信息。

以教育学为例,香港和澳门地区有多所院校提供教育学方向的PhD项目,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

此外,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也有教育相关领域的导师。其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在教育学领域享有很高的专业排名,而香港“五大”(即港大、港中文、港科大、城大和理工大)以及澳门大学的知名度也都很高,值得重点关注。

当然,其他院校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03、核对并匹配目标院校要求

部分学校会对申请同学的硬件条件设定特定要求,如通过Priority list来限制申请同学的本科院校背景,或是对语言成绩、学习成绩有明确要求。

在挑选目标院校时,同学们务必前往目标院校的官方网站,仔细核查自己的硬件条件是否满足其申请要求。

04、筛选目标导师

如何选定合适的导师?在确定个人的主要研究方向后,同学们应前往学校官网的导师个人页面,仔细对照各位导师的研究兴趣。如果条件允许,深入浏览导师的出版物(Publications),即他们的研究成果,这将有助于你更精确地把握导师的研究方向。

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未来细化自己的研究方向,还能让你发现许多导师的研究方向存在交叉,这些交叉点可能就是你未来学术研究的潜在方向。基于这样的了解,同学们撰写的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将更具通用性,能够适用于多位导师,从而显著提高你的申请成功率。

同时,在筛选导师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导师已无招生名额,或对同学们的硬件条件不太满意,你可以迅速转向研究方向相近的其他导师进行联系。

这样,筛选目标导师的过程实际上也成为了同学们深入了解该学术领域细分方向的过程,为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期的充分准备,将极大地节省你后期准备的时间和精力。

05、了解目标院校的申请制度

在香港和澳门地区,大部分学校的招生流程中导师拥有较大的决定权,这被称为“导师决定制”。然而,也有少数学校采用“委员会决定制”,即招生决定主要由委员会来做出。

对于香港各校而言,不同学院之间的招生制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同学们密切关注学校官网上的信息,以了解具体的招生流程。如果学校采用的是委员会决定制,官网上通常会有明确的说明。

在导师决定制下,与导师的提前联系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同学们的录取结果。因此,套磁信的质量成为了关键因素。

而在委员会决定制下,学校通常会首先审查申请同学的硬件条件,如毕业院校的排名、绩点、科研经历等。只有通过了委员会的初步审核,申请同学才有机会根据研究计划方向被匹配到合适的导师。

尽管在委员会决定制下,提前套磁导师不是强制性的,但仍然建议同学们提前与导师取得联系。这样,在填写网申系统时,你可以提及潜在的导师,这对于学校后续为你匹配相关方向的导师将大有裨益。这也再次凸显了套磁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机构编辑部老师分享香港和澳门院校申请指南。想要申请的小伙伴要开始着手准备啦!希望能帮助到正在申博的同学~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帮筛选 帮规划 帮协调 一站式服务

上一篇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怎么样?

下一篇

2026fall香港博士申请已开启 如何侧重各院校不同偏好抢占先机?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