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准备好你的主题和研究设计
在动笔之前,确保你已经清楚了你的研究主题和设计。这样可以让你的 Introduction 有明确的方向。接下来就可以逐步完成以下九个部分。
1.Background of Research(研究背景)
在这一部分,你需要分段讲解你的研究主题。可以试试以下步骤:
第1步:定义核心概念。
举例来说,如果你研究的是“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你可以定义“社交媒体”和“心理健康”这两个核心概念,并说明它们在现代社会的角色。
第2步:分析核心概念的当前情况。
例如,社交媒体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第3步:解释相关背景。
举例说明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趋势和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这一部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你的研究主题背后的动因和背景。
🎯目标:
让读者理解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和当前背景情况,为后续问题的提出打下基础。
2. Research Problem(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部分旨在明确你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建议用 2-3 段展开:
●主要研究问题:
说明你研究的核心问题。例如,“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否有负面影响?”
●次要或隐性问题:
在分析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列出可能隐藏的次级问题,比如“是否不同的性别、年龄层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度不同?”、“这些因素是否影响心理健康的程度?”
🎯提示:
在描述研究问题时,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句式,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研究方向。
3. Research Objective(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部分明确你希望通过研究达成的目标。你可以这样写:
●目标 1:
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
●目标 2:
阐明不同性别或年龄层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的心理反应差异。
●目标 3:
研究不同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的变化情况。
🎯目标:
让读者了解你研究的具体方向和期待的结果。
4. Research Question(研究问题)
这里需要列出你通过研究希望解答的具体问题。每个研究问题都应该与研究目标紧密相关。
可以参考以下示例:
●社交媒体是否会增加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
●青少年中不同年龄层和性别在社交媒体使用上的差异是否影响心理健康?
●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是否对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
🎯提示:
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具体、清晰的问句,确保每个问题都可以通过研究数据得出答案。
5. Conceptual Definition(概念定义)
定义你的核心概念。比如,“社交媒体”可以定义为包括 Instagram、Twitter、Facebook 等用户生成内容的平台;“心理健康”可以定义为个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平衡状态。
🎯目标:
让读者清晰理解研究中的每个核心概念,避免误解。
6. Operational Definition(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是对概念如何在研究中进行测量和观察的具体描述:
例如: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可以通过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如小时数)来衡量;心理健康可以通过问卷得分或具体的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衡量。
🎯提示:
根据你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定义这些概念的实际测量方式,以确保后续数据收集的有效性。
7. Significance of Study(研究的重要性)
在这里,你要解释这项研究的意义,让读者明白为什么这项研究值得关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理论贡献:
比如,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能够丰富心理学领域对于现代社交行为的研究。
●实际应用:
例如,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教育部门、家长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的影响,从而制定更科学的引导措施。
🎯提示:
写出 1-2 段总结研究的潜在影响和重要性,突出它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
8. Theories(理论框架)
在这一部分,你需要引用你的研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比如:
●社会学习理论:
解释青少年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学习和模仿他人行为。
●心理健康模型:
提供解释心理健康指标的框架,如焦虑、抑郁等的衡量方式。
🎯目标:
展示你的研究背后有坚实的理论支持,有助于解释和预测研究结果。
9. Hypothesis(假设)
假设部分是你对研究问题的预期答案。可以参考以下格式: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越高,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越高。
●男性和女性青少年在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和心理健康反应上存在差异。
🎯提示:
尽量使用“如果……,那么……”的句式来表述假设,清晰且具体。
以上就是完成 FYP Introduction 的详细步骤。确保每个部分都按步骤展开,并符合教授的要求。如果你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建议向专业导师或学术支持机构寻求帮助,以确保 Introduction 部分逻辑清晰、论据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