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工程专业申请及录取案例分享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嘉宾是2024-25申请季刚刚斩获牛津大学工程专业offer的赵同学,他说:“一切梦想都会飞向明天”。

01、工程学于我而言不只是学科 更是用知识改变世界的力量

最初,我的学术兴趣集中在物理领域。在IG考试结束后的一次投篮装置设计活动中,我运用抛物线分析为装置设定参数,成功解决了同学们面临的难题,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将理论应用于现实的成就感。这种“理论走向实践”的体验触动了我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工程学,它就像是一座桥梁,将物理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而牛津大学在工程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和实践性培养模式,也深深吸引了我。在这里,我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无限可能,它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02、日常积累是PS写作的灵魂 兴趣则是创作的核心驱动力

日常积累是PS文书写作的灵魂,兴趣则是创作的核心驱动力。我在阅读《超弦论》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物理世界的宏伟,还体会到工程学的现实意义。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科技与社会联系的思考。

牛津大学工程专业 | 他说:一切梦想都会飞向明天

我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记录自己的灵感,从读书感悟到项目心得,从个人见解到突发奇想。比如,在一次项目开发中,我完整记录了每个环节的细节与感悟。这些经历与积累在PS写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文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扎实。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养成记录的习惯,因为灵感和素材往往就藏在这些日常的点滴瞬间之中

学术活动和项目经历在我的学术发展道路上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探索,更明白了实践的力量。比如我当时参加了两轮BPhO,并在Round 1取得了Top Gold,Round 2取得了Silver。在准备学科思维挑战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在知识储备方面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严谨的学科思维

除此之外,我还在JT科研营中完成了基于Arduino芯片的产品开发,这是我首次将软硬件结合在一起,独立设计并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系统化的开发思路,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经历让我对工程学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真正走向了实践,进一步坚定了我的学术方向

03、基础决定高度 练习决定速度

面对牛津剑桥的入学笔试,我认为:基础决定高度,练习决定速度。今年的PAT和ESAT笔试难度虽然较以往有所降低,但对解题速度的要求却更高了。这也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提升审题与计算速度,同时也要对基础知识点有透彻的理解。所以稳扎稳打的准备策略,是我应对笔试的核心方法。

我先是在JT牛剑营中,跟着导师一起按照笔试大纲,系统地梳理了所有必要的知识点与常见的解题技巧。随后就是通过大量的刷题练习来进一步巩固,确保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

04、面试考察的不止是知识 还有应变和思维能力

想从容应对牛津面试,长时间的积累与准备至关重要。从高中起,我便通过课堂演讲和为同学讲解题目来不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些练习使我能够在面试中更加从容地阐述思路。

大量的面试练习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在模拟面试中,我特别注重逻辑性和结构化的表达,这使我在表达解题思路时更清晰和有条理。

在牛津的正式面试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当时由于对面试官提出的问题理解不够准确,我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不过在迅速调整了状态后,我重新整理好解题思路,最后顺利地完成了。

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牛津面试不仅需要展示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与面试官进行有效沟通。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多关注表达过程,并在面试中主动确认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

其次,面试考察的不止是知识,还有应变和思维能力。我的两场面试涉及物理各大模块的知识点,以及数学求导和画图题等。面试官会引导我尝试不同的解法,并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这种互动让我既兴奋又紧张。面对不熟悉的解法我始终保持开放态度展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导过程。这种坦诚与积极,让我克服了紧张感,也赢得了面试官的认可。

对于牛津剑桥面试准备,我的建议是:尽早开始练习尤其要关注思维的清晰表达。另外,不要害怕承认自己不懂,面试中重要的是展示你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仅仅正确答案。

05、时间管理是最大挑战 科学制定规划是关键

焦虑、专注、喜悦,这是我的心路旅程。等待面邀的日子,我的内心忐忑不安,既害怕落选,又担心准备不足。收到面邀后,我迅速调整心态,全力投入面试准备。结束面试后,我又马不停蹄地为1月的ALevel大考复习。真正收到offer时,我正准备另一所大学的面试,心中既欣喜又坚定,因为我清楚未来还有更多挑战。专注于当前目标是我应对焦虑的最佳方式

回顾牛剑G5申请的整个过程,时间管理是最大的挑战,所以科学规划是关键。面对申请季繁多的任务,我会通过任务优先级排序,并分配相应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暑假完成文书初稿,秋季集中准备笔试和面试。科学的时间规划帮助我有条不紊地完成每项任务,也让我更从容地应对突发状况。

父母的鼓励让我从迷茫走向坚定。10年级时,我曾半开玩笑地提到申请牛津大学,父母却非常认真地支持,并鼓励我将梦想变成切实可行的目标。他们的坚定让我意识到,梦想是值得全力追求的。正因如此,我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如果说父母给予了我精神上的鼓励,那么学术上的支持基本全部来源于JT。JT牛剑营的笔试指导让我重回BPhO准备阶段的"巅峰状态",后续的学术项目、文书写作、模拟面试基本上都是校内老师们和JT在为我提供资源与支持。有了老师们的帮助,我在申请季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不会觉得孤单。

分享的最后,如果要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我认为工程学申请需要从学术成绩、思维挑战活动和实践项目等多个方面进行准备。大家要尽早确定目标,合理规划IG和ALevel课程及实践项目路径。

特别是实践类项目尤为重要,它们不仅能丰富申请材料,还能让你更深入理解专业方向。文书写作时务必确保内容真实且具体,用个人故事打动招生官。牛剑G5请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不要掉以轻心。希望学弟学妹们最后都能收到理想的offer,加油!

*以上内容来自个人经历,仅用于经验交流分享,无任何商业推广意图。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袋鼠竞赛报名须知!

下一篇

上海三公申请流程时间节点一文详解 附三公备考课程介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