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留学圈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美国申请的尽头是玄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申请者的角度来说

是真的很“玄”!

因为你眼中的自己和AO看到的你仿佛不是同一个人,你不能理解它为什么不要你,明明标化、活动都是比照着上面几届录取的学长老师的来的。为什么还看不上我??

GPA重要,托福SAT重要,课外活动重要,科研重要,社区活动重要,文书也重要,哪个更重要?

搞得不仅留学家长孩子摸不着头,连年年哈耶普斯录取大满贯的传奇顾问,最后的建议也是:多生娃,拼概率。

难道美国精英大学录取真的是玄学吗?

美国名校申请玄学

综合评估

多维度考量:美国研究生院的录取过程不仅仅依赖于学术成绩,而是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除了GPA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如GRE、GMAT、TOEFL等),招生委员会还会仔细审阅推荐信、个人陈述、科研经历、实习经验、课外活动等。

这些因素往往难以量化,且每个因素在不同学校或项目中的权重也不尽相同。例如,某些项目可能更看重科研经历,而另一些则可能更注重实习或工作经验。

主观性:即使申请者的背景相似,招生官的主观判断也会对录取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学校的招生官可能有不同的偏好,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招生官也可能对同一份申请材料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主观性使得录取结果难以预测,增加了申请的不确定性。

竞争激烈

顶尖学校申请者众多:美国的研究生院,尤其是顶尖学校,每年都会收到成千上万的申请。

这些申请者大多具有优秀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经历,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申请者的条件非常优秀,也可能因为竞争对手过于强大而被拒。

随机性: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细微的差异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录取结果。

例如,两个申请者的背景几乎相同,但其中一个可能因为推荐信中的某句话打动了招生官,而另一个则可能因为个人陈述中的某个小瑕疵而被拒。这种随机性使得录取结果更加难以预测。

学校需求

多样化需求:学校希望招收的学生背景多样化,以促进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和学术交流的多样性。

因此,某些年份学校可能更偏好特定背景的申请者,例如有国际经验的学生、来自某些特定领域的学生、或者具有特定技能的学生。

这种需求的变化使得申请者难以准确预测自己是否符合学校的录取标准。

招生名额限制:每个项目的招生名额有限,即使申请者的条件非常优秀,也可能因为名额不足而被拒。

某些项目可能会优先考虑某些特定类型的申请者(如本校本科生、有特定科研背景的学生等),这进一步增加了录取的不确定性。

不可控因素

推荐信和个人陈述: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的质量对录取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但这些材料的质量往往难以完全控制。

推荐信的撰写者可能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无法写出强有力的推荐信,或者个人陈述可能因为表达不够清晰或内容不够吸引人而影响录取结果。这些因素都是申请者难以完全掌控的。

运气成分:录取过程中有时也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

例如,某个招生官可能对申请者的某个经历特别感兴趣,或者申请者的材料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被审阅,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录取结果。这种运气成分增加了录取的不可预测性。

信息不对称

录取标准不透明:虽然学校会公布一些基本的录取要求,但具体的录取标准往往不透明。申请者只能通过经验、传闻或往年的录取数据来推测学校的偏好,但这些信息往往不够准确或全面。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申请者难以准确评估自己的录取机会。

反馈不足:即使申请者被拒,学校通常也不会提供具体的反馈,说明为什么申请者没有被录取。这使得申请者难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无法在下次申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这种反馈的缺乏增加了申请的不确定性和难度。

外部因素

经济和政治环境:美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环境也可能影响研究生院的录取结果。

例如,在经济不景气时,学校可能会减少招生名额或削减奖学金;而在政治环境变化时,国际学生的签证政策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录取结果。这些外部因素都是申请者无法控制的。

国际学生政策:美国政府对国际学生的政策变化也会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签证政策的收紧可能导致学校减少对国际学生的录取,或者增加对国际学生的审查力度。这些政策变化增加了国际学生申请的不确定性。

热门专业CS申请玄学

申请美国研究生,尤其是计算机科学(CS)专业,常常被称为“玄学”,因为录取过程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

以下是老师对一些常见学校CS项目录取规律的整理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玄学”现象。

NYU Tandon MSCS

Checklist消失:当申请系统中的checklist消失后,通常意味着结果即将公布。如果status也消失,大概率是拒信(rej)。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录取规律:NYU Tandon MSCS倾向于录取中等背景的申请者,定位为保底校的申请者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不过,由于申请免费,可以顺手一试。

UCSD CS

小字消失:申请系统中的小字消失可以理解为材料已被处理。UCSD的录取过程较为缓慢,据说在招满后,剩下的申请可能不再查看,最终全部拒掉。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观察建议:申请者可以持续关注portal状态,如果长时间没有变化,可能意味着申请未被审阅。

Brown MSCS

录取稳定性:Brown的MSCS项目录取相对稳定,明显达到录取标准(bar)的申请者通常会被录取。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语言要求:如果语言成绩不达标,建议不要浪费申请费。

Duke ECE

录取稳定性:Duke的ECE项目录取也比较稳定,明显达到bar的申请者通常会被录取。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放榜时间:Duke的放榜时间较长,申请者需要有耐心等待。

Rice MCS

姓名顺序:Rice的MCS项目严格按照姓名顺序发放offer。据内部消息,几天内会发放80%的offer,剩下的20%申请者被认为是Over qualified,最终随机挑选个位数发放Offer。

UIUC MCS

提交时间分批次:UIUC的MCS项目可能按提交时间分批次(如十二月和一月),然后按姓名顺序发放Offer。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观察建议:申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提交时间和姓名顺序推测可能的录取结果。

CMU

鉴别能力:CMU非常擅长鉴别那些没有更好offer的申请者,通常会向这些申请者发放offer,因为他们更有可能接受并感恩戴德地入学。

录取策略:CMU的录取策略较为灵活,申请者需要展示出对学校的强烈兴趣。

USC

统一发榜:USC的CS项目通常会统一发榜,部分Over qualified的申请者可能会收到非常晚的offer。

保底建议:申请者应谨慎选择保底校,避免不必要的申请。

Columbia工院

Current Status消失:当申请系统中的current status消失时,通常意味着申请正在被审核。如果status长时间不消失(两三个月),可能意味着申请结果不乐观。

Stanford

Checklist消失:如果Stanford的checklist提前消失,通常意味着录取。

西北大学CS

第一批爆拒:西北大学的CS项目在第一批次会大量拒绝非海本申请者,然后在后续批次中补录少量申请者。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录取策略:非海本申请者需要有心理准备,可能在第一批次被拒。

申请时最核心的要素

那在申请学校时,大家最核心要具备的要素是哪些?

GPA:最重要的指标

不管是申请哪个国家院校,GPA都是绕不过去的槛。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近几年比较火的加州系大学一共13项审核标准中,有7项(第1、2、3、5、6、7、9项)直接涉及校内选课与GPA,凸显学术重要性,第8项则是对校内选课延伸出的学术表现考量。

整体看下来,虽然美国院校可以实现“低分高录”逆袭,但在你不是有大量项目经历的科研型人才,也没有推荐信的加持的情况下,GPA85%一下很难申请到TOP50院校,GPA80以下,可能就直接告别TOP100了。

GRE/GMAT:强势回归的硬条件

对于申请硕士的同学来说,除了语言成绩,还需要特别关注目标院校对GRE或GMAT的具体要求。最迟在大三阶段,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这些考试,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刷分和优化成绩。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除非你申请的院校明确实行“Test-Blind”政策(即完全不考虑标化成绩),否则,为了提升竞争力,还是建议老老实实考出一个高分的标化成绩。

无论是语言考试还是GRE/GMAT,提前规划、尽早准备才是应对申请压力的最佳策略。

富有真情实感的软实力

这是美国跟其他国家最不一样的地方。了解过留学的人都知道,主流国家名校都挺看重软实力的。但是,美国光有软实力还不行,你还得让院校体会到,这是你的兴趣所在!

美研申请的尽头居然是玄学?来看看美国名校录取的“玄学规律”...

耶鲁大学就曾在官网言明:希望你们都是出于热爱的目的进行的课外活动,对自己花时间做的事情表现出深深的投入和真诚的感激,而不是处于“申请”的缘故。

美研申请拿Offer不难,但拿“好大学”的Offer却越来越难了!

当你在海量留学信息、琳琅满目的留学资讯中不知所措时,或许你需要先理顺自己的思路,了解自己在留学申请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SAT备考策略——基于2024全年真题研究

下一篇

香港珠海学院新增两个硕士项目 无语言可申请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