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2024-25申请季刚刚斩获剑桥大学 自然科学专业offer的江同学,她说:“生活是旅程而不是目的地”。
01、从脚下土地走向无垠的宇宙喜欢物理并想探索规律
一开始我对物理算不上喜欢甚至有些厌恶。那时,物理在我心中不过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和口诀。但是到了高中,我开始追求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认识。渐渐地,我偶尔能捕捉到物理发出的光亮,它让我仿佛不用眼睛就能“看到”光子、电子、极光和行星。
学习物理时,我能从脚下的土地走向广袤无垠的宇宙。我开始喜欢物理了,喜欢它的简洁,它的抽象,更喜欢写题时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数字的声音,还有解出难题时的兴奋与成就感。
我想我所钟情的,远不止物理本身,更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这也是我选择剑桥的原因。剑桥自然科学是包容且开放的,它给我提供了探索不同领域的机会,从物理到化学到地球科学,更能满足我对世界的好奇心。
02、文书的建构顺序:由骨骼、血肉到灵魂
PS文书是招生官“近距离”了解我们的途径之一,大学不仅希望看到学术热情与能力兼备的学生,更希望看到一个立体饱满的人。所以我们在构思文书前,不妨先思考自己想展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后续写主体段时往这个形象上靠拢。
刚开始写文书我就遇到了困难。因为过于重视学术成绩,我忽视了文书素材的积累,结果即便费尽心思、苦思冥想,整理出来的素材依然显得单薄且零散。
在JT文书导师指导下,我首先尝试着建构骨架,将所有可以把素材串联起来的碎片思路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可视化处理,再挑选出最符合逻辑、最有发挥空间的一条作为文书主线。在此基础上挑选合适的素材进行延展,为骨骼添上血肉。最后回到开头和结尾强调自己为什么喜欢该学科,对它有什么思考,这样一来,不仅使文书结构更加完整,还赋予了它灵魂和深度。
03、多刷题让大脑保持积极思考高压锤炼后才能驾轻就熟
高二的暑假我参加了JT牛剑营。陌生的环境、紧张的作息以及高难度的练习无一不在"催促"着我不断向前。在这里我们不仅梳理了所有syllabus中的内容,还进行了好几轮ESAT和PAT的模拟测试练习。
高强度的环境无疑是压抑窒息的,但现在看来那是我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因为练习内容的难度高,我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状态,精神又像赤手空拳攀岩一样集中,所以整个牛剑营期间的效率都很高。
当回到学校后,再做往年NSAA的题目简直如履平地。所以同学们在确保学科基础足够扎实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练习题目的难度,比如做完往年的NSAA真题后,可以继续去刷PAT和物理碗的题目,让大脑保持积极思考的状态。
我感觉ESAT的题目难度虽不及一些学科思维挑战活动,但对我们的知识点熟练程度和做题速度要求很高。为此我们后期要做的就是多多刷题和模考,保持合适的答题节奏和策略,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因为我过于注重细节的做题风格,导致在平时的模拟测试中经常写不完题目。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在后续练习中有意识地寻求细节和速度之间的平衡。
04、由紧张笨拙到从容自信面试最大收获是心态转变
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心态上的转变。曾经,即使是在平时的模拟面试中,我也常常感到紧张和焦虑,哪怕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思路也会卡壳,甚至在老师给出提示后大脑宕机,两人陷入一片awkward silence中。
后来我告诉自己:把面试当作一场学术交流会,需要做的就是像遇见志趣相投的朋友一样,跟他们热情地打招呼,对未知的内容感到好奇和兴奋,并尽可能清晰完整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从情绪问题转移到了题目上,不仅解题时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变得自然流畅了。
除了调整心态,系统性地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我习惯在看到一类题时,先找出它们共性的思路。比如画图题,我们可以先判断取值范围,其次判断奇偶性,再确定极值,由大的特征一步步缩小,最后代入数字。一旦形成了这种寻找思路的意识后,即便面对没见过的题目,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有了清晰的思路后,我们只需要用公式和题目所给出的条件来填补思路框架,并且解释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
05、生活是旅程而不是目的地
回顾过去两年半,只感觉零星的片段闪过,恍惚又真实,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日。剑桥的申请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这段旅程本身已经让我收获颇丰。
我也许不会记得IG分数,但我会记得出分那天在伦敦第一次吃到了正宗的炸鱼薯条;我也许不会记得第一次模拟面试的表现,但我会记得JT牛剑营那天晚自习和wjy到天台,天台上粘稠的风和日落;我也许不会记得收到面邀的日期,但我会记得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们去打排球喝奶茶。
在收到offer前我时常想:如果被拒了该怎么办?我会不甘吗?但转念一想:“为什么非剑桥不可呢?”也许我太注重结果,觉得柳暗花明的结局才配得上我的翻山越岭。然而这两年多的过程并非为成就完美结局付出的成本,它是我生命中不可用结果衡量的构成。
爱默生说"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我想这也是对我整个牛剑G5申请季最好的诠释。所以,被拒了该怎么办?我现在应该还在难过,可说不定明天又嚷着再去打两个耳洞。生活本就是一段旅程,而大学申请只是其中的经历之一。我们应当全身心投入,享受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结果,这段学习和成长的经历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无可替代的风景。最后祝愿学弟学妹们在申请道路上,勇敢追梦,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旅程。
*以上内容来自个人经历,仅用于经验交流分享,无任何商业推广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