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岗位招聘:两年期高薪资与福利待遇

01、项目概况与核心要素

香港研究助理教授岗位招聘:两年期高薪资与福利待遇

香港理工大学本次招聘面向建筑能源、建筑环境及建筑安全领域的研究人才,提供临时2-3年的研究助理教授(研究助理教授)职位,合同期满后可续签。

岗位申请者须具备两年及以上博士后研究经验,研究方向需契合上述三大主题,且需承担教学、科研及行政职责。薪资待遇包括医疗福利与约满酬金(小费),具体恕未公开,但显然为“高度竞争性”(高度招聘方强调国际化工作环境,支持跨学科合作,并为毕业生提供科研启动资源及职业发展平台。

02、学术环境与科研支持分析

1. 研究主题与学科优势

招聘方聚焦建筑领域的三大研究方向:

· 建筑能源:涂层建筑系统优化、可再生能源整合及低碳技术开发,应对全球能源转型需求。

· 建筑环境:关注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度、声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加强环境自动化环境调控技术。

· 建筑安全与应变:涉及火灾防控、雷电防护及灾害应急管理,提升建筑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学科建设依托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包括建筑声学实验室、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及火灾安全研究中心,支撑理论与应用结合的创新研究。近年来,团队在《自然能源》《建筑与环境》等顶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在政府及企业合作项目中承担关键技术攻关角色。

2.国际化团队与多元文化

部门现有35名科研人员及121名研究生(含118名博士生),学术团队覆盖15个国家/地区,跨文化协作网络。研究助理教授需参与国际学术会议、联合指导学生,并推动与海外机构的合作项目。招聘方明确要求考虑申请者具备英语授课能力,且优先具有多国科研经历的成果。

3. 职业发展路径

职位虽为非终身教职,但为最高终身教职(Tenure-track)的重要过渡阶段。工会者可申请校内科研基金(如理大内部资助),并获资深教授指导,助力其独立研究方向的确立。此外,大学提供教学能力培训项目(如“卓越教学工作坊”),帮助青年学者提升课堂设计与学生管理能力。

03、岗位职责与选拔标准解析

1. 核心职责要求

· 科研分布:需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Q1期刊发表论文,年均分布2-3篇;主导或参与国家级/地区级科研项目(如香港RGC项目)。

· 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涉及建筑系统工程设计、可持续技术等方向,需采用案例教学与项目实践结合的模式。

· 学术服务:组织学术研讨会、评审期刊论文,并参与学科建设规划。

2. 选拔硬性条件

· 学历与经验:真空为基础事业,建筑、能源、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二年以上博士后经历(需提供项目合同及成果证明)。

· 研究潜力:需展示清晰的学术规划,例如未来五年拟攻克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方法论创新点。

· 语言能力:英语授课需达到CEFR C1水平(雅思7.0或同等),部分课程可能要求粤语基础。

3. 隐性论点

· 跨学科能力:例如将人工智能评估建筑参数预测,或结合公共卫生数据优化室内环境设计。

· 社会影响力:研究成果是否被政策文件引用,或是否参与过行业标准制定。

· 团队协作:需要提供以往合作项目的角色说明,凸显领导力与协调能力。

04、策略与实践建议

1.材料准备要点

· 研究计划书(Research Proposal):需明确与招聘方向的契合点,建议采用“问题定义-方法论-预期成果-社会价值”四段式结构,篇幅控制在5页以内。

· 教学陈述(Teaching Statement):结合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营)工程教育模式,设计一门创新课程大纲(如“智能建筑与碳中和”)。

· 推荐信选择:优先邀请国际合作者或领域内权威学者撰写,重点邀请科研潜力与学术道德评价。

2. 科研方向

· 热点融合:例如在建筑安全领域引入数字孪生技术,或在能源研究中整合碳足迹生命周期分析(LCA)。

· 数据支撑:利用香港本地的建筑纱线数据库(如EMSD公开数据)或国际数据集(如ASHRAE RP-884)增强关联研究说服力。

3.面试应对技巧

· 模拟试讲:准备15分钟全英文教学练习,内容需基础理论与前沿进展(如“碳零建筑的最新认证标准”)。

· 应变限制:针对委员会可能提出的资源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提前规划替代方案(如跨机构合作或仿真模拟)。

4. 业务网络构建

· 学术社交:入职后主动加入香港工程师学会(HKIE)及国际建筑性能模拟协会(IBPSA),拓展行业资源。

· 产学研联动:申请香港创新科技署(ITC)资助的“大学-企业合作计划”(UICP),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05、争议与风险提示

1. 非终生教职的稳定性风险:合同期满后是否继续聘科研须取得与教学评价,建议入职首年即申请至少一项外部基金(如研资局普通研究基金)。

2. 文化应对挑战:香港高校行政流程需兼顾中英文沟通,可提前参与校方组织的跨文化管理培训(如“Managing in a Multiculture Environment”课程)。

3. 结果归属争议:合作研究中需明确的知识产权分配,建议在项目启动前签署书面协议,并备案至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TTO)。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研究生留学申请:如何成为面试黑马选手?

下一篇

超详细SAT报名流程指南 所有注意事项都在这里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