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博士需要准备什么?读博和读研到底什么区别?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子,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倾向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认为“读研不如读博,一步到位”。然而,决定是否读博需深思熟虑,不可盲目跟风。

今天,机构带同学们了解理工科博士项目!希望能帮到正在申博的同学。

01、申请博士需要准备什么?

计划申请博士的同学们需注意,博士与硕士的申请材料及准备时间线存在较大差异。

通常,从7月至8月,甚至更早,就应着手准备个人简历(CV)和联系推荐人等事宜,而申请的时间窗口则大多落在11月至次年的2月之间。

标化成绩

若同学们的目标为美国Top 30、英国G5或新三校:

  • 学历背景:需拥有中国Top 10院校的硕士学位或海外本科/硕士学位;绩点应力求卓越。
  • 语言成绩:托福至少105分或雅思7.5分以上(部分学校有单项分数要求)。
  • GRE成绩:建议达到V155+、Q165+、AW4.0+。

若同学们的目标为美国Top 80或广泛申请英国、香港、新加坡:

  • 学历背景:中国985院校的硕士学位或海外本科/硕士学位;绩点至少3.5+。
  • 语言成绩:托福至少100分或雅思7.0分以上。
  • GRE成绩:建议达到V153+、Q162+、AW3.5+。

总体而言,标准化考试成绩在申请中占据重要地位,高分更具竞争力。然而,GPA虽重要,但亦可通过科研成就来弥补。在理工科博士申请中,科研经历的重要性甚至超过GPA。

推荐信

申请时,同学们至少需准备一封来自科研导师的推荐信,其中,国外暑期研究或交换期间科研教授的推荐信往往比国内教授的更具分量。

硕士 or 直博?理工科人的困惑,答案在这里!

图源斯坦福官网

暑研项目对于留学读博的申请至关重要,特别是顶尖院校的暑研经历,能显著提升申请竞争力。

对于计划未来留学深造读博的同学而言,暑研是宝贵的海外科研初体验,它不仅能为申请时的文书撰写提供灵感,还能增强面试沟通技巧。一封来自海外知名大学的推荐信,无疑是一份极具价值的推荐。

在选择推荐人时,优先考虑与自己联系紧密、关系亲密的导师,这样的推荐信往往比领域内知名但关系疏远的大牛教授的推荐信更为有效。

Research Proposal

研究计划(约1000-3000字)旨在阐述PhD期间的研究意向,常用于英、港、新等地的申请。

内容需涵盖过往研究经历、未来研究计划及方法,清晰展现科研内容与规划。

套磁

套磁对博士申请至关重要,因为博士名额有限。

若套磁时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其青睐,无论学校采用委员会制还是非委员会制招生,获得录取的机会都将大幅提升。

委员会制学校由教授或分配的导师主持面试,而非委员会制学校中,套磁的导师对录取决策影响更大。

如何让导师对同学们的套磁产生兴趣:

  • 精读导师近1-2年内发表的一篇文章,展现你对论文内容的理解及对该细分领域的浓厚兴趣。
  • 若基础知识不足,难以深刻理解导师论文,可求助本科导师或高年级博士生,确保套磁内容的质量。
  • 优先投入时间套磁教授影响力大的学校,以提高录取机会;若有余力,再考虑套磁委员会制学校的导师。

面试

教授的单独面试,主要评估同学们的科研背景、与项目的匹配度及个人能力。

学院层面的面试并非所有学校都有,当学校对同学表现出浓厚兴趣时可能会出现,例如香港的一些学校在提交申请后通常会安排面试。

其他申请准备

SOP:个人陈述,主要介绍同学们自己的学术经历。美国申博的重点,最好故事线完整,保持逻辑清晰,体现自己的学术水平。

CV:简历,最好全方面的展现同学们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02、读博和读研到底什么区别?

理工科领域中最常见的博士学位是PhD,它是理工科几乎所有学科都会提供的学术导向型高级学位。

硕士 or 直博?理工科人的困惑,答案在这里!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院校中,通常会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前一至两年内设置一个考核环节,例如英国的年度评审(Year Review)。若未能通过该考核,同学们可能只能获得MPhil(哲学硕士)学位或理学硕士学位。

硕士 or 直博?理工科人的困惑,答案在这里!

学制:博士的时间跨度更长

美国理工科硕博项目学制差异显著:博士(PhD)项目最短4年,平均5-6年,长于硕士。

以EE专业为例,PhD一般3-7年(平均5年),MS平均1.5-2年,MEng则1-1.5年。PhD若中途换导师,可能长达7年或更久;不换导师则多五年毕业。

课程安排:博士以科研为主

硕士课程为主,可能包含少量科研,而博士前一两年有课程,之后则专注科研。

博士科研强调独创性,需独立完成并产出论文等,难度更高。

奖学金设置:博士的奖学金更丰厚

理工科博士的奖学金通常更为丰厚,不少项目提供全额奖学金,但发放时间可能从第二年开始,具体规定因学校和项目而异。

相比之下,硕士的奖学金较少,但优秀学生若被录取且学校资金充裕,可能会获得酌情发放的奖学金。此外,除奖学金外,同学们还可以申请助学金,但需自行额外申请。

03、英美理工科博士的区别

美国

美国博士项目时间较长,因为多数项目不强制要求硕士学历,故需在博士初期补修一些课程。

硕士 or 直博?理工科人的困惑,答案在这里!

美国理工科博士项目一览

奖学金方面,美国几乎提供全奖,但部分学校第一年需自费,从第二年起发放奖学金。第一年年末的资格考试若未通过,将失去继续攻读博士的资格。

与美国相比,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理工科项目可能需要套磁,而美国的项目则更具可选性和灵活性。

招生方面,美国以秋季招生为主,春季招生项目相对较少。

英国

英国博士项目通常时长较短,因为多数要求申请同学持有硕士学位,硕士阶段已打下一定理论基础,故博士期间无需额外补课。

然而,英国许多项目需自费,申请同学需自行筹集资金后入组,教授提供的补贴相对较少。

此外,英国院校非常看重套磁,教授的决策权大于学院和招生办公室,意味着获得教授认可对录取至关重要。

英国和欧洲大陆主要以秋季招生为主,但欧洲部分国家的博士项目招生时间较为灵活,有空缺且与教授沟通合适后即可录取。

04、博士常见误区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攻读博士学位,许多同学可能对读博存在误解。

误区一:全奖博士易申请,读博无需自费

并非所有学校或项目都提供全奖博士名额,有些学校可能不提供全奖,或全奖在第一年不发放,需自费入学。

误区二:博士录取即学位到手

部分学校并非直接授予博士学位,第二年会有关键考核,通过后才能继续攻读并有望获得学位,否则可能无法获得博士学位。因此,录取只是开始,后续努力同样重要。

误区三:仅跟导师步伐,无需个人创新

博士毕业后求职,雇主更看重科研能力和创新性。仅跟随导师指示行事是不够的,还需展现同学们个人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

以上就是机构编辑部老师分享的理工科博士项目。想要申请的小伙伴要开始着手准备啦!希望能帮助到正在申博的同学~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2月-3月国际竞赛盘点

下一篇

在大学招生中利用国际象棋的优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