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一众专业中,生物大类专业(生物、生化、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等)是很多国内同学的选择。
不过专业的申请热度高,申请难度同样不小:
2023年中国大陆学生offer率zui低的牛津大学专业包括生物化学和生物,分别只给4名和5名中国学生发放了offer,生物医学科学也只有11人收到了offer;
2023帝国理工申请中,生物科学系中国(大陆)学生的offer率为13.1%,生物化学系offer率只有6.8%;
UCL 24届申录数据中,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共收到1940份申请,发放552份offer,录取134人,offer率和录取率分别为28.5%和6.9%,录取竞争zui大的专业之一。
在继续优化标化成绩的基础上,很多同学也选择丰富课外背提项目经验,全面锻炼学术能力。
除了一众生物类竞赛,还有一个“秘密武器”-EPQ,是很多G5 offer holder的选择。
往年很多生物专业offer holder们也表示可以参加线下实验项目为申请助力。
01、25Fall拿到G5生物专业offer,BG都有它
25Fall很多成功拿到G5生物类专业的同学,背景信息中都出现了EPQ:
学生1: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
背景:EPQ,生物医学主题
学生2:IC生物化学专业
背景:EPQ A*
学生3:IC生物医学工程
背景:EPQ A
从专业所需学术技能来看,参加EPQ,能给同学们带来以下优势:
展示学术能力与研究潜力
生物/医学领域高度依赖科研能力,EPQ要求自主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分析数据并撰写论文,这能直接体现同学们的学术独立性,大学招生官会认可这种与阶段相匹配的能力。
深化专业知识
通过EPQ探索生物/医学细分领域和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方向,展现对专业的热情和知识深度。
为大家列举一些相关方向的EPQ选题:
How do neurotransmitters contribute to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Can synthetic biology offer solutions to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In what ways does the gut-brain axis influence mental well-being?
如相关,在EPQ创作过程中学到的技能,也可直接迁移至本科阶段相关的研究项目。
学术写作与批判性思维
EPQ论文训练学术写作规范,如文献引用、逻辑论证,同时培养批判性评估文献的能力,这在生物医学论文阅读和实验室报告中至关重要。
此外,生物/医学常涉及统计学分析,如用Excel/R处理实验数据,EPQ中若包含实证研究可提前训练数字计算技能。
不限专业,EPQ还能为申请带来的优势有:
UCAS加分
EPQ成绩可换算为申请大学所需的UCAS分数,zui高可加28分,等同于半门ALevel成绩。
降分录取政策
许多英国院校对持有EPQ认证的学生实行成绩优惠政策。例如,原本要求申请者达到AAA的ALevel成绩,允许学生用EPQ的A级成绩来替代其中一门未达到A级的ALevel科目。
PS、面试素材
如果EPQ选题和申请专业相关,创作经历可作为PS写作素材使用,或作为面试谈资。
02、如何zui大化实现EPQ对申请的帮助?
选题阶段
紧扣专业方向
选择与申请专业或感兴趣主题紧密相关的题目,确保选题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挑战性,又能体现对生物/医学专业的浓厚兴趣和初步专业认知。
考虑可行性
充分考虑自身的知识储备、研究条件和时间限制,确保选题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比如,如果无法获取相关实验数据,就不适合选择需要大量实验操作的题目。
研究与实施阶段
制定详细计划
在开始研究前,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果。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阶段都能按计划顺利进行,避免拖延。
注重研究方法
根据选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
在研究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果是实验研究,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如果是文献综述,要对文献进行批判性分析。
成果呈现阶段
撰写高质量论文
论文结构要清晰,包括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逻辑严谨,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在论述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体现个人思考
突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包括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对研究结果的反思等。展示从EPQ中所培养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