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有四个层次:
第一,我挺不错的,如果运气好,我有希望被录取;我们很多人都是在这个层次上;
第二,能够让招生官知道你是很优秀的,有资格被录取;
第三,让招生官感觉到你和申请的学校完美匹配,非录取不可;
第四,让招生官感觉到你是他们学校正在极力寻找的人,不录取是他的失职。
我们要尽量把学生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
现在我讲一讲标准化考试和提分的问题。
由于新冠,近几年的情况跟以往不一样。标准化考试刚才我已经提过了,就是SAT、ACT、AP, IB,国内有的学校有A-level课程,还有国际生的托福跟雅思是附加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SAT和ACT是标配,但是前几年芝加哥大学开始test optional,疫情之后绝大多数大学都是test optional了,有的还是test free,那么我们要不要考呢?老实说,作为华裔学生,强项就是在学习上,能够有机会证自己尽量要抓住,实在没考好可以藏起来不交。疫情结束之后,大部分大学会逐步恢复对标准化开始的要求。其实,即使在疫情期间,排名前30的佛罗里达大学就一直要求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麻省理工、佐治亚理工现在也是必须提交的。
到底是考SAT还是ACT呢?网上有一些测试。
我在这里简单比较一下这两类考试的特点。SAT是两部分: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还有math。ACT有English reading, writing,还有science跟math。
Science的科学问题对学过科学的学生来说其实不是问题,出题的宗旨是要让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逻辑问题,实际上也是理工思维。但是麻烦的是他们怕学生不理解,啰啰嗦嗦地又写了一大堆解释,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平常没有见过的考生根本来不及读完。
这两类考试的数学部分对中国考生、华裔考生都不是问题,英文部分ACT阅读量很大,但是问题很直观,如果你要是没有见过,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SAT的题量少,但是问题的难度高。所以你知道自己在阅读方面是以速度见长,还是以难度见长,就可以知道怎么样做出选择。
还有国内来的美高学生考不考托福,有些家长很纠结。其实英语水平有三个衡量标志:有些学校是一定要考托福或者雅思的,有些学校是SAT或者ACT当中英语部分过线。像哥伦比亚,假如你是在中国,国内考生你考了700分,也可以过线。还有大多数的更多的学校是在美高读的年头够了,有四年三年两年。还有的像UIUC,只要美高毕业。有的什么都没说,像Georgia Tech。最牛的是哈佛,只写了鼓励你参加英语考试。
还有国际学生的界定,学校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学校是以是不是美国公民或者有没有绿卡来界定的,但是像哈佛、杜克、康奈尔,是看哪些你从哪儿高中毕业的。东北大学说美国公民在外国上高中和没有绿卡的人在美国上高中都是国际生。国际生在录取的英语考试和财务资助上面,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界定。
还有一个学习范围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说:这个辅导老师说某某课题教材超纲了。以前我上学的时候也常常被长辈讲,经常读那些无用的书,这个实际上就是中国跟美国教育不同的地方。
我们国内的老师,谁能搞到真题或者备考的时候押上题,这个老师就很牛了。而美国的教育方式是围绕教学大纲打基础,考试要尽量考你没有做过的题,这才能真正测试你的智商。可能开始的时候比较慢,后面就比较牢靠。就跟金庸小说里江湖当中的气宗和剑宗一样的,纯粹练剑的话,一开始比较快,但是到一定高度就不一定上得去了。
所以这里有一个快速提分跟学习知识的问题。国内很多机构把每一个考试的每一部分分解得很好,学生提分很快,但是出了这个范围就不知道了。我曾经指导过的一个国内托福考108的学生申请香港大学的时候,问我什么叫local?就是问学生是本地学生还是外地学生,他看不懂的。英语学习, 除了考试英语,还有生活英语,学科英语。我们学生平时的学习要在打好基础之上再来快速提分。
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功课都学得那么精透,这时候就要区分什么是上大学的敲门砖。这些只要运用合适的战略战术拿高分就行了,将来假如在大学里还要学这门课,或者对职业生涯有用的,一定要学结实,这也是藤校为什么对AP换学分有限制的原因之一。
如果从11年级结束才开始准备大学申请,就像要请一个厨师做一桌大餐,相当于把菜买好了,然后把厨师叫进来说:你给我做一桌大餐。如果厨师能够自己设计菜单,到菜场去买菜,甚至于有机会自己定菜单,然后度身定制的话,那么做出来的大餐肯定会不一样。
还有,现在在升学市场上,实际上包括我自己前几年也在想用大数据来选学校。其实大数据选的学校是根据以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有一定参考作用。而美国大学的招生原则就是在于变。要知道这些统计数据后面隐藏的逻辑关系和招生原则,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录取结果。
我最后再讲几句题外话。
第一,不一定要都往顶尖的高中里头挤。如果你的小孩是牛娃中的牛娃,是奔大藤的,当然要进顶尖高中。但不是很牛的娃,在美国这种“雨露均沾,分校掐尖”的录取体系下, 要上顶尖大学最重要的诀窍就是不要上最顶尖的高中。在顶尖高中首先要与本校本族裔的同学竞争, 搞不好就会被别人碾压。而普通高中的话,你如果是前5%, 本校没有什么对手,除了HYPSMC之外, 想上哪个大学基本上都有机会。你这个高中如果几年没有人进那个大学,人家很容易录取你。
前几年有一个Vancouver的学生到UPenn来访校,家长跟我讲,想让她的女儿冲刺一下UPenn。我一看学生的GPA只有2.8,我说这个可能有点像骑着自行车上月球差不多吧?这个妈妈说:哎呀,我花了很大的精力才把她送到Vancouver最好的女校去。我跟妈妈讲,这个问题就出在你这儿,你花了很大精力她才挤到高中里去,她在高中里在尾巴上的可能性就很大,只有轻轻松松进高中,才能有最大的希望在高中里排在最前面。
第二点,在子女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家长一定要了解规则,这样子女才会更信任你,什么话才会跟你讲。即使你找了顾问和中介,也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忽悠你或者糊弄你。
第三点,我们家长在这儿讨论的是怎么样理解美国大学招生规则,适应规则。我们的下一代,是不是应该有一部分人去当招生官,然后代表我们华裔,参与制定规则,甚至合理地改变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