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申请国外大学的同学而言,撰写个人陈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步。但你知道什么样的个人陈述才能脱颖而出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分析五篇优秀的个人陈述范文,以及它们背后的成功秘诀!
1、什么是个人陈述?
个人案例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是一种常见的申请文书,通常用于国外大学本科申请。在文书中,申请人通过讲述个人经历、价值观、目标和动机,向学校展示自己的独特性、能力和潜力。
总而言之,一篇好的文书无可避免需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你是谁,你重视什么?”在如今许多大学减少对标准化考试成绩依赖的情况下,个人陈述在大学录取决策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2、个人陈述应包含什么?
一篇优秀的个人陈述应该展现你已培养的品质、技能和价值观,以及这些技能如何为你进入大学做好准备。它可以围绕以下四点展开:
1.价值观
文书应该能放大自己的几项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否丰富多样,足够展现你的特别;还是反反复复层次单薄?
2. 柔软性
文书听起来更像是分析性的,还是来自更深层次、更柔软的地方?申请人是更多地用头脑与智力写作,还是用心和直觉?试转换视角,猜想校方老师在读完文章后,能否对自己有更深了解,并且感觉与自己更亲近?
3.洞察力
你能找出自己文章中至少3-5个回应“So what?”的洞察力时刻吗?文书组织的材料是否有始有终地说明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而不使人一头雾水。此外,这些时刻是平铺直叙的,还是真正令人眼前一亮?
4. 写作技巧
文章中的观点是否以一种逻辑清晰但又不那么“无聊”的方式相连?能否看出这篇文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措辞,并在多次草稿中花费了很多时间进行修改润色的吗?
3、个人陈述范文及成功秘诀
范例一:《校服上的计数》
这篇个人案例讲述了一位学生通过在校服上划线来记录巴勒斯坦政治犯绝食罢工天数的故事。作者通过一个独特且具象的话题吸引了读者,但真正让文章出彩的是她对同学和学校对遥远但重要政治冲突的反应所做的观察和联系。此外,文章采用了蒙太奇结构,强调数字和时间这两个与内容本身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展现了作者敢于跳出思维定式。
回答了“那又如何”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到作者创立了一个具有政治意识的时尚品牌,并成为学生会主席,展示了她如何将罢工中学到的教训应用到更广泛的生活实践中。
范例二:《12》
作者围绕数字12展开,讲述了自己跳级、在家上学等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文章开头幽默、引人入胜,且没有透露太多信息,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此外,文章着重展现了自己的“顿悟时刻”——通过作者的朋友肯定他的能力,引发了作者对自己价值的反思,从而实现了成长。最重要的是,文章涵盖广泛时间范围,但细节丰富。虽然跨越了作者从五年级到现在的时光,但并没有牺牲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
范例三:《粪便、动物和环境》
作者通过自己在野生动物中心实习的经历,表达了对动物和环境保护的热爱。这篇文章之所以出色,在于其精彩的开头和循序渐进的深入展开。文章以作者被动物排泄物“袭击”的经历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并从具体的实习经历出发,逐步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展现了作者的视野和价值观。此外,作者巧妙地运用幽默,吸引人眼球,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她的故事,同时也展现了她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深刻思考。
范文四:《视幻现象》
文章以作者对“视幻现象”这一词汇的了解为切入点,串联起了他对各种兴趣爱好的描述。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话题联系丰富。文书将词汇、宝可梦、篮球、幽灵、辩论、数学和音乐等多种看似不相关的主题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作者独有的创造力。
以此为前提,作者并不过分追求学术性。文书并没有过多地涉及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或“大学式”的内容,而是通过作者的兴趣爱好来展现他的个性和能力。因而,文章中最终呈现的内容和观点都是作者独有的,这种独特性使文章在众多申请中脱颖而出。
范例五:《愤怒的棕色女孩,女权主义者,
歌手,梗图爱好者》
文章讲述了作者如何将音乐和政治活动相结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它明确故事主线、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
作者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讲述的故事是什么,因此只选择了与主题相关的细节,避免了不必要的赘述。通过巧妙的过渡语句,她使得各个段落之间关系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跟随她的思路。
最为特别的,还是作者“不必给出所有答案”的观点。作者在文章中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某些经历的困惑和思考,这种“柔软性”使得自己的形象更为多层次,并增添了真实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并对自己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这些优秀的个人陈述范文,我们可以看到,一篇出色的个人陈述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对个人价值观、成长过程和未来规划的深刻展现。
总而言之,一篇好的文书离不开“价值观、柔软性、洞察力与写作技巧”这四项秘诀。希望这些范文和它们的成功秘诀能为你撰写个人陈述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开拓修改润色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