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项目概况
格罗宁根大学哲学学院提供的四年制博士职位是由荷兰科学基金会(NWO)资助的"多模态论证的规范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由格罗宁根大学的Jan Albert van Laar博士和Emar Maier博士,以及阿姆斯特丹大学的Jean Wagemans教授共同领导。项目团队还包括格拉纳达大学的Lilian Bermejo-Luque教授,以及格罗宁根大学的Lotte van Poppel博士和Janina Wildfeuer博士。
该博士项目将致力于研究如何最佳处理论证实践中多模态意义的多重性问题。研究将基于论证理论中的规范性理论(如非形式逻辑或语用辩证法),并对其进行修改以适用于多模态交流。入选的博士生将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详细博士项目计划。
02、研究背景与理论框架
多模态论证研究是当代哲学与语言学领域的前沿交叉学科。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论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文本形式,而是越来越多地通过图像、声音、手势等多种符号系统共同构建。这种多模态论证的兴起挑战了传统论证理论的适用范围和评估标准。
本项目旨在融合多模态符号学和超语言学中的描述性和解释性见解,与形式辩证法、语用辩证法和规范语用学中的评价导向型论证理论相结合。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有望揭示参与论证实践的人们如何处理、可以处理以及应该如何处理多模态意义的复杂性。
多模态论证研究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多模态符号系统如何共同构建论证?不同模态间的意义如何相互影响与整合?多模态论证的规范性评估标准应如何建立?现有论证理论如何扩展以适应多模态语境?这些问题构成了本博士项目的理论探索空间。
03、研究机构背景
格罗宁根大学成立于1614年,是欧洲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享有国际声誉,被公认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高等教育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该大学鼓励36,000名学生和研究人员在广泛的学科领域中发展自己的才能。作为欧洲顶尖研究型大学之一,格罗宁根大学与众多知名合作伙伴大学和网络联合,真正成为国际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
哲学学院是格罗宁根大学的重要学院之一,在分析哲学、论证理论和语言哲学等领域享有盛誉。学院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为博士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学术发展机会。
04、职位待遇与条件
根据荷兰大学集体劳动协议,该博士职位提供以下待遇:
1. 薪资待遇:第一年税前月薪2,901欧元,到第四年可增至税前月薪3,707欧元(按全职工作周计算)。
2. 假期津贴:年度总收入的8%。
3. 年终津贴:年度总收入的8.3%。
4. 员工养老金计划参与资格。
5. 全职职位(1.0 FTE)。
6. 合同期限:四年期合同,初始为12个月临时职位,之后可续约剩余三年。合同延期取决于前9个月的进展是否足以表明可在四年内成功完成博士论文。
7. 博士培训计划:成功的候选人将被纳入哲学研究生院的培训体系。
需要注意的是,该职位要求入选者必须居住在格罗宁根市。预期的开始日期为2025年9月1日或接近该日期。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1日。
05、研究内容与学术价值
多模态论证的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从理论层面看,它将促进论证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扩展传统论证理论的适用范围,丰富对论证本质的理解。从实践层面看,该研究对于理解与评估当代媒体中普遍存在的多模态论证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媒体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博士项目的核心研究问题可能包括:
1.如何识别与重构多模态语境中的论证?
2.多模态论证的评估标准应如何建立?传统逻辑谬误理论是否适用于多模态论证?
3.不同模态(如语言、图像、声音)在构建论证中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如何?
4.多模态论证的模糊性与歧义如何影响其评估?
5.如何建立适用于多模态论证的规范性框架?
这些问题的探索将有助于建立多模态论证评估的理论框架,填补当前论证理论在多模态领域的研究空白。
06、申请者应具备的学术背景与能力
虽然招聘信息中未明确列出申请资格要求,但根据项目性质,理想的候选人应具备以下背景与能力:
1.哲学、语言学、传播学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特别是在论证理论、语用学、符号学方面有良好基础。
2.对多模态研究有浓厚兴趣,愿意跨学科探索。
3.具备独立研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4.良好的英语写作与表达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能与项目团队成员有效合作。
6.具备一定的方法论基础,包括定性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或符号分析方法等。
07、对有意向申请者的实用学术建议
对于有意向申请这一博士职位的研究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术建议:
1.明确研究方向与问题:在申请前,仔细阅读项目描述并思考自己可能的研究切入点。准备一份初步的研究计划草案,明确自己希望研究的具体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项目整体目标的关系。特别关注如何将论证理论的规范性框架应用于多模态语境。
2.加强理论基础:系统学习论证理论的核心文献,尤其是非形式逻辑、语用辩证法和规范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同时,拓展对多模态符号学和超语言学的了解。推荐阅读项目团队成员的相关论文,把握他们的研究方向与方法。
3.提前准备研究样本:收集并分析一些多模态论证的实例(如广告、政治演讲配合图像、新闻报道中的多模态元素等),尝试应用现有论证理论进行评估,并反思其中的挑战与限制。这将帮助你在面试中展示实际研究能力。
4.发展跨学科视野:多模态研究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尝试参加符号学、语用学、视觉传播等领域的学术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些经历将有助于你在申请中展示跨学科研究潜力。
5.准备具体的方法论计划:思考如何系统收集与分析多模态论证样本的方法。可以考虑多模态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分析方法、语料库辅助研究等。一个明确的方法论框架将增强你的申请竞争力。
6.强化荷兰学术背景了解:了解荷兰的学术环境和研究传统,特别是格罗宁根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在哲学研究中的特色。这将帮助你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研究环境。
7.提前学习荷兰语基础:虽然研究可能主要用英语进行,但掌握一些基础荷兰语将有助于日常生活和更好地融入当地学术社区。可以使用线上资源开始基础学习。
8.准备有说服力的动机信:撰写动机信时,不仅要表达对项目的兴趣,还要清晰阐述你如何能为项目做出贡献,以及这个项目如何匹配你的学术发展规划。结合你对多模态论证的初步思考和研究经历,展示你的研究潜力。
9.联系潜在导师:在正式申请前,可以尝试联系项目的主要研究者(如Jan Albert van Laar博士或Emar Maier博士),简要介绍你的背景和研究兴趣,询问项目的具体期望和要求。这种主动性通常会给导师留下良好印象。
10.提前解决居住问题:考虑到项目要求必须居住在格罗宁根,提前了解该城市的生活成本、住房情况和文化环境,做好长期居住的准备。可参考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提供的住房信息和建议。
这些具体建议将有助于申请者提高申请成功率,并为未来的博士研究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哲学、语言学或传播学背景的研究生而言,这一博士职位提供了探索前沿理论问题的宝贵机会,同时也为未来在学术界或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