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Fall录取核心趋势
NO.1录取率普遍回升
耶鲁(4.59% ↑)、布朗(5.65% ↑)、哥大(4.29% ↑)、达特茅斯(6% ↑)等校录取率均较去年上升,可能反映疫情后招生政策调整(如扩招)或申请者分布变化。
例外:哈佛录取率保持3.6%低位,顶尖竞争持续激烈。
NO.2申请量分化显著
宾大申请量突破7.2万份(历史新高),可能受其跨学科项目或奖学金政策吸引。
耶鲁、布朗等校申请量下降,或与标化政策(Test-Optional延续)、文书题目调整等影响申请者选择有关。
Top名校录取数据解析
学校 | 申请量 | 录取人数 | 总录取率 | 关键细节 |
---|---|---|---|---|
普林斯顿 | 40,468 | 1,868 | 4.6% | 国际生录取率仅2.2%,竞争惨烈 |
MIT | 29,282↑1050 | 未明确 | 未公布 | 申请量持续增长,STEM背景重要性凸显 |
哈佛 | 54,008 | 1,937 | 3.6% | REA录取率8.7% vs RD 2.7%,早申优势显著 |
耶鲁 | 50,227↓ | 2,308 | 4.59% | 申请量下降但录取率回暖,或扩招 |
对申请者的关键建议
早申策略(REA/ED)
哈佛REA录取率是RD的3倍以上,锁定梦校需优先考虑绑定式早申(ED)或非绑定早申(REA)。
国际生突围方向
普林斯顿的国际生录取率仅为2.2%,明显低于总录取率,这可能对国际学生有重要影响。此外,哈佛的REA(限制性早期行动)录取率为8.7%,而RD(常规决定)仅为2.7%,这显示了早期申请的优势。
理性选校避开红海
宾大等申请量激增的学校竞争加剧,可关注申请量下降但录取率回升的院校(如达特茅斯)。
关注政策动态
MIT申请量连年增长,需提前规划标化(虽Test-Optional但高分仍具优势);耶鲁等校可能通过扩招平衡录取率。
未来预测
扩招趋势延续:多校为缓解财政压力或提升多样性,可能继续小幅增加录取名额。
申请量波动:经济形势与政策变化(如签证、奖学金)将影响国际生申请集中度。
建议申请者结合数据趋势,动态调整选校清单,并强化个人叙事与院校匹配度,以在回暖但分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