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于近期发布了最新的《23/24 学年入学报告》,该数据全面、详尽地统计了世界各地学生赴英留学情况及未来趋势,内容涵盖本科生/研究生入学数、生源分布地、各校入读情况等,同时列出了专业入读情况、性别、年龄等细分项,给大家进一步的参考。
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学生群体的结构性变化,更暗藏着留学市场的深层变革逻辑。那么23/24学年的入学数据会发生大的变化吗?
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下吧👇关键数据速递简报:
▸ 中国留学生总人数:167,135 人(大陆 14.9 万 + 香港 1.7 万)
▸ 全球生源 TOP3:印度(16.8 万)> 中国 > 尼日利亚(5.2 万)
▸ 院校卷王:UCL 狂揽 2.6 万留学生,非欧盟学生占比 87.5%
▸ 专业黑马:计算机专业年增 11,500 人,增速堪比坐火箭!
01、入读总数较去年下降
中国连续两年退居第二生源国
总体大基调就是“降!降!降”
从官方公示的数据来看,23/23学年英国大学总的学生数为2,904,425人,同比去年减少了32730人。其中,
本科生总量为2,056,520,占总人数的70.8%,仍然是英国大学生的主力军。同比去年,增加了3000人。
研究生总量为847,905人,占总人数的29.2%。同比去年,减少了35730人。
图源:HESA
本土学生和国际生都在降,欧盟生下滑最厉害
从官方给出的23/24数据来看,
英国本土学生共2,168,060人,占总人数的74.6%。同比去年减少了7470人,是连续第三年人数降低了。
国际学生共736,365人(含不确定分类的)。其中非本土学生(不含不确定的)共732285人,同比去年减少26570人。其中欧盟国际生持续降低,达到近5年的最低值,同比5年前减少了近一半!
中国学生持续增长,但依然退居第二生源国
官方还给出了主要生源过的数据情况。根据数据显示23/24年:
中国有超16万中国学生入读英国各大学(其中中国大陆149,885人,中国香港17,250人,中国澳门和台湾数据暂未公布),约占非欧盟国家总数的23%。连续第二年被印度超过,退居第二生源国地位。
从近五年的数据趋势来看,中国学生的数据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同比去年,大陆地区人数减少了4,375人,香港地区则减少了655人,共减少了5,000名左右的中国学生,波动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种缩水趋势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多国联申请“跑路”港新马澳或英镑汇率的增长或国际局势等。
02、UCL是留学生收割机
入学人数TOP榜单
2023/24学年共有303所高等教育机构向HESA提交了学生数据,其中入学人数TOP的依次是:开放大学、UCL、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KCL和诺丁汉等。
UCL是留学生的收割机
从国际生生源数量来看,UCL拥有26,885人,是拥有国际生最多的大学,其中有23510人是来自非欧盟国家,占比87.4%。
其次,非欧盟学生比较多的学校还有BPP 、赫特福德、曼大、爱丁堡、利兹、KCL和格拉斯哥等。03
商科还能再站十年?
计算计才是真顶流
各专业在读人数
根据官方数据,商务管理类专业是就读人数最多的专业,高达595,620人。且这个群体的就读人数持续在上升,同比去年增加了8455人。
计算机类专业因为同比去年增长迅猛(增长了11500人,增了6.4%)成为年度黑马专业。这一点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目前全球的AI智能发展、扶持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当前和未来的前景也比较客观。
此外,医学相关专业、社科、设计/创意及表演艺术、工程与技术等专业也是备受青睐的选择。
当然,之前UCAS分享的数据,这些热门专业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比如计算机的录取率甚至在一众专业中位居倒数!
这场留学变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当中国学生从 "规模扩张" 转向 "质量深耕",那些能洞察趋势、提前布局的申请者,终将在英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收获成长红利。早规划+差异化定位,将更有利于您在申请大军中突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