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6世纪的东南亚泰国中部的平原上,一颗文明的种子悄然萌芽,以其独特的魅力编织了一幅智慧与信仰的画卷。
陀罗钵地(Dvaravati)文明,虽然不如古罗马或古埃及那般闻名,却依托于缅甸马塔班湾和泰国湾之间的陆路贸易网络,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商队穿梭于这片土地,带来了异域的珠子、硬币和雕像,为文明注入了多元的文化色彩,凸显其商业导向和广泛的外部联系。
陀罗钵地的城镇被土墙和护城河环绕,佛教遗迹遍布其中——佛塔、雕像、还愿牌,无不彰显信仰的力量。孟语铭文刻在石碑上,记录着这个文明的语言与思想,尽管这些铭文未能揭示政治历史,却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线索。Dvaravati人以佛教为核心,过着平静而充实的生活,他们在平原上种植稻米,塑造陶器,交换货物,展现了繁荣的佛教文明。
然而,尽管陀罗钵地在文化与经济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其政治与民族构成却始终成谜。历史学家只能通过零星的考古发现,拼凑出部分面貌。有趣的是,尽管泰族人在9世纪开始进入这一地区,但直到11世纪才有明确证据表明他们的存在。陀罗钵地文明为东南亚的佛教文明奠定了基础,其遗产不仅体现在遗址和艺术品中,更体现在对信仰、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深刻理解中。
如今,陀罗钵地文明虽然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却仍经常出现我们的托福阅读考试中。事实上,这个文明到今年3月止已经出现了第五次了。
那么这篇文章都讲了些什么呢?
段落大意总结
Paragraph 1. Dvaravati, aBuddhist civilizationlinked to the Mon people,emergedin the late sixth century in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Thailand, centered aroundoverland trade routes.
Dvaravati,一个与孟族相关的佛教文明,于6世纪末在泰国中部和东北部兴起,围绕陆路贸易路线发展。
Paragraph 2. Thedistributionof Dvaravatisitesand foreignartifactsreveals itscommercial focusand extensive cultural and economic connections.
Dvaravati遗址的分布及外来文物揭示了其商业导向和广泛的文化与经济联系。
Paragraph 3. Dvaravati s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oninscriptions,fortified towns, Buddhistremains, and distinctive sculptures, reflecting aprosperousBuddhist civilization.
Dvaravati遗址以孟族铭文、设防城镇、佛教遗迹和独特雕塑为特征,反映了一个繁荣的佛教文明。
Paragraph 4. The political andethnic structureof Dvaravati remains unclear, but it was marked by established Buddhism andenduringexternal connections.
Dvaravati的政治和民族结构仍不明确,但其以佛教的建立和持久的外部联系为标志。
文章重要词汇总结
1.artifact- 文物,人工制品
例句:Foreign artifacts reveal Dvaravati’s trade connections.
2.fortified- 设防的
例句:Dvaravati towns were often fortified.
3.inscription- 铭文
例句:Mon inscriptions are found at Dvaravati sites.
4.remains- 遗迹
例句:Buddhist remains are common in Dvaravati.
5.inhabitants- 居民
例句:The walled towns had many inhabitants.
6.monumental- 纪念性的,巨大的
例句:Monumental architecture was a feature of Dvaravati towns.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考情回顾的环节!
本期重点
·3月重复率:阅读、听力,口语、写作旧题重复率分别为44 %、17%,55%、64%
·阅读:历史话题热度依旧,农业话题不容忽视
·听力:生物讲座持续升温,多元话题百花齐放
·口语:下午场题库与上午重复,综合题材料又从听力讲座中来
·写作:政府生物话题稳居主流,媒体天文话题迅速攀升
阅读
在刚过去的3月,托福阅读文章的学科分布再次展现了其一贯的趋势。社会科学以37%的占比稳坐龙头,继续领跑各类学科;紧随其后的是生命科学,占比29%。自然科学虽然占比20%,较之前略有下滑,但仍以明显优势领先于艺术类的14%。整体上来讲,四科目的占比虽有些许调整,但仍延续了上两个月的次序。
深入挖掘社会科学领域,历史话题依然占据最大比重,尽管与上月相比略有下降。生命科学中的生物话题以27%的比例成为第二大热点,而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则以12%的比例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话题的占比在过去两个月有所上升,而天文学则呈现出轻微的下降趋势。
历史、生物和天文学这三个话题,自2025年起已连续三个月稳居前三,成为托福阅读中的“常青树”,值得广大考生重点关注。本月,历史话题的焦点集中在农业领域,共考察了9篇文章,显示出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生物话题则较为分散,但跨物种的生物理论成为讨论的亮点。至于天文学,太阳系内部行星的关系与结构成为主要考察内容,尤其是关于火星的知识,出现频率较高。
听力
在本次听力考试中,学术话题的分布再次凸显了托福听力对艺术类学科的偏爱,艺术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延续了其一贯的倾向性。紧随其后的是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话题,依然不容忽视。
对于正在备考的考生而言,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话题的词汇相对简单,内容也更为贴近日常生活,因此在背景知识方面的难度并不算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话题的题目会容易应对。实际上,这类题目的难度往往较高,答题点较为隐晦,要求考生具备敏锐的听力捕捉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加之部分考生对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讲座的思路不够熟悉,容易在听讲过程中迷失方向,抓不住核心要点。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对讲座结构的敏感度,学会识别关键信息和逻辑线索。同时,通过大量练习和模拟测试,熟悉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话题的常见考点和出题方式,从而在考试中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精准捕捉答题点,提升整体得分。
总之,尽管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话题在听力考试中看似“平易近人”,但其背后隐藏的深度和复杂性不容小觑。唯有通过系统的准备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考生才能在托福听力的战场上披荆斩棘,取得理想的成绩。
本月听力对话中,办公室场景依然多于学生服务场景。办公室场景的讨论内容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展开,学生通常会与教授深入探讨项目申请、课程事务以及作业学习等话题。从数据分析来看,这三类话题在此次考试中的考察比例相对均衡,显示出托福听力对学术生活各个方面的全面关注。
另一方面,在学生服务场景中,社团活动成为了生活对话中的亮点,占据了该场景的最高比例。社团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展现了校园生活的多样性和活力。本次考试中涉及的具体活动包括:旧衣物改造(upcycle old clothes)、社交角活动(social corner activities)、杂志社(magazine club)、校园导游(campus tours)以及舞蹈排练(dance rehearsals)等。这些活动不仅反映了学生们在学术之外的广泛兴趣和参与度,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听力素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大学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
在托福听力对话中,学术类讨论往往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学术对话的话题通常比较集中,尤其是生物和文学类话题,它们几乎成为了对话中的“常客”。从本次考试的数据来看,这一趋势依然没有改变,生物和文学类话题再次占据了学术对话的主要部分。
除了生物和文学,电影话题在本月考试中的考察频率也相对较高,显示出托福听力对多元化话题的包容性。相比之下,其他学术话题的考察比例则相对较少,这为考生提供了更为明确的备考方向。
在托福听力考试中,学术讲座的热点话题相较于学术对话确实更为分散。本次考试中,考察的话题种类高达23种,显示出托福听力对多学科知识的广泛覆盖。尽管生物话题依然占据了最高比例,成为考生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但其余话题的分散程度也表明,仅凭对某一学科的深入了解,很难在听力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面对如此多样化的学术讲座话题,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采取更为全面和灵活的策略:注重培养对文本逻辑的敏感度,学会有效记录笔记,并不断提升语言理解能力。通过系统的准备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考生可以在托福听力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取得理想的成绩。
在托福听力考试中,生物话题占据了学术讲座的20%,显示出其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而在生物话题内部,古生物和鸟类成为了讨论最多的细节话题,尤其是鸟类话题,更是2024年考察最多的生物细类之一。这些话题不仅反映了托福听力对生物学领域的关注,也为考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口语
2025年3月共计进行了6场托福考试。从今年2月15日的考试起,托福考试的“套路”发生了变化——同一场考试中,考生面临的口语、写作考题不再一致,每场考试都出现了3套口语、写作题目。而从本月的3月1日下午场的考试开始,托福考试中又出现新的重要变化:上午考试中的3套考题完全一致地出现在下午的考试中,此外另有1-2套与上午不同的口语题,也就是说下午场考试中的口语题库多至3-5套。
Task 1
根据本月收集到的托福口语独立题考试回忆,21道考题中有17道为旧题,旧题重复率高达81%。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月屈指可数的4道新题中,也不乏一种似曾相识感——新题也只是旧题的小小改编,回答上的可复用性很高。
例如:
3月1日下午第4套题中的Task 1:
Some students feel they learn more in classes that meet early in the morning. Other students think they learn more in afternoon classes. Which one do you prefer?[你喜欢早晨上课还是下午上课?]
在去年12月14日下午和11月13日两次出现的旧题:Some students prefer to study for exams in the morning. Other students prefer to study in the evening. Which do you prefer?[你喜欢在早上复习还是在晚上复习?]
两道题目看似不同,实则回答思路相似度高达99%。
结合当前托福考试多变的套路,尤其是同一天上下午口语考题整套重复的情况出现后,考生们可以多多关注近期考情回忆,充分利用过往的真题进行练习,直至能形成自己的应试习惯和答题模式。
Task 2
3月托福口语Task 2共收录19篇,其中设施服务、学校计划等典型话题均有出现,其中讨论的话题和学生的交通、学业要求、在线辅导等内容有关。Task 2对设施服务话题的偏重也与去年及1-2月考情比较一致。
同时,听力对阅读材料持mixed feelings(混合态度)的情况也稳定有出现,且是旧题反复出现。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往往会将“同意”、“不同意”的回答套路倒背如流,但同时也需要关注:这类稍有特殊的情况也得囊括在练习和备考范围中,注意把握听力材料开头的不寻常之处,或是中途的转折之处,在回答时调整概括材料的答题模式。
Task 3
综合本月的考情来看,生物、心理学依旧是Task 3占据最高频率的主题,而本月生物类的题目的讨论更是占到了绝大多数。
正如上月的考情回顾所言,口语Task 3的听力材料可谓是“微缩版”、“降级版”的听力讲座。上月涉及到vertical migration(垂直迁徙)的材料内容与托福听力TPO54-Lecture 1的主题相同、部分内容高度相似,本月此题更是重复出现了两次。本月的新题Specialization(动物进食种类的特化)与托福听力TPO67-Lecture 1的知识点内容完全一致,甚至连例子koala(考拉)也照搬过来。
这也再次告诉了同学们:听口不分家,不论是对学术词汇的辨音储备,还是对材料的精听和梳理,大家都可以重点关注听力口语均高频考察的学科。
Task 4
本月Task 4的考情中,生物类和商业话题的比例占据大多数,涉及到的内容上都比较常规。例如:动物在睡眠时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侵害的两种方式(2 ways animals can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predators while sleeping)、鲸鱼使用声音的2种方式(2 ways whales use sound)、小企业的两种营销策略(2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small businesses)等。
此外,本月Task 4中也零星出现了一些罕见话题的材料,如考古、电影、建筑话题。当同学们面对常规话题的熟练度已经足够高时,这些偏题、怪题也是不错的练习和拔高材料,以保万无一失。
写作
综合写作
从最新的3月份数据来看,托福综合写作话题的分布如下:占比最大的是生物类文章(38%),内容高度集中于动物行为、植物功能等高频方向,仍是考生备考的核心重点;天文学类话题紧随其后(24%),和之前比有明显涨幅。生态环保类与历史考古类并列第三(各占14%),化学类和健康类占比最低(各5%)。
尽管这个月历史考古类考频较过往周期有所波动,生物类与天文学类的高频占比仍构成备考核心。考生需在强化高频话题的同时,适当补充历史类背景知识,系统性训练多个学科信息的快速整合能力。
本月综合写作话题的关键词包括:植物膝功能、金星灰光、动物玩耍、机构迁移、地下二氧化碳储存、古埃及王国崩溃、袋鼠类适应力、氟化水、药物测试、维京人离岛、水星陨石、计划性火灾、减少商业捕捞、庞贝毁灭原因等等。
听力态度方面,3月份大部分综合写作都是属于反对驳斥类(95%),仅有一题是属于问题解决类(5%),所以考生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反驳类综合写作。
学术讨论
在学术讨论写作方面,3月份的托福考试数据呈现出一些“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政府政策类话题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达到33%,略有涨幅,考生需要重点持续关注这一话题。变化在于,媒体类话题和上一个月相比有了明显涨幅,和教育类话题的占比均达到19%,并列第二,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媒体类。
此外,商业工作类话题占比14%,社会现象类话题占比10%,日常生活类话题占比5%,反映出考试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的考题中,超过71%为旧题复现。因此,考生应通过熟悉过往考题和积累相关范文短语来提升备考效率,这对后续写作表现将大有帮助。
许多考生在面对新题或难题时容易感到焦虑,尤其是开放式话题。但实际上同学们无需过分担忧。首先,开放式话题可以看做是封闭式话题的变体,以及根据过往历次考试数据和实际考生的反馈,新颖题目的评分标准往往比常规题目略显宽松。然而,最核心的策略仍然是全面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确保各方面准备充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容应对。
本月学术讨论关键词包括:购物建议、媒体信息来源、短途航班禁止、父母实时监护、在职父母育儿辅助、艺术鼓励、员工招募、投资选择、太空探索、真人秀热、长假作业、工作选择、历史学习、短期证书、网红影响、过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