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EE)专业,作为仅次于计算机科学(CS)的热门工科专业,以其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可观的薪资水平,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未来十年内,电子工程师的就业数量将保持稳定,平均年薪约为11万美元。此外,EE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多样,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通信系统和网络、消费电子产品、航空航天和国防、汽车电子、医疗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等。这些领域为EE专业人才提供了丰富的职业选择。
01、不同学校的申请难度
其实在所有工科专业中,EE的申请门槛处于中等偏上,仅次于计算机类(CS、DS、AI、IT等)。但比机械、土木、材料、环境等理工科专业门槛要高。因此,很多EE申请者会用机械、仪器、控制类专业作为保底。
此外,港新EE大多不需要笔试和面试,这对于想要减少面试压力的申请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语言要求上,港新EE类专业对雅思的要求不高,达标就行,比如港大要求6(小分5.5),港科、港中文要6.5(小分5.5),港理要求6(不卡小分)。很多人雅思6(5.5)也能进港大EEE,甚至6(5)都能进港理,所以不用太纠结。GRE的话,完全不需要考,即使考了,作用也不大,远不如把均分提高1分来得重要。
从申请难度来看,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最卷的,基本上985均分85都很难进,原因是NUS的名额主要给311项目,留给正常申请的席位很少,所以竞争极其激烈。往下依次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而且即使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EE相关专业难度也不同。例如南洋理工大学的EE、SPML、CE、CCA专业,211均分80+才有希望;但是PE均分77+就可能被录取。
02、不同背景申请港新EE的难度
985高校/ 港六本科
均分75+:可考虑港新的申请,港五(HKU、CUHK、HKUST、PolyU、CityU)和新二(NUS、NTU)均有机会。
均分80+:NUS和港三(HKU、CUHK、HKUST)较难,港五和NTU较好申请。
均分85+:港新除了NUS,其他学校都较容易录取。
当然,对于清北级别的985,70+分也会被港三新二录取。
211高校 / 港八本科
均分不到80:港三(HKU、CUHK、HKUST)基本无望,但港五和NTU仍有希望。
均分80+:NTU和港五希望较大,港三和NUS不确定。
均分84-85+:除NUS外,其他学校希望较大。
对于西电、北邮等强电信211,竞争力接近985,甚至不到80分也可能录港三、NTU。而对于南航、南理等强211,申请难度接近985。
双非高校 / 非港八大本科
双非层次差距大,申请难度也差异极大。
对于南邮、杭电、深大等强EE校,算是双非中的top,不到85录港三新二也有可能的。
华南农业、南京信息工程等新晋双一流,均分不到88录港三新二ee类专业也是有可能的。
而普通民办双非,港前五新前二几乎不可能,均分90+仍可能全拒,建议考虑浸会、岭南,或转战澳洲。
03、跨专业申请港新EE
跨专业申请EE的话,关键看本科课程匹配度。
如果你的本科是自动化、机械电子、光电、控制、仪器、电气、航空航天、物理电子等专业,那基本上是可以申EE的。南洋理工EEE学院是港新对跨申最友好的。
如果反过来,EE本科生想跨申别的专业,也是可以的,计算机、机械、半导体材料、仪器、控制、制造这些方向都可以尝试,只是计算机类比EE更卷,机械等方向的门槛会比EE低一些,所以有些人为了拿到名校title,会选择更容易申请的专业。
04、港新EE的方向选择
申请香港和新加坡的EE专业,很多人以为就是申请“EE”这个单一专业,但实际上,我们申请的是EEE(电子与电气工程)、ECE(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这类大方向下的专业。
比如港科的ECE大类下分为IC(集成电路)、EE(电子工程)、Tele(电信工程);南洋理工的EEE大类有五个方向,包括EE(电子工程)、CE(计算机工程)、SPML(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CCA(计算与自动化)、PE(电力工程)。
所以申请的时候,大家一般不会只盯着EE,而是结合自身背景和兴趣,把相关专业都纳入考虑范围。
我们从方向上看,其实港新大部分EE类专业都偏软。
以通信(信息)工程为主,只是叫法不同,比如港中文叫IE(信息工程),港科叫Tele(电信学)。
所以如果你本科是偏硬件的EE专业,想申请偏软的通信、信号处理方向,不会被卡,只要你本科是EE专业,科研实习也和EE相关,哪怕全是硬件方向的经历,也不会影响你申偏软的EE专业。像微电子专业的学生,也能成功申到南洋理工的通信工程方向。
如果想申偏硬的方向,比如IC(集成电路),最推荐的是港科IC,毕竟港前三新二只有港科有纯正IC,南洋理工的IC方向是和慕尼黑工大(TUMA)合办的,对大陆学生需要APS认证,相对麻烦,申请的人少一些。
澳门大学的IC也是一大热门,整体实力甚至强过很多国内高校,申请难度也一直在涨。
总的来说,申请时一定要结合自身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向,别死磕某个专业,也别浪费名校buff,多留几手备选方案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