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嘉宾是2024-25申请季刚刚斩获帝国理工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offer的李同学,她说:“生命科学的边界,需要用工程思维去突破”。
01、IC生物医学工程的课程设置
与我想探索发展的领域十分契合
我一直对医学和工程结合的领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想在这个领域探索如何通过利用技术去解决现实中的健康问题。
参加JT科研营的经历更是让我对生物医学工程这个领域充满了热情。在那里不仅学到了编程知识,还从项目的立项、设计、动手制作到报告的撰写,亲手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乐趣,也更加坚定了未来想要走这条路的决心。
IC生物医学工程的课程融合了机械工程、生物材料和临床医学等,这些都是我十分想探索的领域。 帝国理工也会与一些专业的机构进行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与项目经验。这让我对未来在IC的学习和研究充满期待,相信在这里度过大学生活,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
图片来源 IC官网
02、明确自己文书的主题
通过项目经历展现自己的充分理解
在撰写PS文书时,我的成稿思路是首先要明确自己文书的的核心主题,然后再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提供一些具体且有说服力的经历作为支撑。例如,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参加过的相关科研项目,或者在深入阅读书籍与文献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
在描述这些经历时,我会尽可能地详细阐述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贡献、遇到的困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个人思考,在体现自己对项目充分理解的同时,力求展现自己清晰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对生物医学工程这个细分领域的学术热情。
在文书写作过程中,我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初稿中堆砌了太多的技术术语,从而导致文书内容的可读性不是很高。并且在最初的几稿中,段落之间的衔接也不够流畅,使文书整体呈现出一种割裂感,缺乏连贯的逻辑链。为此我和文书导师们讨论了很多次,也进行了很多轮修改,不仅调整了语言表达,删减了一些不必要的专业术语,并且优化了过渡句和逻辑线索。
PS文书不仅是学科知识和学术经历的呈现,更是思维的可视化表达。建议大家在打磨文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沉下心来,每一次的修改都是让思想与文字握手言和的机会——那些被推敲的句读、被重构的段落,最终都会化作文书里的亮点。当大家遇到瓶颈时,不妨拿给朋友和专业的老师们看,将他们的困惑点作为优化文书的突破口。
这里也给想申请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学弟学妹们推荐两本相关书籍:The Craft of Scientific Writing和《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王广志著),前者教会我如何讲好科研故事,后者则帮助我梳理了专业认知。
03、平时多做模拟面试练习
充分准备自己的文书
刚开始准备面试时,我发现自己对一些生物相关的知识点有所遗忘。意识到这点之后,我又通过系统性地梳理和复习重新掌握了这些内容,巩固了薄弱环节。在正式面试中,我成功将这些知识点灵活融入了回答中,展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术实力。
关于一些面试中比较常见的general questions,建议大家提前进行整理,比如关于“为什么选择IC”,我事先准备了3个独特的理由,并且进行了很多场模拟面试来不断优化自己的表达。经过多次面试练习之后,我与面试官的交流表达也变得越来越流利了。
在IC正式面试中,我遇到的面试官提问风格更倾向于牛剑面试,开门见山,问了一道物理题和一道数学题。教授会先从一些简单知识点入手,再一步步延伸到更复杂的问题。这种递进式的提问方式不仅考察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考验我们是否具备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认为教授还十分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将思考过程说出来。我的面试官说话带一些口音,所以在他一开始提出问题时我并没能完全理解。如果遇到类似情况的同学不要慌张,一定要及时并礼貌地表达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确保对问题的理解无误后,再开始回答。大多数IC教授还是很nice的,他们会理解我们的处境,主动放慢语速或调整表达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至于群面的部分,我发挥得并不算特别好,组内其他三人都非常积极,英语也说得特别流利,相比之下我的英语就差了一些。但我认为群面最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这样会给面试官留下很深的印象。不过大家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在合适的时机可以做出补充或纠正。
据我所知,在帝国理工面试中完全不提及文书内容的情况算是少数,所以大家一定要充分熟悉自己所写的内容,要对文书中每个词、每个细节都做到了如指掌,大家还可以预先设想面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事先准备好充分的准备。平时也要多经历模拟面试,让自己提前适应面试的场景和压力。
04、通过摆正心态
高效利用时间
放榜当天早上,我一睁眼就看到邮箱提示UCAS系统有更新,瞬间清醒,忐忑地登录账号,发现自己拿到了offer。激动过后开始感慨:那些熬夜改PS、啃文献的日子,终于有了回响。
在整个牛剑G5的申请过程中,笔试、面试和A Level大考一起袭来的压力曾让我很崩溃,通过摆正心态,高效利用自己的时间,终于熬过了这段时光。在此,非常感谢父母、老师和朋友们在这段时间给予我的鼓励和安慰,让我有自信最终会获得好的结果。
校内外的老师们都十分负责,文书老师们教会我PS写作的核心思路,并陪我反复修改打磨稿子;学科老师和笔面试导师帮助我加强了学术知识;JT学管导师和升学导师陪伴并帮助我顺利度过申请季。十分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老师们!
“生命科学的边界,需要用工程思维去突破。”这句话不仅是我申请路上的精神支撑,也是我对生物医学工程的理解:用技术解决医学难题,让科学真正服务于人们。祝愿学弟学妹们收到理想的offer,进入梦校!
*以上内容来自个人经历,仅用于经验交流分享,无任何商业推广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