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读港中深申请标准、就读体验、毕业去向

上周五,我们特邀港中深本硕连读的S老师与五位家长进行了一场深度交流会,围绕申请、专业、毕业去向及学习生活四大板块展开探讨。以下为本次访谈精选内容。

申请部分

家长:港中深综合评价主要考察哪些方面?

老师:综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笔试,考察数理、文史客观题和中英文写作。入围之后会有面试,考察小组辩论。数理和文史客观题是看大家长期的积累,写作和面试就比较看特定准备啦。

家长:可以说说笔试的难度和内容吗?

老师:我自己的文科比理科略好一些,我的感受是数理客观题约为高考数学压轴题稍微难一点的程度,文史主要看文学常识、历史常识的积累,比较吃过去的阅读量。

家长:我想了解一下综评申请准备的情况,材料里需要重点突出什么比较能够制造记忆点?学校对英语分要求高吗?

老师:咱们学校很看重综合素质,也就是孩子除了学习成绩之外的亮点,比如参加模联、辩论、创新创业比赛、商赛等等的经历,体现孩子软实力的经历都很棒。学校对英语的硬性要求不是很高的那种,一般英语高考不要太差都没问题的。但是面试的时候因为是英文辩论,所以还是有筛选力度的,考验口语。

专业部分

家长:想要学商管推荐什么专业?

老师:单说热门程度的话,金融工程和金融都是很好的专业,环球供应链也是一个特色优势专业,不过要根据大一一年的成绩择优录取。当然大家肯定也明白选专业不是完全看热门哈,有些孩子特别喜欢演讲,口才很厉害,很有创意,那市场营销也很合适。想做学术研究的话,经济学是合适的。

家长:商管专业对数学要求高不高?

老师:市场营销是相对最低的,只要学习基础数学课1-2节就够了,会计、供应链、国际商务也相对好一些,不过金融相关的和理论经济学就要求明显高一些,不过大学数学跟高中的不一样,大家主要会学微积分、统计和线性代数。

家长:如果经管和人文学院要转理工学院方便吗?

老师:转学院的话需要考核大一一年的GPA,转入专业的老师也会组织一场面试,您说的这种情况老师们会主要担心没有理科背景的话是不是真的能坚持学下去;但如果有理科背景,只是一开始没录到理科实验班,那是没什么问题的。

家长:想了解一下经管和社科两种专业方向在学习内容、竞争压力、修习体验上会有哪些差异呢?

老师:如果有特定的兴趣和特长,那其实会觉得如鱼得水。很多一开始没有明显倾向的同学会选择经管,因为经管专业与过去学习的关联不是很大,大家都是在新的起点。

竞争压力的话我觉得没有感受到明显差别,每个专业都会有喜欢+擅长的同学存在,也都有勉强选择、不太愿意好好学的同学。

我个人的建议是:人文类专业的培养方向通常比较明确,如果你有清晰的兴趣方向,可以直接选择对应的人文专业;而经管类专业则更适合尚未确定具体方向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探索。不过进校后转专业和学院也是很方便的,所以不需要特别担心。

家长:应用心理学和人文学院出来能从事什么工作,出口怎样?

老师:应用心理学专业现在是分两个方向,分别是:教育,工业组织。

教育方向出来所对应的就业比较偏向于学校和企业的心理导师,儿童有关的心理咨询。工业组织方向出来很多毕业生成为了大企业的HR,做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当管培生的。另外如果要做心理咨询师的话,其实两个方向都可以,不过都需要深造,并不是本科出来直接就能做。

人文学院的就业可以参考应用心理学,身边的同学有些做律所里涉外法律相关的工作,有些去外企、大厂做海外内容运营和海外市场营销这类,也有做中学英语老师、雅思托福老师、国际学校老师的。人文学院现在的新专业国际组织还有城市管理,因为这两年刚开,还没有毕业生,所以我不大好说会做什么工作。

家长:应用心学都学些什么内容啊?

老师:这边我帮您找了一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修读课程表,第一第二个表格是必修,下面的是选修。

港中深老师聊天局:全方位解读申请标准、就读体验、毕业去向

港中深老师聊天局:全方位解读申请标准、就读体验、毕业去向

家长:会计是学校优势学科吗?

老师:从师资的角度看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但说实话会计专业的同学自己评价时觉得这个专业本身学起来可能不算太有趣哈,应该算是专业本身的小问题,跟在哪个学校没有特别大关系~

家长:英文120左右,会计专业会不会上课听不懂?

老师:会计专业听课应该不成大问题,因为不会像理工类一样专业术语过多,也不像语言专业类语言要求特别高,但是口语还是要重视的,需要汇报的场合不少。

毕业去向部分

家长:老师好,我想了解一下港中深毕业申请港中文本部的研究生需要前百分之多少?保研率有多少?

老师:我身边的案例而言,达到平均分就比较有希望啦,咱们GPA是4分制,一般是3.3-3.5以上即可申请,申请的同学60%左右可以拿到offer,最终留下多少人看同学个人意愿,不强制。

家长:本科毕业如果想考985大学,大概在班级什么位次才有机会考研

老师:是这样哈,首先我们学校没有班级的制度,跟体制内大学有根本的不同,所以也从来不存在班级排名或是辅导员推荐之类的事情。

大家会有两个排名,一个是本专业排名,一个是学院排名。

因为这件事情是纯粹的个人选择,不需要经过任何老师,即便最后一名要报考也没有人能够拦着。

在这里考研最大的障碍在于身边考国内考研生的人实在是太罕见了。可能没有太多的信息来源和备考氛围,每届考研的同学大概是千分之一,大部分被同学都在申请香港和海外的高校。因为在咱们这边本科4年下来申请海外学校是有很大优势的,但考研的话没有什么明显优势。

家长:研究生港中深和香港本部的证书一样吗?

老师:咱们大陆有两个证,毕业证和学位证,香港和英美都没有毕业证的说法,只有学位证。基于此,我们发的毕业证是自己学校的(因为本部没有毕业证这种东西),学位证是写着本部名字的。

学习生活部分

家长:课程的师资水平如何?据说有的老师说的英文口音听不懂?

老师:我在学校遇到的老师都是水平特别好的,有一两位外籍老师说话不能完全听明白,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刚开始水平还不够,学到后面有感觉明显听得懂一些了。我有听说理工和数据科学的部分老师中式英语腔重一些哈哈,因为是国内顶尖大学招进来的,没有海外经历。

家长:学校师资力量怎么样?

老师:如果说老师们的学术能力的话,那这个是很严格遴选过的,都是博士起步,而且发表过特别多成果;要说具体的风格,其实也是个体差别很大,有些老师就是特别乐于交流,经常跟学生一起喝咖啡聊天讲座等等,有些老师稍微沉默寡言一点,需要学生主动去找去问,这个确实给不出一个很统一的答案。就我个人接触过的老师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非常认真严谨,比如改作业或是改论文都是很细致的。

家长:学校的学习氛围如何?感觉卷吗?

老师:我个人感觉蛮卷的,努力的人非常多。

家长:学校是2+2的模式吗?2年深圳,2年香港?还是4年都在深圳

老师:不是所有专业都2+2,目前有少数两三个专业开放2+2,其他都是4年深圳的。2+2项目可以上学校官网搜索这个“双主修”看看详情。

港中深老师聊天局:全方位解读申请标准、就读体验、毕业去向

家长:食堂餐饮质量怎样?学校的住宿环境怎么样?如果考研港中文本部,是在学校住宿吗?我听说港大要到外面租房子

老师:食堂一般般哈哈哈,不差但也真不算太好,有不少同学是会自己动手的,很健康。宿舍是4人间,公共卫生间和淋浴间但是公共设施有专门的阿姨打扫所以挺干净整洁的。另外每层楼有厨房,每栋楼有洗衣房和自习室等等,总的来说我觉得挺舒服的。分寝室的话学校在录取后会让同学填写自己的作息习惯,尽量匹配作息相似的室友。香港的研究生基本都是自己租房,有时候学校会开放部分校内宿舍但是往往比自己找房更昂贵,所以我知道的基本所有港硕学生都租房,已经是大家比较默认的一个操作了。

家长:可以客观说说学校有哪些不足之处吗?

老师:我在这个学校也五年了,因为我自己一直学业成绩比较好,其实真的没感受到什么明显的缺陷,我就跟大家说一点身边同学有时候吐槽的事情吧。

一个是咱们学校可能对社恐的孩子不太友好,因为有大量的全英文汇报、演讲,课堂发言提问也是会影响到成绩,有些同学胆小一点,不爱说话就会比较吃亏,少了一些机会。

另一个就是学校比赛、科研资源很多,但是要自己去寻找和争取,因为没有传统大学的班级、辅导员制度,所以不会有老师来喂到嘴边,全要靠自主意识很强。如果是内向、比较依赖师长引导的孩子,至少刚进港中深时可能就觉得有些找不到北。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国际化学竞赛UKChO VS C3L6:适合年级/比赛规则/比赛难度/培训课程

下一篇

HiMCM真是英美本申请天花板吗?国际高中生初次参加HiMCM常见问题解答!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