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香港城市大学 创意媒体学系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详细解析香港城市大学的Prof.Charrieras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作为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的副教授,导师是当今文化研究和新媒体理论领域的重要学者。
他目前担任该校创意媒体艺术硕士项目的负责人,同时兼任创意媒体博士项目的副负责人。导师还是区块链与生成文化中心(CBGC)的主任,专注于对去中心化技术(区块链、加密货币、人工智能、元宇宙)的人文探索,研究这些技术如何重新配置数字世界构建、技术文化、计算美学和空间媒体。
导师毕业于法国里昂政治学院,获得了多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位,主修经济与金融;在巴黎第二大学的法国新闻学院获得信息与传播研究学位与媒体与多媒体研究高级研究硕士学位;还拥有索邦新大学巴黎第三大学的电影研究博士学位以及蒙特利尔大学的传播研究博士学位。他曾在麦吉尔大学担任FRQSC博士后研究员,并曾在布朗大学和纽约大学做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导师的研究领域广泛且跨学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当代社会中的创意城市生态:研究新媒体艺术、电子/实验音乐等艺术场景、实践和美学;文化政策;创意经济中的艺术专业知识;新媒体艺术教育
- 金融、艺术和技术的政治学:研究艺术中的新金融技术及其应用
- 创意软件基础设施:研究数字时代的创意行为、工具和工具性;后人类中心的创造形式
- 世界构建:研究叙事设计中的批判性世界构建
研究分析
1. 《Getting Out of the Black Box: Analogising the use of computers in electronic music and sound art》
该论文发表于《Organised Sound》
论文探讨了将电脑作为乐器使用的概念,指出计算机不仅是"黑盒子"或控制音乐软件的"元工具",还是一种物质对象,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广泛的音乐和声音艺术实践,遵循的是"模拟"而非"数字"逻辑。研究通过一系列涉及构成计算机的软硬件维度的例子,初步调查了需要重新思考模拟和数字创造力和美学形式之间概念分界的实践。这项研究对理解数字时代音乐创作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 《Emergence in video game production: Video game engines as technical individuals》
该论文发表于《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论文位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哲学的交叉点,研究了游戏引擎——一种提供一系列功能来自动化处理各种过程(图形、声音、游戏物理、网络、人工智能)的工具包——如何在视频游戏制作中启用或排除设计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引擎作为技术个体,在游戏设计过程中既提供了新的创意可能性,也设置了特定的限制,从而对最终产品的设计和美学产生深远影响。
3. 《The shifting spaces of creativity in Hong Kong》
发表在《Cities》
homas Sigler共同撰写。论文分析了香港作为创意城市的商品化如何悖论性地危及艺术空间。研究调查了城市规划政策和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虽然香港政府积极推动创意产业,但商业化和城市更新进程往往导致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被迫迁离原有空间。这项研究对于理解全球城市中艺术空间的脆弱性及其社会文化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4. 《TOWARDS A NEW COMPUTATIONAL AESTHETICS OF CREATIVE SOFTWARE》
2023年发表在《Balk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论文探讨了数字创意软件如何重新定义美学经验和创作过程。导师分析了创意软件的计算结构如何影响艺术表达,以及数字工具如何改变艺术家与其媒介的关系。研究提出了理解和评估数字艺术作品的新方法,超越了传统美学理论的局限,为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5. 《Charting the scene(s) of sonic arts in Hong Kong》
2022年发表在《Organised Sound》
论文基于对23位本地声音艺术从业者的深入访谈,分析了香港声音艺术的最新发展。研究讨论了当地从业者对"声音艺术"及其相邻术语(如"电子声学音乐"、"实验音乐"和"计算机音乐")的语境理解,并描述了过去十年出现的新一代声音艺术从业者,他们为专业意识的更新做出了贡献。这些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相互关联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强大集群;支持"艺术和技术"项目和文化组织的公共政策转变;特定个人作为"通道"(passeurs)连接地下和学术环境;以及香港声音艺术家和推广者的国际整合。
6. 《Mimesis, Creation, Collaboration? Perspectives on AI-enhanced Aesthetics in Contemporary Art Practice》(2023)
该研究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角色,分析了AI如何改变创作过程、审美判断和艺术作品的接受方式。研究考察了模仿、创造和合作这三种模式如何在AI辅助艺术中体现,并讨论了这种新兴实践对艺术理论和创意产业的影响。这项研究为理解技术与艺术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重要视角。
项目分析
1.《Critical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for the Metaverse》
该项目于2024年8月1日开始,是一个城市大学教学发展拨款(TDG)项目。项目旨在开发元宇宙相关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融合批判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研究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对元宇宙技术的批判性理解,同时提供实际参与和创作的机会。项目结果将为创意媒体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应对数字世界构建的复杂挑战。
2.《Leveraging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for Interactive Narration and World Building》
该项目从2022年1月1日持续至2023年6月30日,也是一个城市大学教学发展拨款(TDG)项目。项目研究区块链技术在交互式叙事和世界构建中的应用可能性,探索如何利用去中心化技术创建新型叙事体验和虚拟世界。研究结果为游戏设计、虚拟现实和数字艺术提供了创新方法,展示了区块链技术在创意表达方面的潜力。
3. 《Adobe, Cloud Computing and AI: Creative Software and the Governmentalization of the Creative Act》
该项目从2020年1月1日持续至2024年6月19日,是一个优配研究金(GRF)项目,由导师担任主要研究员,与ANDERSEN, C. U. 和POLD, S. 共同合作。项目研究Adobe等创意软件巨头、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和改变创意行为。研究分析了这些技术如何治理和规范创意过程,以及艺术家和设计师如何在这些系统约束中进行创作。项目成果为理解当代数字创意的政治经济学提供了重要见解。
研究想法
1. 去中心化技术与创意民主化研究
研究立意:探究区块链、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和Web3技术如何重新配置创意产业的权力结构,促进更民主化的艺术创作、分发和估值系统。
具体研究方向:
- 区块链技术如何改变艺术品所有权和真实性认证的传统模式
- 去中心化平台对新兴艺术家进入市场壁垒的影响
- NFT (非同质化代币) 如何创造新的艺术鉴赏和收藏形式
2. 后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研究
研究立意: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者之间的协同关系,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创造力概念,研究新型创作伙伴关系的美学、伦理和实践维度。
具体研究方向:
- 人工智能系统如何改变创意决策过程和美学判断
- 协同创作中的归因问题:在AI辅助创作中如何定义和分配创作者身份
- 生成对抗网络(GAN)和大型语言模型(LLM)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与限制
3. 元宇宙时代的批判性世界构建研究
研究立意:开发理论和实践框架,指导元宇宙和虚拟世界的批判性、包容性和可持续的构建,超越商业主导的叙事。
具体研究方向:
- 元宇宙空间中的数字身份、代表性和社会关系构建
- 虚拟世界设计中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实践
- 虚拟世界与物理空间的交叉影响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4. 城市媒体生态与创意抵抗研究
研究立意:研究数字媒体如何在城市环境中创造替代性文化空间,以及创意从业者如何利用技术应对商业化和城市更新的压力。
具体研究方向:
- 数字平台如何为边缘化艺术社区提供新的可见性和表达渠道
- 混合现实技术在重新想象和重新激活城市空间中的应用
- 参与式媒体制作在社区建设和文化保存中的作用
申请建议
1. 学术准备
跨学科知识结构:导师的研究横跨多个领域,申请者应培养跨学科知识结构,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 新媒体理论与批判理论:熟悉关键理论家如Lev Manovich, Katherine Hayles, Alexander Galloway等人的工作
- 技术哲学:了解Bernard Stiegler, Gilbert Simondon等过程哲学家的思想
- 数字人文:掌握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的最新研究方法
- 媒体实践:具备某种形式的媒体制作经验,无论是音乐、游戏设计、数字艺术还是交互设计
技术能力:除了理论知识外,申请者还应培养相关技术能力:
- 至少精通一种创意编程语言或环境(如Processing, Max/MSP, Unity等)
- 了解区块链技术、智能合约和Web3基础知识
- 熟悉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 了解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创意领域的应用
2. 研究提案准备
理论与实践结合:导师的工作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研究提案应:
- 提出清晰的理论框架,同时包含具体的实践组件
- 说明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研究方法
- 考虑研究成果的多种呈现形式,不仅限于传统论文
创新性与相关性:提案应展示:
- 与导师现有研究的关联,同时提供新的视角或方向
- 对当前数字文化或技术发展的回应
- 研究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潜在影响
方法论明确性:详细说明:
- 具体的研究方法(如民族志、文本分析、实践为本研究等)
- 数据收集和分析计划
- 可能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
3.文化与环境适应
香港学术环境:
- 了解香港高等教育系统和创意媒体学院的结构
- 掌握学术英语,同时了解粤语或普通话的基础可能有助于日常交流
- 熟悉香港的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和数字媒体场景
- 了解亚洲背景下的媒体艺术发展和特点
博士背景
Cassian,美国top10院校传媒学博士生在读,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政策、文化传播与广告学。已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和《New Media & Society》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擅长将社交媒体数据与政治文化分析结合,关注信息传播与公众态度的互动关系。精通数据分析、文本挖掘与传播学理论,为相关领域的博士申请提供全面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