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的历史课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令很多中国学生望而生畏的一门课,毕业要求一般是学习2-3年,其中美国历史一般要求必修,不过绝大部分中国同学都会修3-4年。
初入美高历史课堂,很多同学很快就会发现:这里没有划好的“重点”和标准答案,取而代之的是晦涩的原始文献分析、苏格拉底式辩论和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论文。语言障碍、学术写作规范差异、史料分析能力断层,让很多公立/双语体系进入到美高的孩子觉得束手无策,也让一部分从美初/国际学校进入到美高的孩子也觉得是有难度的。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下中美历史课的差异、同学们丢分的雷区以及如何积极主动应对,从而拿到理想的分数。
中美历史课的差异
美高9年级的历史课
大部分美高9年级要求学生学世界史,有的学校是学习完整的世界史,有的是古代世界史或近现代世界史;少部分美高9年级上欧洲史、美国史或学校自己设计的课程。
历史课一般要求学生课下阅读,上课老师讲+学生讨论,课后作业比较多样,但是写作占比较大,也是影响历史课成绩的重要因素。而历史课的写作也比较多样,有简答题、长论文、DBQ材料分析论文题以及研究论文等。
Mercersburg9年级世界历史课程介绍
美高历史GPA的构成
一般来讲,美高在历史成绩上的分数分配,各个学校会有不同的安排。不过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项:
- 课堂参与(占比约10-20%,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
- 作业分(占比约20-50%,主要是课后阅读、写作等)
- 考试分(占比约40%,小测、单元考、期末等)
这里我们着重提一下美高历史的作业,作业在美高历史课上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学校甚至能够拉到60%-70%之间。尤其是学校的历史课程是偏研究型的课程的话,那这部分的占比会非常高。一般历史作业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 阅读
老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很多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下阅读。学生需要在课下阅读以后,需要做好对教科书或补充材料(如原始文献、学术文章)的总结,在第二天参加课堂讨论,或者是参加课堂的小测。
2. 写作
美高历史写作一般有三种类型:
有些老师会给学生一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议论文的写作。这种写作在美高历史课中非常常见。
有些老师甚至不给学生研究方向,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做一个完整的研究论文(Research Paper)。研究论文就意味着学生需要自己去选题、找资料、汇总并梳理内容,根据学到的史实,利用史实支撑,给出个人观点,最后写成一篇文章。
例如:学生需自行完成一篇5-10页长论文(如“民权运动中非暴力抵抗的作用”,需引用学术资源,并用老师指定的格式)。这种作业老师一般会留出比较长的时间来,例如先完成阅读,找出多少个文献,然后写大纲和论点,然后再写草稿,最后经过几轮修改后才提交终稿。
还有老师会把材料提前都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材料的内容,整合个人观点,并做出完整的分析和论证。例如,基于给定史料(6-8份)撰写论述文(如“冷战起源”)。这种就是材料分析类作文(Document-Based Question)。
美高历史GPA低分原因及修正方法
前面我们提到不同学校的历史课程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学生要上什么历史课,历史课要求的能力以及学习方法基本是一致的。 而且中国学生普遍在9年级历史课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有:
- 历史论文写作不好,答非所问、论点和分论点模糊不清、论据没有或者错误、分析浅显
- 不会分析资料,尤其是一手资料
- 知识点记不住或者记忆混淆
下面我们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很多同学在历史作文上拿不到高分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历史写作”的基本理解存在偏差,许多同学将历史写作等同于“讲故事”或“复述事件”,认为只要把历史发生的事实写出来就可以了。但在美高课堂上,老师更看重学生是否能对历史现象提出解释、建立联系、甚至表达自己的评价。换言之,历史写作不仅是“写出发生了什么”,更是“解释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影响、以及不同立场怎么看”。
二是在写作选题上,如果学生要写研究论文的话,中国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倾向于“大而全”的宏大叙事,如“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等。但美高老师更鼓励“小而精”的研究视角,比如:“1920年代美国中西部城市中黑人女性就业结构的变化”。选题越具体,分析越深入,论证越扎实,也更符合学术写作的基本标准。
三是在写作结构上,美高历史写作强调“像科学报告一样严谨”的结构安排:清晰的引言、明确的中心论点(thesis statement)、合理的段落分布、每段一个小论点(topic sentence)、再配合证据与分析。很多中国学生的文章结构不够清晰,论点之间缺乏逻辑连接,容易陷入“想到哪写到哪”的自由发挥,导致整篇文章显得松散,论证也不够有力。
四是在论点的写作上,不少学生觉得“我明明写出观点了”,但老师却认为“你没有论点”。这是因为中文表达中主张和感受经常混杂使用,而英文学术写作中的“论点”需要是可被论证的、具有争议性(arguable)的,而不仅仅是一个“意见”或“态度”。比如,“我认为战争不好”只是一个主观感受,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国家内部政治结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才是一个可以被证据支持的论点。
五是在证据引用上,在历史写作中,证据(史料、数据、引文等)是支撑论点的基础。但很多同学要么几乎不引用证据,要么只列举事实却没有解释其意义,甚至引用了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一个好的证据不仅要相关,更要通过清晰的解释来“证明”论点。这种“证据—解释—论点”之间的逻辑链条,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写作核心。
六是在分析和论证上,分析和论证可能是困扰90%以上美高同学的问题。哪怕有了论点和证据,很多学生还是不理解“分析”在其中的作用。他们误以为列出证据就等于证明论点,却忽略了需要清晰解释这个过程“是如何证明的”。换句话说,学生需要在文章中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为什么这条证据能支持这个观点,它揭示了哪些历史机制、因果关系或价值判断?这正是中国学生的短板,也是美高写作最核心的一环。
总结来说,影响同学们历史科目的成绩主要是:
- 写作能力不足:对历史论文的解题逻辑、选题范围、结构严谨性缺乏认知,常以中文思维撰写英文论点,导致论点模糊、证据薄弱、分析流于表面;
- 批判性思维欠缺:对一手资料的分析能力不足,无法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构建逻辑链;
- 史实记忆碎片化:依赖国内“划重点”式学习,难以系统性梳理复杂历史事件脉络。
独家美高历史衔接课,助力历史拿A!
机构因此推出独家历史方法和能力课程,老师会以世界史的4个专题为内容依托,给学生传授和讲解美高历史课要求的能力和方法,包括分析不同类型的资料(尤其是一手资料)、写不同类型的历史论文等,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掌握学习美高历史课的方法,不管9年级上什么历史课都能从容应对。
此外很多学校(尤其是顶级美高)9和10年级会安排学生做历史研究项目,本课程也会引入历史研究方法的讲解,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做历史研究,包括选题、查找资料、搭框架、写作、完善引用等方面。
⚠️机构历史衔接课程⚠️
1. 独家设计,精准针对美初和国际学校学生需求
课程基于对几十所美高历史课程的深入研究,专为有一定历史学习经验和能力的中国学生设计。针对常见的学习难点(如一手资料分析、论证逻辑不足)进行针对性训练,精准补足美初和国际学校学生在美高历史课程中的能力缺陷, 帮助学生快速提升综合表现。
2. 强化历史学习的核心能力
本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备的高级能力,如历史研究方法、一手资料分析、学术论证以及研究论文撰写等。学生能学习如何独立设计历史研究项目,为学术深度探讨奠定基础。
3. 全面覆盖美高历史写作类型
系统教授美高历史课程中常见的三种写作类型:议论文,教学生如何以史实为基础构建清晰、强有力的历史论点;研究论文,学习如何独立分析历史主题, 提出原创性见解并通过系统论证展现学术深度;材料写作,深入解读一手历史资料,结合背景信息形成逻辑严密的分析。
4. 熟悉美高课程要求的专业教师
由既了解中国学生学习特点,又熟悉美高课程要求及高分要点的资深教师授课,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稳步提升。
5. 为美高历史课程奠基
课程对标不同美高历史课程,结合多样化练习,帮助学生衔接不同学校9年级的历史课程,为后续高中学术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