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热门的英国院校留学生申请量这么大,怎么挑选学生给offer也是需要好好考虑的,学生的院校背景、均分和文书内容是核心的参考要素,其次看一看科研实习这样的软实力,申请QS前50的院校软实力也相当重要。
但只是院校背景这一块,就能把学生分成好几类。比如英本背景,往往是英国大学最偏爱的学生类型。这个背景自带竞争优势,像UCL这样各个背景都可以申请的院校,核心和热门专业也是英本背景学生拿offer更多。
有明确申硕需求的话,申请英本也不用太考虑QS排名的问题。比如QMUL虽然在QS排名100以后,但学术实力很强,而且属于“伦敦大学”,硕士申请UCL、KCL这样的院校更有优势。就算英本排名靠后,拿个2:1成绩也有机会申请QS前百硕士。
而且有些专业英本背景的学生成绩差几分也可以拿到有条件offer,只要最终的成绩达到要求,就能换无条件offer。国内院校背景的学生,可能只有学校特别缺人或者走流量扩招的时候,才能赶上这样的“福利”了。
海本的待遇跟英本差不多,也属于会优先给offer的一批。很多学校要控制国际生多样性,海本背景就是一个优势,甚至可以避免激烈的竞争。只要成绩符合要求,大多能拿offer,申请QS前50的院校也相对更容易一些。
还有一类留学生是合作办学背景,一部分时间在国内,一部分课程在海外院校。跟纯粹的英本海本肯定不一样,特别是2+2/3+1这样的项目,申请英国大学硕士不仅要看国内的成绩,还要看英本的成绩,很多院校还不免雅思。
不过,合作办学背景申请QS前百的硕士整体上还是相对容易一些。英本阶段能衔接的院校其实排名都比较靠后,比如肯特、DMU、考文垂这些,但硕士能申到QS前百的院校,周围就有不少合作办学背景申到UCL、曼大、格拉斯哥等院校的硕士。
接下来就是国内背景的学生了,是人数最多但也是最不吃香的一类。985/211背景还好,双非背景能选择的范围就比较小了。而且一些QS前50的院校还会卡list,明确表示只收985/211背景的,双非连申请的机会都没有。
英本海本的学生确实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那是因为布局的早,很早就开始留学规划,为申请名校做准备了。一些申到牛剑的学生,可能中学阶段就出国读书了,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教育体系内读书,认可度当然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