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港校硕士课程:授课型硕士与研究型硕士深度解析!

中国香港作为亚洲顶尖的教育中心,其硕士教育体系以国际化视野和高质量学术标准著称。

今天就为大家系统分析香港硕士教育的两大类型,为有意赴港深造的学生提供参考。

授课型硕士

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侧重于课程教学,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完成学科作业、参加考试以及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最终获得硕士学位。

常见的授课型硕士包括:

🎓‌MSc‌:理科硕士

🎓‌MA‌:文科硕士

🎓‌MPA‌:行政管理硕士

🎓‌MEd‌:教育学硕士

🎓‌MChem‌:化学硕士

🎓‌LLM‌:法学硕士

🎓‌MEng‌:工程硕士

授课型硕士的学制通常为1年,尽管某些专业,例如建筑和社会工作,可能为2年。这些课程的核心在于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但总体上不会超过三年的最长期限。

授课型硕士课程的压力相对较低,课程内容紧密贴合社会需求,非常适合那些期望迅速获得硕士学位并进入职场的学生。

此类课程通常是自费的。例如,在香港攻读一年制硕士课程,即便在极度节约的情况下,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的总和可能达到35万港币。若选择的是商科专业,费用会更高。

此外,香港的住宿条件可能不尽如人意,居住空间狭小,课程安排中不乏晚间授课。

对于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项目,若想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相较于研究型硕士项目,难度会有所增加。授课型硕士课程主要侧重于课堂教学和考试,学生通常只需完成论文即可毕业。

📜住宿:不提供

📜学费:15-20万

📜奖学金:极为有限

📜课程设置:以教师授课为主

📜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申请难度

申请条件相对宽松,重视申请者的本科学校背景以及整体的学术成绩。申请者需提交包括本科成绩单、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语言成绩证明、个人陈述以及推荐信等在内的申请材料。通常,语言成绩要求达到雅思6.5分或更高。

评估标准主要侧重于申请者的本科学校背景和整体学术表现。某些专业可能还会要求申请者提供工作经验或作品集等附加材料。

考察重点

本科教育背景、GPA成绩、语言能力;实习经历和申请文书

适合人群

适合那些想要增强学历背景和就业竞争力,希望在迅速获得硕士学位后直接进入职场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背景普通但渴望获得海外硕士学位文凭的同学。或者是对本科专业不满意、希望跨专业学习的学生。

研究型硕士

研究型硕士(Research Master)课程侧重于学术研究,申请者通常需要提交一份详尽的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这要求申请者具备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研究型硕士的常见类型包括:

🎓‌MPhil

哲学硕士(研究型硕士)的学制通常为两年,在此期间,学生除了修读一些必要的课程外,还需撰写一篇研究论文才能毕业。

申请研究型硕士的难度较高,特别是在那些受欢迎的专业领域,竞争尤为激烈。

这类硕士课程特别适合那些有志于在特定学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生。

这种硕士课程与我们内地的学术型硕士类似,在香港,这类课程通常提供全额奖学金。每年的学费大约为4万人民币,而每月的奖学金大约为1.8万港币。

研究型硕士课程是申请博士学位的一个重要跳板。拥有研究型硕士学位后,申请博士学位会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在攻读硕士学位的两年期间,你将有机会积累丰富的科研经历并发表学术论文。

📜住宿:提供住宿

📜课程设置:学术研究

📜培养目标:学术导向

申请难度

申请过程颇具挑战性,主要源于其更为严苛的要求。申请者必须拥有卓越的本科成绩(通常GPA要求达到85分以上),并展示出相关研究经历或成果。

此外,申请者还需提交一份研究计划,并与潜在导师进行有效沟通以获得其认可。语言能力方面,通常要求具备雅思6.5分或更高的成绩,某些学校可能还要求进行额外的学术英语测试。

考察重点

本科/GPA/语言;科研/研究计划书

除了对学术背景和语言成绩有要求外,申请者还需提交研究计划书,并与导师进行沟通以获得其认可。在学术背景方面,申请人应具备相关领域的研究经历或已有的研究成果。

适合人群

适合那些学术能力出色、对研究充满热情并且有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

对于那些渴望从事学术研究,但缺乏直接申请PhD的背景,家庭条件一般又希望获得一个高含金量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香港MPhil项目可以作为通往海外PHD的跳板。

语言成绩

通常情况下,雅思成绩需达到6至6.5分以上,某些文科项目则要求7分;托福成绩一般需达到80分或85分;至于英语六级,成绩要求为490+或520+,仅CITYU认可英语六级成绩。

除了overall需满足特定的最低要求外,还应留意有无小分要求。鉴于许多研究生项目包含面试环节,对于口语成绩不佳的学生来说,提前加强口语练习显得尤为重要。

GRE/GMAT

通常只有商科专业需要提交,而具体的分数要求学校往往没有明确指出。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要求申请者达到“满意的成绩”,而香港城市大学则表示“GRE或GMAT高分将是一个加分项”。一般而言,GRE成绩应至少达到310,最好能达到320。

有些项目可能不要求研究计划(RP),而是要求个人陈述(PS)或目的陈述(SOP)。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汉语言文学Mphil需要一篇1000字的中文个人陈述,而其人类学PhD则需要一份2-3页的陈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PS和SOP需要包含RP的内容,明确阐述申请者希望从事的研究领域。

在撰写这两个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个人陈述

PS是一个强调“个人”的personal statement,它要求你在委员会面前充分展示和突出你的个人特点。学校通常会规定页数或字数上限。语言需要简洁有力,主要阐述你对科研领域的理解、兴趣以及投身科研的决心。PS的核心在于凸显你的个人优势,以及你与科研工作、与学校的契合。

目的陈述

SOP,即目的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需要向委员会清晰阐述你申请加入他们program的目的,包括你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经历、选择该校的理由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在SOP中,你应当介绍自己的背景,展示你的研究经历,并向招生官证明你非常适合该项目。

研究计划

许多项目会明确要求RP,即便项目本身没有这样的要求,在联系导师时,准备一份RP也是必要的,以便与导师进行深入讨论。

RP应当展示你当前的研究兴趣,对研究领域的认识(what),研究的目的和意义(why),以及研究方法、工具和时间表(how)。RP中应突出你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认为该领域理论上的空白和待解决的问题,你对研究潜力的展望,以及你的相关想法。根据长度要求,注意refereces引用。一个优秀的RP应具备可行性和前瞻性,并与导师的专业领域相匹配。

学术CV

学术简历与一般工作简历有所不同,它旨在全面展示一个人的学术背景。因此,内容必须详实且全面。你可以列出发表的论文、专利申请、参与的学术会议、获得的奖项、研究项目、研究经历和兴趣、职业经历、掌握的技能、各项成绩,以及推荐人(references)等信息。

在学术生涯的早期阶段,应积极丰富个人经历,积累项目、论文、竞赛、专利、实习、教学职位和人脉资源等。要努力使简历内容丰富、有分量,充满实质性的内容。同时,许多学校会在网上公开即将毕业的PhD学生个人信息和简历,这可以作为你的参考范本。通过观察他们的CV,你可以预见自己完成PhD后可能取得的成就。

推荐信

推荐信报告,通常称为"referee's report",通常需要你自己寻找推荐人。随后,你需要将推荐人的基本信息输入到学校的申请系统中。届时,学校会向这些推荐人发送特定的链接,让他们填写一份“referee's report”。实际上,推荐报告只是最终提交的申请材料之一。

对于有条件的同学来说,获取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是更佳的选择,因为它们在套磁的时非常有用。通常情况下,寻找两位推荐人就足够了。

补充材料

通常,申请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提交作品集,而文科专业的学生则需提供writing sample写作样本。

个人过往研究产出包括:

✅ 论文(thesis or an publications)

✅ 研究项目报告(research project report)

✅ 自己发过的论文(a list of research pub-lications)等

通常,这些材料会直接提供。如果还有技能证书、奖项证书等,也应当整理并补充提交。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cse数学0580知识点考什么?一个笔记全搞定!

下一篇

收到offer后就高枕无忧了?若不妥善处理这些事情可能会没学上!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