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一下香港JD的生活。
上次推送主要讲了怎么学。这次推送讲一下怎么考,也就是法学院怎么考试,和实习怎么准备笔试面试。
1. JD都怎么考试?
除了比较特殊的模拟法庭课程和法律诊所课程,JD考试的形式和内地法学院类似,主要分为三种:
1.In-hall exam
2.Take-home exam
3. Paper
In-hall exam,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校考场里统一参加考试,这也是绝大多数课程的考核方式。
和内地法学院不同,绝大多数香港JD的in-hall exam都是开卷(open-book)的,也就是说你可以携带任何纸质材料(甚至计算机)。
不用像内地法学院一样考前突击背诵,似乎是一种很友好的考试方式。
但不要高兴地太早。在JD圈子里流传的很广的一句话是: “open-book is basic a lie.” 虽然名为开卷,你实际上要做的准备远远大于闭卷考试。
In-hall考试的时间一般是3个小时(有的可能长达4小时)。但是题量设置很大,基本上你在这3个小时内不能停笔,否则无法在交卷前完成所有的题目。
而一个学期下来,你一门课的笔记可能会达到几百页,你在非常紧张的考试过程中根本不可能悠闲地去翻阅几百页的资料(更不用说上千页的教科书)。
但考卷中大部分题目是案例分析,需要你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并且能够左右援引案例(所以你至少必须很熟悉这些案例在笔记中的位置)。
因此,你必须提前花大量的时间整理和浓缩笔记,确保能够在考试中系统地运用。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很多JD和LLB学生会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提前整理整个学期的笔记,最终浓缩成一个几十页的flow chart,然后直接在考场上step by step apply。
Take-home exam,也就是允许带回家完成的考试。根据不同的课程,take-home的时间可能是6小时到72小时不等。
Take-home考试的内容和in-hall比较像,也是以案例分析为主,可能会有一些论述题。
由于时间上比较宽裕,考试过程中的压力会比较低。
但是也恰恰因为take-home时间给的比较多,大家会更加注重答题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往往在这72小时内还是全程绷紧神经舍不得休息。
Paper是压力最小的一种考试方式。一般来说会给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字数也只要求几千字。
但对于想要冲击高分的同学来说,paper并不是最优选。
不同于案例分析,paper注重法律理论研究。如果你的paper没有比较深的法律分析,很难拿到好成绩。
由于paper的考核内容和法律实务存在一些差异,大部分要求提交paper的课程还是会在paper之外要求学生参加in-hall exam(一般in-hall的成绩占总成绩超过百分之50)。
2.JD的考试成绩
等你参加完所有的考试,接下来就是等成绩了。
也许你已经努力复习了一个学期、每天睡五个小时、拒绝了一切无效社交。
但不好意思,这些并不能保证你获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JD学习的困难不仅在于普通法的浩如烟海,还在于它独特的成绩计算方式:拉 curve(港大尤其如此)。
拉curve,简单来说,就是不允许所有人都考得好。
以港大为例,所有法学课程的刚性规定是获得A level(包括A+,A,A-)的学生数量不能超过百分之十。如果超过,任课老师必须向学院写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大部分老师都不会如此麻烦自己)。
因此,想要获得好成绩,你不仅需要保证自己学得好,还要保证自己比别人学得好(卷就行了)。
不仅如此,由于拉curve的文化深入人心,不少老师会更加严格的执行curve的标准。每年都会出现一些课程考试一个A都没有的情况。
在这样的环境下,JD学生的GPA普遍是不高的。如果你在港大GPA达到了3.5(总分4.3),你就有可能冲击一等荣誉学位。
你说你GPA能有3.6?那恭喜你,毕业典礼的学生演讲代表估计就是你了。
3.JD实习的面试笔试
之所以把找实习放在讨论考试的推送里,是因为香港法律实习和你的学术成绩是高度挂钩的。
对大部分香港JD来说,主要的实习机会分别来自事务律师事务所,大律师事务所,和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的实习往往要求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今天我们就不展开讲了。
今天主要讲讲事务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申请,和大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申请。
对有志于在香港国际律所担任事务律师(solicitor)的同学来说,在成为执业律师之前,必须在律所完成两年的traineeship。
而基本上获得traineeship offer的唯一方式,就是先获得这家律所的实习机会(vacation scheme)。
除了少部分国际律所(和一些在港的内地律所),大部分国际律所都要求正式职位的申请者有在该所实习的经历。
从你刚入学的9月份开始,很多国际律所就会开始接受JD1暑期的实习申请,如果你JD1暑期实习顺利,就会直接获得JD毕业后正式工作的offer。
所以JD的社畜之旅,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了。
大部分律所的实习申请会在9月份到第二年2月份开放,而且是rolling-basis,这意味着你需要尽快进行投递。
(每年都有好人整理所有律所的投递时间-自己截的)
进入申请系统后,每个律所都会要求你填写复杂的申请资料,包括个人简历、成绩、成长背景、why Hong Kong、why us等等。
为了保证能得到面试机会,你需要有至少等同于香港二级荣誉学位的成绩(对JD来说,需要GPA3.3;如果你直接用内地本科成绩申请,需要更高的成绩)。
如果你成功被shortlist,往往会经历一轮笔试和数轮面试。
以IPO大所Skadden为例,你需要通过一次中译英笔试、一轮20分钟单人面试、和一轮30分钟4人群面,才能拿到实习offer。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的题目可能会千奇百怪,涉及法律、个人经历、commercial awareness等内容。
所以你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仅要提供一个优秀的成绩,还要花时间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并且阅读一些商业类书籍,保证面试良好发挥。
如果你顺利拿到实习机会,你将会在这家律所实习3到4个星期(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短)。在这期间你必须努力表现,争取到留用机会。
对于想要成为香港出庭大律师(Barrister,就是TVB里经常看到的那种)的同学来说,大律师事务所的正式录用与你的实习并不直接挂钩。
你在JD毕业后可以申请在大律师事务所担任学徒(pupillage),完成12个月的学徒学习之后可以成为执业大律师。
但你也必须有足够的大律师事务所实习经历(mini-pupillage),并且和实习时的大律师师父处好关系,以保证自己毕业后有大律师愿意给你学徒机会。
一般来说,每年寒假和暑假,香港的大律师事务所都会提供实习机会。
相比于事务律师事务所,香港大律师事务所的申请流程比较简单。
你只需要向该大律师事务所的申请委员会或者某个特定大律师提交简历、成绩单、和一份简单的cover letter即可。
但恰恰是这种材料的简单,使你失去了多元化表现自己的可能。
所以,你必须保证你的学术成绩足够亮眼,能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一旦你获得了大律师事务所实习的面试机会,基本上说明你的学术背景已经被认可,这个时候实习offer已经十拿九稳了。
除了少部分大律师事务所,绝大多数大律师事务所的实习面试都很放松,主要就是和面试官聊聊你的兴趣,和为什么想做大律师。
如果你成功获得实习offer,你将在这家大律师事务所实习2到3个星期。
4. 结语
今天简单和大家聊了聊JD的考试和实习申请。
总得来说,JD的考试压力非常大。如果你不喜欢太大的压力,那么你应该谨慎考虑是否攻读JD。
JD实习申请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为了保证有实习机会,大家基本上都会海投。于是每年都会出现有人暑假有三四份实习、有人一份都没有的情况。
当然,如果你喜欢竞争、喜欢法律,那这些挑战对你来说都不算什么。
有关香港事务律师和大律师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职业路径,之后会再和大家具体分享。
那今天就先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