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科学课GPA的“隐形杀手”:实验报告留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失分陷阱!

每年秋季,刚刚进入美高的9年级新生中,总有不少同学在科学课上感到“挫败”——明明作业、小测成绩都挺好的,而实验报告成绩却总是在B+徘徊是怎么回事?

根据我们学生的反映,确实大部分新去到美高的国际生在科学课都会遭遇“实验报告滑铁卢”。——不是学生不认真,而是不懂怎么写,也不清楚实验报告的标准。

而在美高,实验报告不仅是科学课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高达20%-30%),更是老师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核心依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美高科学课的实验报告。

美高科学课的GPA构成

美高的课程体系,通常是一年学一门科学的课程(除非有学生在10/11年级要进行双科学的选课),很多美高固定9年级学的是生物,还有一部分美高9年级是物理,少部分美高9年级有较大的选课弹性,可能是综合科学课程。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科学课,它的GPA构成大概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表现

通常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的积极参与度,占比在5%-10%。

2. 课后作业

占比10%-20%。

3. 小测和单元考

占比20%-40%,单元小测的难度来讲不会很难,只是对学生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考察,也就是注重对知识点的直接考察,所以学生的复习准备也不需要用很长时间。

但是有的美高的单元测验的难度会比较大,例如Emma Willard和Andover,它们的单元测经常会出AP真题,所以这种来讲,即使只是单元小测,也需要学生非常重视。

4. 实验报告和小组project

占比20%-30%,实验报告的分数比重很高,学生如果实验没有完成好,就很有可能成绩直接被拉到B。所以学生在这个部分可以经常找老师进行沟通,找老师进行点拨等等。

5. 期末考

占比在20%-40%,一般老师都会给学生出考纲,学生只要围绕老师给的范围和考纲准备,基本上都不会考得很差。但是期末大考比单元考更难的点在于有非常多分析题,需要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中美实验报告要求的核心差异

很多中国学生到了美高9年级之后会感觉,课后作业、小测都做的还不错,唯独是实验报告写不好。确实,美高对于实验报告的要求突然增加了很多,要求也更加严格。学生可能会有非常多困惑,例如result和discussion有什么区别?

通常从国内去美高的学生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的实验报告的书写,因此对于实验报告的要求和写作方式都不了解;或者依据国内学校的方式来写实验报告,结果美高老师并不满意。这是因为中美高中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就不一样:

美高科学课GPA的“隐形杀手”:实验报告,留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失分陷阱!

美高科学课实验报告的构成

一个标准的科学实验报告,无论是在哪个学科(如生物、物理、化学),都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不仅体现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科学写作与分析能力。

1. Title 题目

题目就是清楚地表达实验的主题或研究的问题。题目要简洁,能一眼看出实验在研究什么;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并且不能是问句:不要用“Does...?”、“How does...?”这种形式。

2. Abstract 摘要

简短总结整个实验的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通常只有一段文字(100-200字),不列出细节。应包括:实验做了什么(目的)、如何做的(方法概要)、得到了什么(关键结果)、说明了什么(主要结论)。

3. Introduction 引言/介绍

介绍实验的科学背景、实验目的、提出问题和假设。比如涉及的科学原理、定义、公式等、你要探究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假设是什么?

4. Materials 材料

详细列出所有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通常以清单形式呈现。包括实验所用器具(如烧杯、试管、显微镜等)、试剂或生物样本,需要特别注明规格/数量(如“10mL HCl (0.1 M)”)。

5. Procedure 步骤/方法

这个部分要记录得越全面越好,让别人能“照着你写的步骤重复一遍实验”。从实验的设置、材料和步骤,到实验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写得越清楚越好,按顺序编号。使用被动语态+过去时来写,切忌使用主观语气词。

6. Results 结果

呈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测量结果等。所有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都会在这个部分充分地展示出来。这里可以包括表格+图表+必要描述。不需要分析数据产生的原因,只展示数据本身。

7. Discussion 讨论

这部分一般情况下要解释实验数据实验数据代表了什么、实验数据是否支持或者是反驳你的假设,用理论知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数据,分析实验的误差来源,实验的limitation和improvement。有的学校会要求写实验的意义,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有哪些重要性。

8. Conclusion 结论

解释实验结果的含义与总结。强调是否支持原先的假设,有时也包括实验的误差分析或改进建议。例如实验发现了什么?结论是否符合预测?有什么可能的误差来源?如果重新做,有哪些改进方法?

9. Reference 参考

把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文献和资料都记录下来,在这里说明你引用了哪些资料来源,可以使用MLA或其他格式(具体的格式要求根据老师)。

10. Appendices 附录

附加信息,不直接放在正文中但对理解实验有帮助。放置大量数据、图表、表格、草图、完整计算步骤、调查问卷等。

那么这就是一篇基本的实验报告所需要具备的10个方面,写实验报告时一定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美高的科学老师非常看重分析思维和表达清晰度。全部写完之后,再检查一遍是否有拼写或语法错误、书写规范等,确保无误。

科学课实验报告怎么拿高分?

美高科学课GPA的“隐形杀手”:实验报告,留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失分陷阱!

机构老师修改的物理实验报告

(部分示例)

美高科学课GPA的“隐形杀手”:实验报告,留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失分陷阱!

修改后拿到满分的物理实验报告

(部分示例)

以上是我们机构老师为美高学生在实验报告上做的指导和指导后的情况,可以看出很多美高学生在书写实验报告时经常会出现逻辑前后不统一、书写表达等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实验报告想拿高分,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 不仅是“写”,而是“像科学家一样写”

美高老师希望看到的不是“复述过程”,而是“科学探究”。你要像真正的研究者一样,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还要能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实验。

2. 逻辑链要完整,每一步都得自洽

很多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写得没问题,但到了数据分析或结论部分就逻辑断裂。实验设计和结论之间必须有清晰的因果联系。比如:实验结果支持了你原先的假设吗?为什么?

3. 分析深度才是得分关键

实验报告不光是“数据表+图”的堆砌,还要解释“为什么会这样?”高分的实验报告通常会涉及科学原理、变量控制的有效性、实验偏差的讨论等内容。举例来说:不只是写“温度升高,反应变快”,还要结合分子动力学、碰撞理论来解释。

4. 科学写作的“格式感”和语言要求高

术语使用要准确、语法要严谨、语气要客观。英文表达不当或结构混乱都会影响评分。比如文字要用过去式,不能有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不能有拼写或语法错误;使用“I think”这些都是扣分点。

5. 评分标准比你想得细致很多

大部分老师会有rubric(评分表),从每个部分的完成度、准确性、分析逻辑、写作规范等多维度打分。所以即使完成了所有部分,如果细节不扎实,分数也上不去。

美高新生一定要注意,在美高,实验报告的分数占比非常高,老师对实验报告的要求也非常高,并且越是顶尖的学校越是这样,不仅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实验报告的写作模式、框架、风格,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如果学生完全不会写或者写的不怎么样,那么到了美高很有可能会影响成绩。

担心美高实验报告不会写?机构“美高科学实验报告课”为你排忧解难!

为帮助刚进入美高的学生尽快适应科学课的学习要求,机构特别推出实验报告写作衔接课程。课程会结合物理和生物中最常见、最容易出现在课堂作业和考试中的实验案例,手把手讲清楚实验报告怎么写、每一部分要注意什么,帮你快速掌握科学写作的关键思维,少走弯路,早早拿高分!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秉承未来教育理念的一土致知学校入学考试是什么?该如何备考?

下一篇

想申请上海三公数学思维决定上限!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