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英国留学既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让人面临着许多选择和不确定性。在牛剑学长老师风采访谈专题中,已经进入英国G5大学学习一段时间的学长老师们将为大家详细讲述自己的名校日常生活。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回忆总结自己申请的重要经验,希望能给正在冲击世界名校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大家好,我是Murphy,目前收到了牛津大学、UCL以及曼彻斯特的物理专业的offer。
你申请了哪些大学及专业方向?
我对物理的兴趣,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学时期。那时候我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尤其喜欢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知识其实都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于是,我开始接触一些物理类的科普读物,并逐渐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因为这份热爱,我希望将来能够从事物理研究相关的工作。
在申请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牛津和剑桥的物理专业设置。牛津设有独立的物理系,而剑桥的物理方向则属于自然科学大类下的一个分支,本科阶段需要同时学习化学、生物等课程。相比之下,我更偏向于牛津这种能让我专注于一门学科的设置,这样我可以将精力更集中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
在选校过程中,机构的导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他不仅为我整理了各个学院不同年份的录取率数据,还陪我一起分析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的情况,帮助我全方位了解牛津各学院的实际情况。
你有什么日常学习经验吗?
中考之后,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并不太适应传统体制内的教育方式。相比文科,我在理科方面更有优势。而国际课程的设置更灵活,允许我聚焦于擅长的学科,这种专注让我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成就感。我的ALevel选课是数学、进阶数学、物理和化学。实际考试中,数学、物理和化学都是A*,进阶数学为预估A*。在语言方面,我的雅思总分为7.5,听力8分,其余三个单项均为7分。
我觉得无论是备考雅思、ALevel,还是准备笔试与面试,做笔记都是基础但重要的一步。我的建议是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整本抄书,而是把重点、难点快速整理清楚,做到自己看得懂、回顾方便就够了。
刷题的目的不是量,而是针对性。我会挑那些自己不太会、模糊不清的题目来做,做完之后还会延伸出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复盘,确保自己真正理解。这个过程非常关键,它帮助我做到举一反三。
我不太习惯提前做严格的学习计划,因为一旦完不成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每天记下自己做了什么、学了什么。这样既能保持自律,也能在回顾中找到调整节奏的方向。
你有什么国际竞赛经验吗?
我参加过BPhO系列、IMC和SMC等竞赛。我认为竞赛确实能成为UCAS文书中的一个亮点,提升你的申请竞争力。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拓宽了我对物理和数学的理解,让我提前接触到许多高阶知识。比如,在准备BPhO竞赛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大量大学阶段的物理内容,涵盖了热力学、引力,甚至部分量子物理知识。这些超纲内容的学习不仅在PAT考试中帮助了我,也让我在牛津面试时更自信、底气更足。
你做过什么拓展科研项目吗?
在拓展学习方面,我参加了一个EPQ项目,并获得了A*的成绩。我的课题是基于热电装置的能量转换与发电机制。通过这个项目,我系统性地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尝试进行了小型实验。
除此之外,我还做过一些小研究。比如,有一次我在一本天文科普书中读到一句话:“如果太阳内部不存在任何粒子间作用力或原子间排斥,太阳将会在30分钟内因引力作用坍缩为一个奇点。”我觉得这个论断非常有意思,于是尝试用微积分和万有引力公式进行推导。最后的计算结果是29.5分钟,与书上的结论几乎完全一致。
你有什么PS撰写经验吗?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PS大体框架。第一段,我从一个生活化的小故事切入,讲述了自己对台球的兴趣如何引发了对物理的好奇。围绕“转动”这个关键词,我提到了自己手搓三线摆,把台球放在其上,通过观察台球的旋转周期计算出它的转动惯量。这个实验也让我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紧密关联。第二段,我顺势承接这个兴趣点,讲述了如何通过自学逐步深入接触更专业的物理内容,比如转动力学、刚体运动、3D打印、传感器读取等知识。
第三段,我展示了自己做的一些小科研项目。比如说,我在科普读物中读到太阳如果没有内部压力,会在30分钟内坍缩为一个奇点,于是用微积分和牛顿引力公式进行了推导,算出的时间是29.5分钟。这个过程体现了我对物理问题的思辨能力与动手能力。第四段,我重点介绍了我的EPQ项目,讲的是基于热电装置的能量转化与发电实验,这也是我申请材料中的一个亮点。接下来一段,我重点介绍了我的EPQ项目,讲的是基于热电装置的能量转化与发电实验,这也是我申请材料中的一个亮点。最后,我表达了对未来在物理方向继续深造的期待。
在准备申请材料的时候,我觉得物理专业的PS中比较有价值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自己以前学习的经历,比如读过的一些专业书籍。此外,也可以写了一些自己做过的实验。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自然科学,写一些具体的实验过程和思考,可以让文书内容更具体,也更生动真实。
机构的导师全程辅导了我这篇PS的写作。前期我们一起从我整理出来的素材中确定了哪些内容可以写,确定了开头的小故事和后面要呈现的科研项目,也商量了整体的结构。之后,机构的老师帮我修改了文书中一些不够严谨的表述,又安排外教老师帮我做语法上的润色,确保最后定稿的版本整体比较完整、没有语言错误。
你有什么牛津笔试备考经验吗?
首先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查询了大量的视频资料,这些视频可以从各个视频网站上获取。我通过边学习边刷题的方式提高了自己的做题效率,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我不会的问题。
在刷题方面,我建议不仅要刷往年的笔试题目,还要刷一些其他笔试和竞赛的题目。一门笔试的题量非常有限,只有几十套题目,如果只刷这些,很快就会做完,后期就缺乏练习素材。
关于笔试临场时的挑战,印象最深的是今年笔试形式的改革。往年都是纸笔考试,与A Level考试的形式完全一致。但今年突然改成了电脑考试,并且全是选择题。这种转变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有一定要求,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考试方式。
在准备笔试的过程中,机构的导师为我提供了大量备考资料。我刷了很多包括ESAT、ENGAA、NSAA笔试以及其他竞赛的题目。虽然ESAT是今年新推出的考试,但其他相关的竞赛和加试题,机构的导师都整理并提供给我了。这些题目在我的备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面试中你有什么难忘的事?
我的牛津大学面试进行了三场,前两场是我的第一学院的面试,最后一场是我第二学院的面试。两场面试时间都原本安排为30分钟,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授在第一场面试中延长了时间,问了我更多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教授可能更愿意与我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虽然在面试过程中,有一道Additional Question我第一次回答错了,但教授给了我一个引导,我就换了一个思路重新作答,最终答对了这道题。我觉得这个过程不会成为扣分项,反而体现出我能够在指导下快速调整思路,也让我对这次面试印象非常深刻。
在整个面试准备过程中,机构的导师为我提供了全程辅导。他为我安排了多次模拟面试,让我在正式面试中基本不会紧张,能够更轻松从容地应对问题。如果没有这些准备,我在正式面试中可能会出现紧张的情况。此外,机构的导师也帮助我解决了很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并且指导我如何在面试中更准确、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拿到OFFER时你在做什么?
我记得是在下午五点左右收到牛津的offer。在那之前临近放榜的时间我确实有些紧张,为了缓解情绪,我就听了会儿音乐让自己放松一下。如果说面试完立刻就收到 offer,可能我会非常激动,但这一个月已经让我慢慢平复下来。这段时间我做了很多心理建设,所以当我正式看到offer 的那一刻,我其实是比较轻松的,没有特别激动。
在申请季中你最想感谢谁?
首先我想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在心理上一直支持我,也在整个升学规划中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其次,我要感谢在申请过程中帮助我的专业老师,他们帮我解答了很多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这对我的笔试和面试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同时我也想特别感谢机构的老师们,他们在整个申请季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支持。我也希望未来机构可以继续培养出更多像我一样顺利进入理想院校的同学,让更多优秀的学生有机会进入英国的顶尖大学深造。
你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什么?
建议学弟学妹们可以多去读一些物理相关的专业书籍,而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学校的教材当然要掌握好,但更重要的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册这样的专业书籍。这类书籍不属于科普类,而是偏专业化的学习材料,能够帮助你提前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强度和深度,也会对笔试和面试有更好的准备。同时,这种学习经历也能为你的文书提供更多有分量的素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