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森斯Parsons设计学院文书命题解析及答题思路分析

继罗德岛设计学院今年首次取消RISD Assignment命题创作要求后,美国本科艺术留学申请另一热门院校——Parsons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申请程序也发生了少许变动,不过,帕森斯并未在作品集方面作出调整,但多年未变的补充文书要求,却悄悄有所改变。

通常,同学们在申请美国本科艺术院校时,会准备一篇适用于全部院校申请的主文书,同时不同院校会给到各自的补充文书要求,这一点与综合大学申请一致;与部分顶尖综合大学烧脑的补充文书要求不同(如芝加哥大学),艺术院校的补充文书十分常规,以why school为主,帕森斯设计学院即是如此,多年来都是希望通过补充文书看到申请人“为什么要申请帕森斯”的具体理由。

而在今年,帕森斯在申请系统中更新了补充文书的要求,将一篇why school essay换为了以下两篇必答小essay:

1. If you could choose a social issue to impact or change, what would you choose? When addressing this prompt, imagine how your studies and experiences at The New School could help you affect change. *

如果你能影响或改变某个社会题,你会选哪个?回答此问题时,请联想你在帕森斯的学术学习与经历体验将如何帮助你?(200-400字)

2. What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New School’s academic programs or community drew you to apply? Please pay 机构icular attention within your essay to college, program, and/or campus to which you have applied. *

帕森斯学术项目或学校社区/社群的具体哪些方面吸引了你?请在essay中具体联系到你所申请的学院、课程项目以及/或者校区。(200-400字)

分析:

帕森斯此次补充文书的两个新命题,与原来常规、无限制的“why school”题目有共性,也有区别,或者说侧重。

虽然表面上帕森斯把一篇文书变成了两篇,但事实上,两个题目的本质仍然是“why school”,只是学校通过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对“why school”类文书更为具体的要求。以往机构的同学们来询问关于why school类补充文书的意见时,我们的建议也经常是具体,具体,再具体,关联自身。帕森斯能为你提供什么,你的愿景如何通过帕森斯达成?

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第二个命题看作是原本回答“为何要申请帕森斯”时的重要部分之一:

帕森斯有怎样的课程设置,将如何帮助到你?

校园氛围及社群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你与帕森斯之间有过什么样的连接(比如认识帕森斯的校友、参加过短期线上/线下课程等等)以及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如果没有联系也无妨,仍然可以探索具体的点阐述主观想法)校园的地理位置和带有独特地理优势的学校又将如何帮助到你?

以上这些问题,即使今年的题目不变,延续往年的“why school”,申请人仍然应该选择自己最有感触、与自我关联最大的一点或几点详细阐述,没有学校会希望听到通篇假大空的“贵校久负盛名,贵校是美国艺术设计领域最为著名的学校”,试想,如果你是帕森斯的招生官,你不知道自己名气大吗?

所以,在命题二的回答中,要体现你对所要申请的学校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关联自身情况,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去申请。

我们建议同学们首先可以从官网公开的页面中获得最直接、可信的信息,尤其是关于课程设置,作为申请人,对于你第一年和后续三年将会修到怎样的课程可以先有个大概的了解,尝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细节课程设置,并且关联到自己的学术兴趣,这会是最直接、简单、有效的角度。

此外,学校也提到了campus,帕森斯除了纽约校区以外,还设有海外巴黎分校区,不同的location也会产生不同的大学体验,如果你特别向往某个城市,也可以关联到location的优势,但重点还得回归身处这个城市的学校本身。

 Design for the Change  希望申请人  更关注社会变革 

命题一,其实也是我们建议“why school”类文书本应包含的部分,即学校将如何帮助你实现你的特定愿景或目标?只是在这次新命题中,帕森斯将侧重点引到了社会议题、社会问题,而原来其实申请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可见,Parsons更希望申请人在材料中体现对社会问题、议题的关注,思考的角度更有社会性,而非完全从个人角度出发。顶尖艺术名校,不分国家地区,近年来愈发强调“Design for the Change”,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艺术类名校的硕士都开设了诸如“社会创新设计”、“社会变革设计”、“可持续性设计”等关注社会议题的专业,从本科到硕士,用设计解决问题、用设计产生社会影响力、用艺术设计发声,也是艺术学校始终不变的追求。

同学们也不用担心这个部分是否需要特别“高大上”,我们可以分成两步走。

第一步,选择你希望产生影响力或改变的具体社会议题。同学们可以回顾你的作品集中,是否有项目其实已经与某个社会问题有关?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你可以重新思考,观察周围哪些社会议题令你最有感触?令你最有热情或动力去解决、去改变?它与你自身有什么关联?我们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言之有物,与自身有关联最重要。

第二步,学校最终的落点,仍然是回归到why school,即,Parsons的学术体验与四年的经历,将如何帮助你实现这个改变或产生影响?那么这里,我们仍然要回到具体的课程、学术氛围、学术体验等等细节去与你的目标产生联系,体现合理的因果关联,避免泛泛而谈。

 Ending 

可以说,Parsons的这次补充文书命题更新,并没有改变“why school”类essay的本质,只是提出了更为细节、具体的回答要求(本来也该如此回答),想必招生官也是苦“泛泛而谈”久矣?

当然,在命题一中将why school与对社会议题的关注结合,显然对申请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学们在尽情表达自我、表现个人identity、告诉学校“你是谁”的时候,也别忘记走出去,多多关注身边的人,周围的事,关心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尤其是,你可以为此做什么。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爱德思公布2022年夏季A-level大考分数线!

下一篇

2022年IG整体分数线比去年高了?深度分析IG考试变化趋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