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SPS学院是否影响就业?

对于准备留学的同学们来说,优先选专业还是选院校排名一直都是大家比较纠结的问题。

那么什么情况下适合选专业?什么情况下适合选院校?分别都适合哪类学生?另外,SPS这种学院是否影响就业?

毕竟除了哈耶普斯这类最顶尖的名校之外,其他学校都是各有特色,很难做到鱼和熊掌兼得。今天机构就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困惑啦!快来记重点!

一、所属院校?极其不重要!

在充分竞争下,学校(指大学排名和知名度)、专业(指专业的热门主流程度,是否利于就业,专业是不是对应中国人价值体系里的好工作)、申请难度门槛(指对本科成绩、标化考试、笔面试、文书、运气维度的要求),这三者是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性视具体的行业岗位和孩子发展的需求而定。

深度分析:专业VS学校VS所属学院,鱼和熊掌怎么选?

与这个留学申请的不可能三角非常类似的,是买房置业的不可能三角:地段、面积、预算。尽管有人说,买房最重要的就是地段/地段/地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仍然不得不考虑面积这个最重要的居住属性,地段再好面积不够住还是不行的。学校与专业的取舍,也有这层逻辑在。

深度分析:专业VS学校VS所属学院,鱼和熊掌怎么选?

其实就业也有一个不可能三角,那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深度分析:专业VS学校VS所属学院,鱼和熊掌怎么选?

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所属学院非常不重要,不够格成为三角中的一角。

哥大SPS学院、NYU的SPS学院、波士顿大学的MET学院诸如这类学院,总有申请人及其家长对其有偏见,认为类似于国内的三本独立学院,就业受到区别对待。

其实,这类学院,他们建院和开设专业项目,并不是基于学科基于科研基础的,而是基于当下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topics),即topic-oriented。这个学院更多的承担着教育培训的作用,为因职业发展需要(充电、转行)的人士提供教育课程。因此,这个学院的教学人员,或从独立招聘,或从其他学院兼用,或聘请社会在职人士。为了照顾在职人员学习,往往在工作日晚上和双休日白天上课。课程内容重实践和应用,而轻理论,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商学院很像。

不管怎样,SPS都是和其他学院平级的二级学院,发出的学位都是各个大学正规的学位文凭。

举例一个非常难申请的专业:UCL的MSc in Banking and Digital Finance。它归属于世界前10名校UCL,专业内容是正宗的金融,申请难度极高(录取率是UCL最低的几个专业之一)。然而,它归属于UCL的土木工程系。对此你是否一脸困惑呢?金融和土木工程八竿子也打不着啊!那如果你有这个Offer,并且没有更好的选择,你会因为它所在的院系而不去吗?

深度分析:专业VS学校VS所属学院,鱼和熊掌怎么选?

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企业是不介意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关心!若要具体执行,有实操性吗?有一个客观的学院排名吗?大学一般不会关闭,世界大学排名也无非是每年有些许变化;而学院的更迭、合并、更名等都是很常见的。院系和专业的排名是很混乱的,没有一个权威的排名。企业并没有时间精力去研究。他们的目标是创造利润,用股东给的资本金去最大化ROE,这是企业的使命。企业去研究这些学院,不具备可操作性,把时间精力花在研究这么微观层面的学院区别,投入产出比是很低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归属什么学院有时候只是大学行政管理的一种选择,完全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次要矛盾。

二、王牌专业VS名校光环?

相信这是很多准留学家庭的一大困惑,有人觉得应当学校优先,知名度更高的学校拥有更好的资源;也有人认为专业更重要,更优质的专业教育意味着能培养更强的能力……

从客观上来讲,其实《The Economist》曾做过一个关于美国大学选择与回报的调查研究。最终数据表明:从未来的收入水平看,“学什么专业”,可能比“在哪里学”更重要。当然,两种说法都没问题,想要确定这一问题,其实还得从自己的着重点入手。

01、专业优先

学习有动力,更容易取得成绩

兴趣与特长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清楚自己的兴趣或特长,那么选择一个自己愿意去努力的专业,并为将来的人生事业做打算,无疑会更容易取得成就。在学习中也会拥有快乐的心态,更容易出成果。

不走弯路,职业发展更加顺畅

选好专业是求职的最好优势,如果专业完全不符合你要求,进了名校也没用。学校在一定意义上说,只会陪伴你几年时间,而专业则事关未来,职业将伴随你一辈子。

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乐趣

如果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没有兴趣,或者做起来不顺手,当然生活的质量也就降低了。跟随自己的心,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专业,开启一段美好的人生。

专业没你想象的那么不重要,要具体岗位具体分析

在服务业,特别是商业世界,很多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并不来自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而是靠职场的快速学习和持续积累。比如投行业务(这里指狭义的投行,做股市和债市一级市场上市融资辅导的业务)、金融行业机构销售、战略咨询与管理咨询。这类行业岗位,更看重应聘候选人底层的可迁移能力(Transferrable Skills),特别是快速学习的能力(我不在乎你现在会什么,我在乎你能立即学会什么)和能说会道的高情商(做业务的天赋)

不看重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如果自身有这方面的特质,也有这样的职业目标,那么学校里学的专业的重要性就比较低了。所以,若你笃信“学校重要而专业不重要”,你也要明白这背后暗含的假设什么?不是对你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没有要求,而是恰恰要求更高,要求能出众的可迁移能力(智商/情商/逆商:快速学习、沟通与口才、多任务、抗压)!

而很多理工科领域,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比如,你想成为一名算法工程师或数据科学家,那你就该坚持学习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这类专业,也可以打打擦边球学习计算科学与工程、计算数学、运筹学等,在坚持这类专业的前提下才是选择尽可能好的大学。

可能遇到的问题

部分专业性强的学校名气不大、规模较小,像这类普通学校在硬件设施、学校文化等方面,跟名校依旧有所差距。毕业后也会遇到类似于这样的情况:专业等同的情况下,因为不是名校出身被拒之门外。

02、学校优先

● 名校光环加身,收获更多机会和自信 

首先,越是名校,越是录取率低、申请难度大、同时排名还高。申到名校本身就是对自己能力和努力的一种认可,是一种阶段性的成功,能够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信。同时,上名校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在第一印象获得别人的尊重。在别人看来,能上名校的人是一个厉害的人,不管孩子未来找工作还是在获得身边亲朋好友的认可上,都会更有利,给孩子带来更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尝到了这种努力就会有“尊重”和“回报”的甜头之后,会变得更认可自己、更有自信和乐观精神,这样的品质一旦形成,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 名校资源多,让你开阔眼界 

越是名校,往往财务状况就越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就能帮你吸引到更多的资源。

首先最重要的教授和助教,越是名校,越容易吸引到顶级的教授、学者和助教;其次,学校有更多的钱去置办更好的教室环境、实验条件、教学辅助设施等等;再次,越是名校,它的图书馆往往越多、藏书也越好

比如耶鲁大学,校园不大,却有大大小小20多个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1270万册,而且耶鲁大学的图书馆里面还有很多世人难以窥见的孤本和珍本,这些都是无价之宝。最后,非常重要的一点,越是好学校,越是有更多的课程可供你选择。像是学生人数并不多的哈佛,给学生开出了6000门课, 这是很多其他学校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更不用说平时几乎不可能看见的各种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抢着来你的学校办演讲,跟你充分讨论该专业领域的知识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

这些都是好学校能够给你的无尽的财富,它们将从各个方面浸润你的思想和灵魂,让你大学这几年飞速成长,整个人的气质和气度焕然一新,这都是好学校能给你的。

● 名校校友更优质 

美国的高等教育,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文化就是校友文化。几乎每个大学都有一个校友关系网。校友之间联系紧密,并且大多学长学姐会照顾后面的学弟学妹。

而越是名校,身边的校友往往越优质。以就业来说,就像华尔街被哥大和纽大学子占领,硅谷被斯坦福、UCB、UT-Austin和CMU等学子占领一样,一般越是名校,就越是容易去到更好的公司。而如果你是这些公司员工的校友或者学弟学妹,则更容易被这些公司录取。

一是你的学长学姐已经在这些好公司里面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愿意录取这些学校的学生;二是越好的学校越有学校荣誉感,校友愿意互帮互助,觉得你是“自己人”,更愿意推荐你。

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的的确确大部分是在工作中用不上的。哪怕是工作岗位和专业直接对口,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学校里学的只是过时的基础知识,在很多岗位并不必需。

大学生真的多,留学生也真的多。企业的招聘经不起这么海选(难道业务不做了都停下来筛选应届生?这不是本末倒置么),故往往会选择用世界大学排名先筛走一些排名较差的大学的毕业生,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升行政效率。

但是,这种卡学校出身卡的并没有那么苛刻!并不会非要卡个世界前20甚至世界前10。一般来说,宽松一些的企业会卡世界前200;严格一些的会卡世界前100;比较牛气的会卡前50,少数企业会划定世界前30。这里说的世界排名主要参考QS,也有使用Times,也有综合多个世界大学排名形成自身的一个名单的(比如网上流传的某头部券商的校招学校名单)。

综上,建议综合背景优秀的申请人,守住QS50这条线;综合背景一般的申请人守住QS100这条线;所有打算出国读书的申请人,尽量守住QS200这条线。入围了各个排名线,就建议去考虑下具体专业了。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成绩不突出的同学为了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往往可能被迫调剂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甚至偏门的专业,那么在未来的学习中将会面临很多困难。工作后也可能因为进入不适合自己的行业,而感到无限的压力和痛苦。

三、就业角度考虑,如何分析利弊?

多样需求

所有工作岗位都是有用人要求的,企业招聘都很慎重,大领导在公司运营方面不一定会关注一些细节,但是遇上招聘员工,他往往会参加一次终面。毕竟,招一个人进来,企业是要付人工作和奖金的,人力成本不低

而这个用人要求,或机械无情地体现在学校出身上,或严苛地体现在专业背景上,或隐性体现在个人能力上,但根本上还是为了筛选出可以为企业创作价值的人才。

于是,我们看到了下面这些选人标准:

1. 几乎不看专业,注重人底层的可迁移能力,筛选学校出身:战略与管理咨询、投行业务;

2. 重点关注专业技能:技术研发类岗位(IT开发、数据科学、芯片集成电路);

3. 所需专业和所在行业不对应:金融行业投研人员(偏好其所研究的行业的专业背景);

4. 看学校更看专业:金融行业的投资交易类业务及对应的中台风控(偏好金融工程专业背景,也考虑对岗位有兴趣有自我学习钻研的理工科背景候选人);

你看,是不是不同的行业岗位对学校专业的要求偏好是不一样的呢?

选择关键

关键是什么?是你有没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想法?你有没有一个职业目标?这个目标,不应该是很空洞很人云亦云的。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十有八九是:未来想从事投行/券商/咨询/互联网的工作。这样的话,一看就是没有想法没有规划的人说的话。

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你做很多选择就会很坦然,哪怕专业没有对口,你也能笃信通过实习通过自学能够水到渠成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没有明确的目标,拿到的只是一张名校文凭,这样的人太多了

所以,请好好想清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选择学校而牺牲专业,选择专业而牺牲学校,都是有道理的,各自适用于特定的职业目标。关键就是你得有这么一个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绝不是泛泛的:投行/券商/咨询/互联网。

其实,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专不到哪里去。如果将来要做专业工作,例如医生、律师、科学家、工程师等,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要有硕士和博士学位。

但高端就业,一定是持续终身学习专业知识的,业务打法一定是不断演进迭代的,不可能指望本科加硕士的这五六年能管够你30多年的职业生涯,那可能得是小学和中学的老师才行。如果你有很明确的技术性行业/岗位职业目标,那专业至少和学校同样重要,请坚持专业!

不过,在一些大类专业学科中,不建议你执著于某个特别具体的专业,这种过度看重专业的极端是不可以走的。比如,某学生想要从事数据方向的工作,执著于申请Data Science这个专业,非得叫这个名字的专业才行。但实际上,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统计学、运筹学、计算科学与工程(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些专业都是高度相关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选择读哪个专业,只不过是决定了哪些专业知识在大学里学,而剩下的其他方向的知识其实都需要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学。所以,如果你认定了这类技术性的职业岗位,哪部分在学校通过学位课程学,哪部分日后到职场里学,这很重要吗?这就不重要了,这时候在做选择的时候就该要兼顾学校了。

每个人的留学目的不同,选择的答案自然也因人而异。不管是学校还是专业,都应该以适合自己为出发点。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国大学高含金量的跨校双学位项目六:文理学院3+2联合项目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