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是应该精读还是泛读?
如果想让孩子精读,家长需要怎么做?
如果不精读,有些单词都不会就跳过去了,是不是浪费了这本书?
相信上面的问题也是很多家长心里的疑惑。有的孩子一晚上能刷5-10本分级绘本,也有的线上课程恨不得每一页都要拓展,一小时才讲完一本书。 不同的情况遇到得多了,难免让家长心生疑惑,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阅读方式呢?
今天机构就和大家就精读还是泛读的问题好好唠叨唠叨,争取今天的文章看完,能够解决大家的疑虑。首先必须要说在前面的是,精读和泛读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就像是骨骼和肌肉的关系,精读是学习的骨架,泛读是骨骼上的肌肉。光有骨架和光有肌肉都是不够的,只有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才能既有力量又丰满。 所以不论是一晚上刷了5-10本,还是一晚上只读了一本,都是阅读的一种方式,没有对错之分。在孩子刚开始阅读启蒙阶段,家长的关注点一定不要在希望孩子逐字逐句理解每一个词上,而是要在如何让孩子觉得阅读这件事情是有趣的上。
如果每读一个词都纠正发音、解释词义,那么如此死板的阅读方式,必然会消磨掉孩子的阅读兴趣,后面再想建立起来,就要花费更多的功夫了。 家长可以通过泛读,引起孩子对书籍的关注和兴趣,愿意和家长一起探索书中的内容,逐渐在亲子共读过程中自然而然“习得”。
随着孩子有了一定量泛读的积累,通过书籍增加了很多知识的积累和了解,这时候在孩子理解力提升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精读,孩子对于书籍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入。除了考虑到孩子的阅读阶段,还需要考虑孩子的个人特点,以及家长的英语能力。
有的孩子喜欢读新鲜的书,读过的书就觉得没意思;有的孩子反反复复就喜欢固定的那几本,书都快翻烂了还是爱不释手;有的孩子读完一本书,很多信息就记在了脑子里,可以复述个七七八八;有的孩子读了好像没读一样,读完后大部分信息都忘记了。
找到自己家孩子的特点,我们再来看如何选择精读还是泛读,才更加有针对性。喜欢探索新鲜书籍的孩子,家长可以更多的给孩子提供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书籍让孩子进行泛读,在过程中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到最感兴趣的主题后,可以在这个主题下深挖进行精读,进一步启发孩子的观察和思考。
喜欢一本书反复来看的孩子,家长可以就这本书的内容,尽量通过精读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包括: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联系上下文,对故事情节发展进行推测;
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
分析人物特点;
概括/复述文章的内容。
在精读过程中让孩子“习得”。当然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上述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对其他话题的兴趣和关注度,借此增加泛读的机会。不同英语程度的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在孩子阅读过程中增加一些提问、互动和知识补充。
家长如果做不到陪孩子精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专业的事可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老师能够完成带孩子精读的任务,但却代替不了家长在家里每天花时间陪伴孩子泛读。
所以,爸爸妈妈不需要太过焦虑,因为你的情绪会让孩子捕捉到,反而会影响到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那这样可就得不偿失啦。
如果爸爸妈妈英语还不错,想要带着孩子精读,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呢?爸爸妈妈不要认为孩子的书籍简单,顺手拿过来就开始带着孩子了解了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型,这样就算是精读了哦。想要真正意义上带着孩子精读,家长也是需要“备课”的。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之前,要先提前阅读一遍书籍,了解书籍的图画信息和文字信息,建立对故事的整体理解,并对书籍内容的不同阶段,进行引导问题的设计。
从书籍的封面开始,家长就可以对孩子进行引导了。 比如:让孩子通过封面的图画和书名,推测这本书讲述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信息。如果是比较经典的书籍和作者,封面上可能就已经蕴含了非常多可以拓展的信息,这方面爸爸妈妈也是要提前做好功课的。
进入到书籍的主体内容后,遇到孩子不认识的词汇,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孩子通过图片信息或者上下文,进行推测。能力再高一点的家长,可以通过词根、词缀帮助孩子拓展词汇量。
随着故事的推进,家长可以就情节和孩子展开适当的引导和讨论,引发孩子的思考。 设计问题时,不要总是问封闭性问题,孩子只需要回答Yes或No就结束了对话。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但需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切入的时间点,切忌为了问而问,导致不断打断孩子的阅读思路,反而适得其反。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要求孩子精读是因为精读完一本书,家长能很容易知道孩子学会了几个单词,掌握了几个句型。而泛读总是让家长心里没底,不知道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到了什么。
但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爸爸妈妈也已经了解,通过泛读扩展孩子的阅读广度,通过精读延伸孩子的阅读深度,精读与泛读缺一不可。
阅读没有统一的范式套用每一个孩子,真正好的阅读永远是建立在观察孩子、对孩子真正了解的基础上的。 任何阅读的内容、形式、方法都是为了孩子服务。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成为终身阅读者,才是我们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