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月的工作注意事项

申请季总体来说分成三个月份,ED/EA月UC月和最后一个月RD月。因为申请批次的不同,每个申请月都有不同的忙碌重点:第一个ED月因为是学生们第一次编辑和组合申请材料,而且大多都要第一次为梦校发起冲击,所以ED月是带着一丝迷茫,一丝紧张,又有一丝激动的心情完成的;UC月通常是一个可以稍作喘息的中场,尽管面对完全不同的申请系统,但是因为有了ED/EA的基础素材,不带绑定性质的UC申请能让大家在比较平稳的状态中完成;转眼就到了最后一个申请月,RD月则是在心跳加速中砥砺前行,随着月中的到来,屏息,开启ED结果,然后,有大概20-30%的幸运儿可以长舒一口气成功ED上岸,而剩余的70%努力过却与梦校失之交臂的人则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呼吸,重新回到申请的赛道上来,期待春暖花开的时候,登陆梦想地。

申请季对于我来说,就像这样一场驯服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经历,而每一年我都重新经历一次。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鲸鱼的呼吸?因为鲸鱼没有进化出腮,所以鲸鱼每一次出水换气,都成了一次冒险。“当鲸鱼沉入深海寻找食物或者避敌时,它们的肺部被海水压缩,呼吸道关闭,身体进入节能模式。这时的鲸鱼,如同我们人类在跑步时屏住呼吸,只是它们这口气可以憋上一两个小时。

然后,在氧气彻底耗尽之前,它们必须浮出水面,开启一次深呼吸。这一刻,鲸鱼的呼吸道重新打开,大量二氧化碳喷出,同时吸入了巨量的新鲜空气,肺部重新充满氧气。在这个过程中,鲸鱼仿佛得到了重生。“

这就是我每年申请季的感觉,当每年的10月份来临,我和学生们就会开启“鲸鱼呼吸”模式,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我们把呼吸放缓,屏住呼吸在申请的海洋里“捕猎”和“避敌“,直到完成了任务,跃上海面重新大口呼吸,为下一次人生的下潜做好准备。

RD月的情绪是复杂的,因为冷冰的数据告诉我们,上岸的人是少数,绝大部分人是需要继续战斗的。因此,RD月的工作状态是注定和ED月和UC月是不一样的。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RD月的工作注意事项

01、RD的工作不是从ED放榜之后才启动的

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的确每一年都有很多人过不好这个RD月。在看到ED被拒之后才不得不启动RD申请,从定选校开始到完成申请文书,在最后两周做极限冲刺。让我们代入到一个12月15日刚刚被ED拒的学生的场景里,首先他需要平复心情,这个时间有一些人是五分钟,有些人是两天,有些人可能更久。所以,大家应该RD月开始之前在一个理智的状态中先明确RD选校名单

其次,RD的文书初稿应该在12月初就全部完成,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文书修改交替完成,这样才能保证在最后的2-3周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精修和打磨。的确,RD的文书有一部分是可以recycle ED和UC的材料的,但是RD没有大家想的如此轻松,尤其是涉及到问及why school的部分。

最后,关于RD文书写作,我给大家一个建议,我也是这么要求学生的: 因为RD申请通常很多,而且RD的截止日期从1月1日到2月1日都有,所以一个帮助大家更好的看到自己申请系统的方式是把所有要申请的RD文书放到一个word文档里,在每一个学校的文书后标清楚题目、字数要求、学校申请截止时间

这个文档做好之后,开始逐一审题,思考文书题目是否可以recycle之前的文书,什么题目是没有素材需要重新思考的。对整个RD工作量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样方便大家后面把任务拆分,按时按量完成工作。提醒,我会建议学生先完成ED2的申请,因为这个是最重要的申请;其次,把学校按照文书难度从难到易排序,逐一完成

02、RD申请数量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

到底RD要申请多少所学校,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因人而异的答案。通常来说,越顶尖的学生,更愿意在RD阶段申请更多的学校,称之为“广撒网“,他们申请的学校多半集中在对于顶尖学校的冲刺,因为保底学校在前面两个批次种基本申请完了。

而中段学生,要申请的学校会少一些,因为可以选的空间相对较少,在RD阶段需要完成冲刺、匹配和保底三种档次的学校,对于中段学生来说,RD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底保住同时选择合适自己的ED2选校进行冲击。其次,在多国混申兴起的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看到ED录取形势之后,在RD阶段突然增加美国之外的国家进行申请,这无疑也会给申请工作带来压力,尤其是本身就不熟悉的多国混申。

不管是头部学生和中段学生,我都强烈建议大家量力而行申请的越多不代表能录取的就越多,往往因为工作压力导致不能把RD的材料做好,反而得不偿失。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Commonapp系统申请学校的数量是有限制的,一共是20所。如果真的还需要申请20所+,唯一的办法是,查询是否还提供自己独立申请系统的学校,这样可以不占用common的名额。但还是啰嗦一句:量力而行。

03、对于顶尖学生来说,RD工作的最大挑战是school research

我刚刚提到,头部学生的RD选校会有一半放在顶尖学校的广撒网中,这些学校和排名较低的学校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是几乎每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个why school的问题。越是顶尖的学校,越是需要从学生-学校匹配这个角度筛选学生。不然,为什么每年有这么多大神,不能在RD里做offer收割机呢?如果单看能力,拼到最后的大神们各个都很厉害,怎么在RD录取前二十的学校还是个位数呢?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匹配

所以,顶尖学生们在RD申请中最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前三十学校的完全了解从学校的vibe、强势学科、研究资源、录取偏好、申请文书方方面面提前做好了解;需要预约面试的提前预约,需要到社交媒体上进行联系校友的,提前准备。在RD的苦海中,能够让你突围而出的,不是你那比10%的学生多1分的托福,而是让招生官看到你对于学校的了解和学校的匹配,是否给学校的多元化添砖加瓦。

04、是否要ED2,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众所周知,ED2可选的学校非常少。前十里有约翰霍普金斯,前二十里有芝加哥、范德堡,前三十里有卡耐基梅隆、埃默里、华大圣路易斯,前四十里有纽约大学、波士顿学院、塔夫茨。当然,如果大家看文理学院,那可以ED2的学校就非常多了。

关于是否要ED2,这是比要ED1什么学校难很多的问题。有几个原因:

1. 对于顶尖学生来说,排名高的可以ED2的学校实在太少,排名调整了之后就更少了,可能还出现强势专业并不匹配的困境,比如CS的大神就很难下定决心ED2霍普金斯或芝加哥,更希望被UCB录取。

2. 有一些学校的ED2录取甚至比RD还难,比如卡梅,卡梅是这三四年才开放了ED2的,学生在参加info session里明确听到招生官表示,学校的ED并不会有额外的优势。我们从录取数据上也发现,每年卡梅RD在南京地区可以录取10+名,往年还会出现20+,而ED2可能1-2名。所以可以理解为,可以被卡梅录取的学生,放到ED1和2还是RD,都会别录;如果在RD不能录,那ED也不能录。当然,卡梅还是有很多真爱粉的,真爱粉还是建议ED的。

3. 每年ED2都会有大量学生转轨文理学院,这个决定其实不是很轻易能做。尤其是前期对文理学院并不完全了解的学生和家长,在如何选择文理学院上就感到困惑不已。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在12月上旬就要充分做完school research,尽早决定。否则,真的被ED2文理学院录取了,等到次年9月份拖着个大行李箱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但是四处无人的文理学院中,四顾茫然。

我的建议:

1.如果是AP体系中GPA非常优秀的学生,对于UC录取非常有把握的学生,在没有合适ED2的情况下,可以放弃ED2

2.普高体系和其他国际班体系GPA非常优秀的学生,建议选择前二十的合适的ED2

3.中段学生,可以转轨文理ED2,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大U ED2,但无需硬选,保底要做好。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RD月的工作注意事项
下一篇

招生官在哪些环节使用了AI?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