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同学北美夏校选择的思路建议

高中阶段的同学们该怎样选择北美夏校呢?这个问题是我们在咨询和申请中家长和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与小学、初中阶段的同学参加夏校不同,高中阶段的同学们参加北美夏令营,往往给我们的感觉是既想明确获得些什么,而又说不出来想明确获得什么的。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北美针对高中生的夏校其实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高中生们“认识自我”。比如,哈弗、宾大、布朗等针对高中生的夏校项目在录取时,一大半的工作实在说明申请者的兴趣、性格、品格等个性化信息。

我们曾经为一个高中生做过夏校咨询,他参加国际数学竞赛考试得了很高分数,但是他说他不想选择理科类的夏校课程,想选择人文类的课程,因为他觉得将来要有人文素养才能成为大学问家;而学生的母亲坚持让孩子报名知名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她的理由是夏校课程的选择就是让孩子提前接触大学专业。两个人争论不休。

从以上这个极端的例子,反而提示我们,高中生选择夏校,其实正是一个“发现自我”的黄金机会。我们多年的夏校咨询经验也确实说明,高中生对于夏校的经历珍不珍惜、满不满意,其实往往在去之前就已经定了大半了。

那么,我们为高中生提供夏校咨询的时候,就特别重视让学生“发现自我”。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发现自我”不是“天马行空般的随意选择”,而应该是一种有逻辑性的选择过程。 在总结高中生夏校选择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曾经提出一个思路模型,简称“P-I-C”模型,仅供大家参考:

关于高中同学北美夏校选择的思路建议

P:代表Personify,意味着夏校选择必须以学生本人的客观基础、特点为出发点,必须充分体现学生本人的主观意愿、兴趣方向。选择夏校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独立地思考的过程。

I:代表big Idea,意味着夏校的选择过程要对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甚至是职业选择要有较强关联。因为高中同学的夏校选择多是在大学提供的针对高中生的项目,所以可以提示学生,应该把夏校的选择和自己的专业兴趣结合起来,和自己的人生理想结合起来。

C:代表Convergence,意味着夏校的选择是一个双方意见融合的过程。家长也应该主动地提出自己的选择意见。学生和家长两个方面的意见的综合,再辅以咨询人员的技术性建议,就能较好地体现出这种关联性。

从我们的高中生夏令营服务案例总结,凡是能够在夏校选择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充分体现出学术方向倾向性的选择,往往都能收到好的效果。举一个在2019年的例子,有个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大学夏校时和家长产生了意见分歧。家长的意见是选择一个工科类的夏校课程,而学生坚持认为自己喜欢的是经济类课程。

我们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了解到家长曾经许诺参加夏校是作为一个上大学前的激励方案。我们继而发现孩子的数学基础和英文基础都中等偏上,而且曾经参加过在安徽的暑期支教工作。我们的申请老师还是积极地和家长沟通,推荐了两所在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做的比较扎实的北美高校的经济类夏令营课程。

后来,这个学生在申请大学时把这段夏令营的经历作为一个重点在申请材料的自述部分体现出来。我们感觉这对他的大学申请算是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持作用。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总结我们的经验,高中生的夏校选择经历,充分尊重他们的学术兴趣,充分照顾他们探索这个世界兴趣,家长的指导和呵护也不缺位,那这个过程就会是他们长大的一个契机。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中国何时能出现菲尔兹奖得主

下一篇

港大牙科学院保姆级申请攻略!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