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UM)博士(PhD)申请攻略及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澳门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澳门大学教授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博士(PhD)申请攻略 | 澳门大学(UM)导师简介(178)

教授现任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代系主任。其于加拿大女王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获得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心理学学士学位。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社会认知与推理、时间信息加工和决策等领域。导师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推进了跨文化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为理解文化差异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塑造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领域

导师的教学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社会认知和心理学导论等课程。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文化差异、时间信息加工、决策和社会认知等方面,致力于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在认知、决策等心理过程中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分析

Chen, F., & Guo, T. (In press). Effects of competence information on perceptions of warmth.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这篇即将发表在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的文章探讨了能力信息对个体温暖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能力信息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温暖感知,丰富了社会认知领域关于能力和温暖两个基本维度的研究。

Spina, R., Ji, L. J., Guo, T.Y., Li, Y., Zhang, Z. (2020).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to seek practical versus theoretic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51(7-8). pp. 636-653. 这篇发表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上的文章考察了不同文化群体在寻求实用性vs理论性信息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与西方被试相比,东亚被试更倾向于寻求实用性信息,揭示了文化背景对个体信息搜寻偏好的影响,对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启示意义。

Guo, T.Y., Spina, R. (2019). 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in extreme rejecting and extreme affirming response styl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50(8). pp. 955-971. 这篇发表在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上的研究考察了不同文化群体在极端拒绝和极端认同反应方式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东亚被试相比西方被试更倾向于选择中性选项,表现出更多的中庸反应倾向,凸显了文化在个体反应方式上的影响。

Guo, T., & Spina, R. (2019). Cultural asymmetry between perceptions of past and future personal chang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855. 这篇发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的文章考察了个体对过去和未来自我变化感知的文化差异。研究发现,中国被试相比加拿大被试,更倾向于认为未来的自我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不对称性。

Ji, L. J., Hong, E. K., Guo, T., Zhang, Z. Su, Y., & Li, Y. (2019). Culture, psychological proximity to the past and future, and self-continuit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9(4), 735-747. 这篇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的研究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过去和未来心理距离感知与自我连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东亚被试相比欧美被试,感知到与过去和未来更近的心理距离,且自我连续性更强。这一发现揭示了时间维度的文化差异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Guo, T., & Spina, R. (2016). Chinese are more loss averse than British.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2), 154-162. 这篇发表在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的文章考察了中英两国被试在损失厌恶方面的差异。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中国被试相比英国被试表现出更强的损失厌恶倾向,揭示了文化背景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等具有参考价值。

项目分析

时间信息加工的文化差异研究

研究内容:该项目采用行为实验paradigm,考察了中西方被试在时间信息加工方式上的系统性差异。具体包括:对过去和未来时间信息的反应速度差异,对过去和未来事件细节的加工差异,以及时间洞察力的文化差异等。

跨文化情境下损失厌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研究内容:该项目通过系列实验任务,考察了中英两国被试在损失厌恶水平和风险决策模式上的差异。研究采用经典的决策范式如亚洲疾病问题,分别测量了被试在获得框架和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决策偏好,并引入心理物理学的主观价值测量,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对收益和损失的非对称性感知。

社会认知的文化差异:基于表征性启发法的研究

研究内容:该项目从表征性启发法(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出发,考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在因果关系认知上的差异。研究采用经典的概率判断任务,操纵了结果的典型性和基础比率信息,考察被试对原因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比较了中西方被试在因果关系认知策略上的差异。

研究想法

跨文化情境下的风险决策差异及其神经机制:前人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群体在风险决策方面存在系统性差异,如中国人相比英国人更厌恶损失。未来可以采用行为实验与脑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探究这种差异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如损失厌恶与风险决策相关脑区的差异性激活等,深化对文化与风险决策关系的理解。

跨文化视角下情绪对不同时间维度决策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文化背景影响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知及其对决策的影响。未来可进一步探究,特定情绪(如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何种文化背景下会对个体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揭示情绪与文化互动影响决策的机制。

元认知在跨文化差异形成中的作用:前人研究揭示了文化背景对个体自我认知、反应方式等存在影响,元认知作为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可能在跨文化差异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可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在元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及其与社会认知、决策等的关系,揭示元认知在文化塑造心理和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文化价值观与人工智能伦理决策: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I系统在伦理决策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AI伦理决策可能存在不同期望和评价标准。未来可考察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如何影响人们对AI伦理决策的偏好和接纳度,为制定兼顾文化多样性的AI治理政策提供参考。

申请建议

1.了解导师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

申请者需要深入了解跨文化心理学、社会认知、决策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特别是导师在损失厌恶、时间感知、自我认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思考未来研究方向。

2.提出有创新性和理论贡献的研究问题:

申请者要基于前人研究,提出具有创新性和理论贡献的研究问题。可以考虑跨学科视角,如结合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方法,探究跨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生理机制,或将研究拓展至新的领域,如跨文化AI伦理等。

3.展示扎实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

导师的研究大多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涉及行为和心理测量、数据分析等技能。申请者需要在申请材料中体现自己扎实的研究方法功底和数据分析能力,有相关研究经历和成果者更具优势。

4.突出学术成果和研究潜力:

申请材料如学术简历、个人陈述等要突出申请者的学术成果,如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等,体现自己在跨文化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积累和研究潜力。对于缺乏成果的申请者,也要展现对该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

5.与导师提前沟通联系:

在申请前,建议主动与导师邮件沟通,表达申请意向,并就研究兴趣、研究计划等交换意见。在与导师建立联系和共识的基础上申请,录取几率会大大提高。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关于自学AP考试你所需要知道的细节

下一篇

英国中部有什么优质公立学校?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