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到底要不要进行间隔年?利弊分析!

面对越来越难的申请季,美本申请该从什么时间开始准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这些在最难申请季收获顶尖大学录取的学生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Gap

year,也就是所谓的间隔年,最初流行于美国。指的是美国人在上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后工作前,会选择放一年的假,通过这一年的时间来旅行、做义工或是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后来间隔年的概念逐渐在中国学生中也流行开来。毕竟对刚刚经过了多年苦读和令人筋疲力尽的申请季后,能有一整年的时间来调整放松,对很多学子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行间隔年,间隔年也有可能会带来负面的结果。究竟要不要进行间隔年,还是需要根据每个人自身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顾问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间隔年的好处和坏处,在考虑是否要进行间隔年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未来计划,按照以下列出的几点来权衡利弊。

利——进行自我调整,为未来蓄力

在经历了差不多12年的苦读后,也许会有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弦已经绷得过紧,需要放松调节。这种情况下,间隔年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放松,让学生能通过经历学校外的生活为自己充电。也有些学生因为一直在学校内学习,所以对未来的方向并没有很好的思考,那通过间隔年去做实习或者义工来探索未来职业方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哈佛大学在自己的招生网站上发布了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探讨了间隔年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毕竟大学申请竞争极其激烈,在招生官的眼中,暂停学业无可厚非,甚至颇有裨益。

文章链接:

https://college.harvard.edu/admissions/preparing-college/should-i-take-time

弊——过度放松,反而浪费了一年时间

当然选择间隔年也有不利的地方。一方面,如果你过去12年都在好好学习,那突然停下学习可能会导致你过于放松。而这样的放松很有可能会让你对学习的热情逐渐消退,甚至慢慢陷入这种放松自由的状态中无法脱身。另一方面,如果你选择间隔年只是一时兴起而没有很好规划的话,那间隔年很可能也会被白白浪费掉。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导致你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尤其是当你的同学们在埋头学习前进时,你却因为没有很好地规划间隔年而在家里玩手机。

也许你已经收到了offer,但希望选择推迟入学;又或许你还没有申请,想再多等一年。如果前面的利弊分析还没有帮助你决定,那也许你可以通过思考以下14道问题,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间隔年。

  1. 比起上大学,你有没有更想做的事?
  2. 你想不想自己创业?
  3. 你想不想在某项爱好上投入更多时间,比如写小说?
  4. 你在间隔年期间有没有特定的学习目标?
  5. 你希望在间隔年进行远程实习吗?还是说你更喜欢到实地去实习?
  6. 你对自己大学毕业的年龄有没有要求?比如说想做的工作有年龄限制?
  7. 你介意比同龄人晚一年上大学吗?
  8. 你选择间隔年是不是因为有朋友作了这样的决定?
  9. 间隔年会不会让你失去学习动力?
  10. 你需要攒钱吗?
  11. 间隔年能帮助你提升背景经历吗?
  12. 你为间隔年的计划存够了钱吗?
  13. 间隔年能帮助你为上大学做准备吗?
  14. 在写申请文书的时候,你能很好地阐述自己在间隔年所做的事情吗?

对于 “有没有比上大学更想做的事”这类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或许间隔年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只是在盲目跟风,可能间隔年并不适合你。在进行最终选择之前,一定要权衡间隔年的利弊,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留学生到底要不要进行间隔年?利弊分析!
上一篇

留学生拿到多个Offer应该怎么选?

下一篇

CAIE与IB夏季大考取消怎么办?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