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香港大学(HKU)JAVIER CHA导师!

今天我们将带大家深入解析香港大学人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JAVIER CHA,通过这样的“方法论”,让大家学会如何从了解一个导师开始,到后期更好地撰写套磁邮件及其他文书

研究领域解析和深入探讨

教授是一位数字历史学家和中世纪学者,专攻东亚知识文化史。他的研究时间分为三部分:将古典汉语文章翻译成英语、在历史研究中应用图数据库技术,以及应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挑战的实验性人文项目。

在中世纪韩国的知识文化史方面,教授目前正在完成两部专著。第一部专著论证了韩国集体身份认同的中世纪起源,以及唐代后儒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二本书是对韩国中世纪身份形成和向儒家社会转变过程中各种人物和家族的纵向研究。为促进这项研究,他开发了一个Neo4j图数据库,将从韩国数字化主要资料中提取的数万条传记和书目记录相互关联。

自2019年以来,教授一直领导着一个名为Big Data Studies Lab (BDSL)的数字人文研究小组。BDSL进行实验性研究,重新思考ZB时代人文科学的基础。BDSL对人文科学新常态的探索目前得到了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发展基金、新教职员基础研究种子基金和协作研究种子基金的支持。2019年至2022年,BDSL获得了首尔国立大学著名的"创新和开拓青年研究人员计划"的慷慨支持。

精读教授所发表的文章

教授在2023年发表的文章"Big Data Studies: The Humanities in Uncharted Waters"中提出,大数据研究正在重塑人文科学,探讨了如何应对分布在数百万台服务器上的海量资料,以及日益以视听内容、3D点云和全息图形式出现的数字化人工制品所带来的挑战。

2021年,教授与Na, Robin Wooyeong合著的论文"Snakes or Ladders? Measur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Chosŏn's Munkwa Exam Candidates",运用数字人文方法,通过分析韩国历代高级文官考试(Munkwa)候选人的世代表现,探讨了科举制度下精英家族地位的代际流动性。

2019年发表的"To Build a Centralizing Regime: Yangban Aristocracy and Medieval Patrimonialism"一文则从制度史角度分析了韩国中世纪两班贵族家族的政治经济基础,论证了中央集权政权建设的过程。

2018年的综述文章"Digital Korean Studies: Recent Advances and New Frontiers"全面梳理了数字韩国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该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该文随后在2021年被翻译成中文发表。

教授的学术地位

教授曾获得香港研究资助局、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首尔国立大学大数据研究所和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理事会的资助和奖学金。在加入香港大学之前,他是莱顿大学数字人文中心的创始成员,并在首尔国立大学跨学科的文理学部任教。

教授主编了两期学术期刊的特刊,包括2023年Korean Studies的"Digital Korean Studies"专栏和2019年Seoul Journal of Korean Studies的"Bridging Korea, Old and New"专刊。他还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包括2023年在哈佛大学"Tools of the Trade"会议上的全体会议演讲"Digital Korean Studies and Its Sister Disciplines",2022年在拉脱维亚数字人文国际会议上的全体会议演讲"Fine-Tuning the Historian's Macroscope: Data Reuse and Medieval Korean Biographical Records in Neo4j"等。

有话说

教授的研究体现了数字人文学科的前沿趋势,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他开创性地将图数据库技术应用于中世纪韩国历史研究,不仅揭示了韩国民族身份认同形成的深层机制,也为探索历史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教授领导的BDSL实验室直面大数据时代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力图在海量异构数据中发掘人文洞见,并探索视听、全息等新型数字人文表达方式,代表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方向。这启示我们,面对数字时代的新常态,人文学者需要拥抱前沿科技,创新研究范式,方能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教授是数字人文领域的领军学者,其跨学科研究视野和创新探索值得青年学者学习借鉴

在写给教授的邮件中,除了表达对其学术成就的敬意,还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请教教授如何平衡传统人文训练与前沿科技应用,在跨学科研究中找到最佳结合点;

二是希望了解BDSL实验室的最新进展,看是否有机会参与其中的研究项目;

三是分享自己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体会,希望得到教授的指导和启发。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港澳台联考和DSE考试到底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

香港浸会大学创意经济市场学理学硕士项目介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