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的咨询中,我们发现许多家长默认为“大学”比“学院”更有实力和声望。这也导致了一些仅名字中带有“学院”二字的美国文理学院显得不如那些名称中带有“大学”的学校显得高级。
实际上,在美国,四年制高校有的以“学院”(college)命名,有的以“大学”(university)命名,但两者都授予本科学位。
两者之间有区别,但不能简单地说“大学”一定比“学院”好。许多以“学院”命名的美国高校在教育质量和声誉上丝毫不逊色于以“大学”命名的学校。因此,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评估这些院校的价值和声誉,而不仅仅是依赖名称来判断。
什么是学院?
一般来说,以“学院”命名的高校往往规模较小,且侧重于本科教育,不过也有例外。有的学院被称为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类高校强调多学科通识教育,不会要求学生一进大学就确定具体专业方向。
“虽然其他国家也有文理学院,但它们并不像在美国那样普遍,而且也不一定能感受到美国文理学院那样的校园住宿社群氛围,”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国际招生办副主任Hannah Kim表示。
申请者可能会误以为文理学院主要专注于人文学科教育,但实际上很多文理学院也提供理科学位项目。例如位于加州的哈维穆德学院,就是一所以理工科著名的文理学院。
另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以“学院”命名的高校没有多少科研机会。Kim表示,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有65%的学生在毕业前参与过科研。
另一类名字里带“学院”的美国高校是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它们的学制为两年,开设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项目和职业培训项目。不同社区学院的学生人数差别很大,有的虽然名为“学院”,但实际规模并不小。有的学生会先在社区学院就读,之后转入四年制文理学院或大学,攻读学士学位。
什么是大学?
以“大学”命名的高校通常规模更大,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公立大学的规模往往更大,在校学生有时候能达到几万人。这些大学也非常注重科研。
不过,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国际招生交流办公室主任Chelsea Keeney表示,名字带“大学”的高校并不一定规模都很大。有的大学规模相对较小,比如阿拉斯加太平洋大学只有300名本科生。
此外,不是所有大学都是公立的。普林斯顿大学等藤校均属于私立大学。
Keeney指出,这些大学内部往往设有按专业领域划分的学院,比如商学院、工程学院或者社会工作学院,这会让国际学生感到更加困惑。
通识教育也不是文理学院专属。有的大学为本科生设置了核心课程,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需要完成各类通识课程的学习。
由于规模较大,大学提供的科研机会比学院更丰富。但这也意味着本科生可能需要和研究生竞争科研资源和机会,教授可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带研究生做科研上,而不是本科教学上。
简单来讲:
学院(College)是把重点放在本科的院校。大学(University)既提供本科,也提供研究生课程。学院和大学一样,都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它们录取学生的难度有时也不相上下。
学院和大学该怎么选?
首先建议大家明确自己最看重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高校是否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机会、交换项目和特定的学位项目,或者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此外,侧重了解高校的课程设置、校园生活、学习费用、奖学金、毕业情况、科研经费和学生关怀等因素。而大学和学院名字的区别,反而可以不用过多重视,因为这些因素与高校是学院还是大学无关,它们反映的是学生的个人偏好。例如,美国的文理学院的特色往往是师生比很高。而且,大部分文理学院课堂规模很小,小组讨论更多,学生参与感更强,老师主导的讲座式教学较少。
举例来说,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的师生比为1:10,课堂平均规模为17名学生。
因此,学院的社群凝聚力很高,学院鼓励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要确定自己适合哪一类高校,了解学习环境是不错的切入点。要想审慎作出决定,大家可以查看高校的社交媒体网站,了解在校学生的就读体验,向家人、朋友和顾问老师寻求建议。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假期规划访校行程,参观感兴趣的高校,旁听课程,和在校生沟通。深度理解了“学院”和“大学” 后,在真正递交申请时,大家可以尝试申请不同类型的高校,也许会发现此前从未想过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