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录取经验分享

引言

留学申请是一场既激动人心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每一位申请者都希望在这条路上留下自己独特的足迹。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Anna同学,她以优异的成绩和全面的能力,成功获得了克莱蒙特麦克纳学院CMC(2024文理学院11名)和NYU(2024U.S.News35名)的青睐。她以非绿卡持有者和非第一代大学生的身份,克服了种种挑战,展现了非凡的适应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录取院校】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2023年秋季,共有5799位学生申请,录取了645名学生,录取率约为11.1%,和美国前15名左右的大学录取概率相当。

其中国际学生群体中,有1432位学生申请。只录取了106位学生学生,录取率仅为7%左右。

Anna把申请流程分为了四类,分别是学术成绩,标化成绩,课外活动和申请文书,一起看看她是怎么做的吧!

学术准备:有选择性地追求卓越

Anna: 我的IB预估分是45/45,选课是四门high两门standard。HL选的课有Business Management,Economics,Math AI,English L&L;SL选的课是Chinese A L&L,Biology.

IB学习,我认为G10到G12的IB成绩总体稳定在43/45,也就是说你有一门课可以是六的成绩,然后在TOK和EE的这两门课成绩中大概两个B,可能再减一分,这样43分的成绩是一个比较能冲藤的基础。

再看HL的性价比。IB选课,它是由higher level和standard level这两种上课方法。High level会比standard level一周多两节课,其次它会有很多额外的高级知识点,造成很多课业的压力。但high level它的性价比到底在哪?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简单分析,第一个维度就是所选课程跟你申请形象的匹配度。比如说我的high level选了商管和经济这两门特别贴我申请形象的课,还选了这个Math AI,也是一门偏应用的数学学科,最后还选了一个英语的母语级别的课程,体现出我的语言水平。我的选课难度首先绝对不是最高的,但从贴合度上,我觉得我的选课是比较能满足我的需求。

IB三个选项,一个是贴合度,一个是难度,还有最后一个是高分程度,这个三角形我觉得永远是没有办法三门都满足的,除非你真的特别有在课业中取得脱颖而出成就的决心和时间,不然我们只能抉择去选择其中的两个角。

那当时呢,我和Bruce老师和Ryan老师商量下来,倾向于把我的得分高,还有我的贴合度给cover掉,然后把课程难度的这点给leave out。

G10到G12的IB成绩总体稳定在43/45,也就是说你有一门课可以是六的成绩,然后在TOK和EE的这两门课成绩中大概两个B,可能再减一分,这样43分的成绩是一个比较能冲藤的基础。

再看HL的性价比。IB选课,它是由higher level和standard level这两种上课方法。

High level会比standard level一周多两节课,其次它会有很多额外的高级知识点,造成很多课业的压力。但high level它的性价比到底在哪?我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简单分析,第一个维度就是所选课程跟你申请形象的匹配度。

比如说我的high level选了商管和经济这两门特别贴我申请形象的课,还选了这个Math AI,也是一门偏应用的数学学科,最后还选了一个英语的母语级别的课程,体现出我的语言水平。我的选课难度首先绝对不是最高的,但从贴合度上,我觉得我的选课是比较能满足我的需求。

IB三个选项,一个是贴合度,一个是难度,还有最后一个是高分程度,这个三角形我觉得永远是没有办法三门都满足的,除非你真的特别有在课业中取得脱颖而出成就的决心和时间,不然我们只能抉择去选择其中的两个角。

那当时呢,我和Bruce老师和Ryan老师商量下来,倾向于把我的得分高,还有我的贴合度给cover掉,然后把课程难度的这点给leave out。

标化考试:早规划早完成

Anna:我的标化是比较快结束的,首考即下车。我的SAT是首考1560,之后托福我就没有很花心思。到了11年级比较空的时候,我挑了一天把托福考掉了,直接115下车,这帮我省掉了很多申请时间。

但我不是很建议大家效仿我先SAT后托福的做法,因为我之前在备考美高的时候,就已经有托福的准备经验了,所以我清楚搞定托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此就把准备SAT放在了前面。

但SAT的难度明显是比托福要高了不止一个层次,无论在词汇还是语法还是各种题型上,对之前没有考试经验的同学来说会很困难。

当然SAT跟雅思也是同理。我会建议先把功课放在第一位,然后SAT放在第二位。另外,我建议标化这两项大家该考的话就早点考掉,对于IB学生来说,我就会建议大家G10至少把一门标化先考掉,这样后面的压力真的会小很多。

课外活动:展现个性与热情

Anna:我的课外活动是从G9开始的。大概的线路是:G9 IGEM;G10 USABO+CTB+助盲跑;G11 NGO实习+WGHS+BBAY。了解生物的同学可能会知道,IGEM和USABO其实是生物的竞赛,因为我当时经历过路线上的转变。在G9和G10的时候,我个人是想选生物方向的。但在G10的CTB中,我发现我自己更具有领导力,还有活动组织能力,包括我的兴趣点也在这里。所以,我的申请方向就从生物侧重转向了商科。

后来和Bruce和Ryan老师讨论后,我们打算把这条线继续延续下去。比如G11的NGO实习,是在一家制药公司实习,把我对bio的bio engineering的兴趣通过bio medicine的角度延续下去。我对商科的兴趣则是WGHS和B-BAY的夏校中得到了更强的延伸。在WGHS里,高中生需要就是给客户设计一套投资方案,类似比较难的沃顿投资赛和B-BAY加州伯克利学院的夏校。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会去打商赛,但是我其实个人体验下来,感觉商赛不是一个“最商科”的approach. 商科的核心二字应该落在创新,还有可能是跟人打交道的环节中,商赛固然有一些创新的空间,但它的核心其实还是大家做的千篇一律的事情,它不是一个特别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东西。我会觉得找稳重心的方法。

应该是脚踏实地去挖自己身边的social issues,去找是什么问题,让你当时想要成为商科人。对我来说,我当时就是以身边残障群体的问题切入,做了自己的第一个business venture,后面又顺着自己喜欢的medicine往下深挖,把我自己身上的生物形象跟商科的形象融合到一起。最后呢,在夏校期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开了另外一个business venture是一家bio medicine相关的一个小创业项目。

我觉得这样的道路是真的有个人特色,而且真的是我想自己做的事情。包括后面我把这个创业项目上传给了现在录取的学校,他们还给我写了邮件,专门有提到他们对我创业项目感兴趣。所以我觉得美本学生,特别是商科学生,要考虑清楚自己究竟该做什么活动,究竟怎样才是好的申请形象。想办法创业或者开一个项目,至少当一次leader,这可能是一个能迅速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干什么的一个好方法。

我的活动分为五类:

  1. Business venture(Audiofit,PhillDog)

  2. Biology(IGEM,USABO Gold)

  3. Business Events(BPC,WGHS,B-BAY)

  4. Sports(Track&Field,ShePHield flag football)

  5. Internships(NGO,Pharmaceuticals)

可能招生馆第一眼会抓捕到的我三个Business venture,Biology,Business Eventes这三个最重要的活动要素。剩余的两个呢,是对于所有申请来说的一个附加项。大家在筛选最后活动列表时也可以去参考一下,比如说兴趣爱好,除了放sports还课业放Instrument,最好能在专业上能找到共性,我放sports,也是因为他们有team working,有leadership.

Business venture是我的两个创业项目,第一个是audiofit,它是一个辅助视障人事运动的软件,是当时G10我在CTB的时候跟朋友一起开发的,也是一个跨越了我活动三年的非常主线的活动核心。PhillDog是我在11年级的夏校期间跟我的夏校朋友做的项目,是一个智能的去tackle美国的止痛药泛滥的智能药瓶吧。其中大家可能可以看到我尝试在用ai解决第一个问题,它是会更偏向于社会关怀的,即视障人士的权益保障。第二个是从biotech,科技再加上公共健康的角度去解决一个社会性大问题。

梦想绘卷,青春笔触:Anna的申请故事

我一直强调要把商科跟另外一个学科结合起来,因为我觉得商科它是一个非常难以单独行走的学科。商科存在于每个行业之中,但没有一个单独的行业是为商科而设的,它就是这样一个能运用于所有行业中,一个非常万金油的学科,所以呢,我会建议大家在申请的时候应该specify你到底对哪部分的商科感兴趣。不止是管理一个公司,或者对创立任何一项新的事业感兴趣,招生官可能希望看到的并不只是一个非常空洞的东西,而是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有起因,有结果,有故事,有足够深度和经过稳重思考之后得出这样的一个产物。

在我的两个创业项目中,其实都体现我对public health,对于biology的热情,而且一个是从比较微观的小群体的关怀出发,另一个可是对一个社会大现象的一个反思。所以我会觉得在视角的呈现上,我也呈现了一个比较多元、比较具有广泛意义的视角安排。对招生官来说,他可能也会觉得我真的有发现问题、解决方法的热情和能力。我很建议商科的学生做business venture,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团体,看能不能做出一个真实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对商课学生来说非常大的加分项。

同时我参加过以及觉得挺不错的商赛,首先是BPC。BPC其实是国内这两年好像新办的一个竞赛,它的全称是business pioneer competition。它给的商业案例分析的模式存在的,比如说针对特斯拉在19年经历的危机,给他设计一套解决方案。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全球赛是可以去哈佛参加,我去参加了并且在那边大概待了一周两周的时间。回来的时候,我觉得收获比较大的是在这个项目能提供的是脚踏实地研究的机会,因为它会让你线下了解波士顿街头,让你去线下参观波士顿公司。比如采访当地街头快餐店,弄清楚他们的供应链,弄清楚他们的一些sustainability attempt,最后在哈佛的校园里做一个case study。我觉得这个还挺有意义的,当然它这个门槛比较低,也比较适合大家对商科有兴趣,但是还不确定怎么入手的朋友去接触。

第二个是我非常建议打的WGHS,沃顿投资赛。我认为它是商赛里真正唯一个打起来会有含金量的一个比赛,因为它是一个难度非常非常高,专业性非常非常强的一个比赛,你需要有非常扎实的债券股票分析能力,包括整理资料、灵活应用数据模型这样的能力。如果能打进一个比较好的名次的话,我会觉得会对你申请商科很有帮助。

活动图

梦想绘卷,青春笔触:Anna的申请故事

接着是B-BAY,它是伯克利哈斯学院创办的一个夏校项目,为期是两周,其中我自己个人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business venture.我会觉得如果商科学生真正要做什么,我会说第一个推荐去试看沃顿投资赛;第二个,参加一个商科类的夏校。

再来看sports和internship的部分,我觉得这个部分要因人而异,不是一定要放在活动列表上。这两项是对我来说有意义的活动。从sports角度出发,它能用一种美国大学喜欢的角度和我自己很appreciate的角度去体现我擅长团队合作的特性。体育项目也能向招生官证明,你不只是个书呆子。同样的,实习也是告诉招生官,你能在现实社会中运用你在校内学到的东西,你是个愿意去把知识化为实践的申请者。所以呢,我会非常建议申请商科的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喜欢的团队项目写在申请资料里面。

梦想绘卷,青春笔触:Anna的申请故事

接着聊聊活动反思。第一个是要确保活动间的逻辑性。我当时跟汇藤的老师们聊天时感悟,不要把一个活动做到一半,然后抛下开始一个新的东西,哪怕你发现之前那个活动不是你自己喜欢的。我会认为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有价值的,都会影响你的为人,甚至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你后面的人生轨道,我觉得美国大学可能在很多时候也是follow这个价值观的,招生官会觉得没有一个活动是坏活动,重要的是你怎么去反思?怎么把它运用在你未来的活动经验中。

所以呢,我选择了双线并进的方式,比如说我是在进行商科项目创业,但这个关于生物方面;其次,虽然我课外没有再打竞赛,但是我课内还在继续学;最后,我虽然做的是商科实习,但是这和医药制药方面有关。这样能确保招生官从单个活动之间看出逻辑关系,拼接出一个完整的人,而让他confuse的申请形象。

第二个呢,就是提前规划,长期投入。我觉得知道了哪些节点该在哪些时候发生,才能比较好的去提前规划自己的do to list,确保他们能够连续下去。为什么我没有把生物节点给抓掉?因为美国招生官他其实很喜欢看到你在一个领域里长期的走下去,而不是在多方面领域都有浅浅的尝试,但没有一个是能被履行下去。所以呢,我觉得长期投入是在三年中,大家最需要努力去维持的一个点。

第三个呢,对于商科的学生来说,我想说的有三点。第一个就是上课,商科一定是一个依附在其他学科上的存在。所以呢,当你在说我是一个商科学生时,最好也要跟招生官说出你是偏向哪一方面的商科学生,因为商科它是一个非常需要你做出实际影响的学科。第二个,是选择要innovator或者manager的申请形象。第一个,innovator也就是创新者,比如说像Elon Musk,还有Steve Jobs等在一个领域有所创新的人。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我觉得需要突出的潜质就是你永远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敢于take risk。

同时呢,商科还有另外一部分人,是管理人。他们关注business management.他会发现我很喜欢跟人打交道,很喜欢去做团队合作,去协调人与人之间沟通,或者去管理一个团队的运转,比如像苹果现在的CEO Cook。

那两者是我总结归纳下来,觉得差异比较大的两类商科人。在申请的时候我会建议大家努力把要么innovator要么manager的这一面展现出来,不要在中间显得太含糊,因为这两者难去平衡,或者说难以两全其美的。我建议大家在最后主文书的呈现上,都对这方面做一个思考,我到底是哪一类人?我到底更擅长管理,还是更喜欢创新?这是我觉得对自己反思到位的一个呈现。

最后呢,就是警惕从众心理,活动在精不在多。我觉得比起做很多的活动,做一个时间跨度非常广,深度非常深的好活动,往往价值更高,因为它往往能carry你的文书,能向招生官说明,你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因为人生它其实也是这样,它不是一个每天都能去发现新东西,每天都能有新旅程的发展。招生官知道人的精力永远是有限的,他会希望你能表现出来的,你对一件事情有持续的热爱和深刻的反思。

申请文书:讲述自己的故事

Anna:申请文书是我申请过程中最为重视的部分。先来聊聊主文书。看你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哪里,觉得最能影响你的一个节点或是事件或是思想究竟是什么。当你的个人特质被personal statement给呈现出来的时候,这篇个人陈述就是极好的。当时我的文书老师Ryan就会帮助我推翻自己以往观念,去反复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所有挫折,还有一些可能不是很愉快的moment,再去挖掘里面的一些新思想,所以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比较花心思的一个东西。当时我准备了大概一整个暑假,我身边有同学改了十几稿,最后还是被推翻。所以很建议大家可以从高一就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要写什么,做好积累。

接下来是小文书,每所大学可能会让你写一到两篇。或者两到三篇的小文书,以碎片化的方法和问题去整呈现你到底有什么特质。常见的主题有why school和why major,这部分大家可以上官网去了解他们学校的精神,学校比较独特的地方,再它们放到你文书里面。常见的主题还有:你经历过最难的困难是什么?what's one way you've helped your community?你需要贴合学校特色去构思的,它们相对来说篇幅比较短,但每一篇也要认真写。

被我归位文书底下的另一项就是推荐信。推荐信一般是找两个学科差距比较大的老师来帮你写,体现你学科形象的完整性。这体现你并不偏科,而是能在各个学科之间找到balance。我会推荐大家选一个从G10或G11年级就开始带你的老师,你们之间一定要有比较多的对话,然后下课时间有交集,这样老师能依靠他的经历以及一些conversation来写你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时间节点上呢,一般在G11高二的第一个学期前就要跟老师进行口头上的确认。因为有些老师很忙,可能有很多学生找他写,所以你最好尽早地去确认。最后,建议积极与老师沟通,保证个人形象的全面展示。无论是学科上的热情、见解或困惑,一定要多跟老师展现。

面试准备:自信与真诚

Anna:最后就是面试,面试这一页我简单分为四个环节去讲。首先,很多学校其实是没有面试的。我身边很多朋友想展示我在conversation之中的魅力,就会去选择一个叫initial view的平台,就是第三方面试机构。他会以一个面试官跟你对话,然后录像下来,向大学展示自己的面试水平。

其次呢,如果碰到校友面试,或者是alumnus team的面试,比较普通的问题会有高中生活、学习兴趣、未来规划,还有你对个人兴趣开展的了解,以及你可能文书上展现不出来的那一面。其次呢,就是一些个人化的问题,面试官会关于你提交上来的资料进一步询问你,比如说有些活动的细节,询问你在碰到某些活动时候碰到的具体困难,所以在面试之前,我还会建议大家一定要去熟悉自己的文书内容,activity list上的所有活动都必须熟练地去记其中的细节,以确保面试官在问到的时候,不会像是一个完全不了解自己资料的申请者。

第三个呢,就是Q&A环节,这时候就是由你来向招生官提出一些问题。在这个环节,我会建议大家在每一场面试之前,都去准备一些比较独特的问题,最好能结合你自己,比如你的现况,结合你的兴趣爱好,结合你的一personal preference去向招生官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方面能体现出你对他们学校实打实的兴趣,也能弥补你之前回答太浅的情况。如果你想表现出你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也可以再追问几个问题。

结语
Anna:留学申请是一场个人成长和自我发现的旅程。我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记住,每个人的申请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选择,你一定能够成功。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英国学生真的是比较顽皮一点吗?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