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韦尔斯利学院/史密斯学院等名校申请及录取经验分享

今日学员分享 - J同学

录取学校:韦尔斯利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史密斯学院等

专业:神经科学/认知科学

高中:广州公立高中国际部

SAT:1540

托福:116

GPA:4.98

AP:AP生物、AP化学、AP心理、AP微积分BC,全5分

来自广州的J同学在十年级加入机构后,她在前招生官和升学顾问的指导下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掘自己对神经科学领域人体感官方面的热爱。

经历了ED1被拒,放弃ED2轮后,她积极调整心态,在RD一举将韦尔斯利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史密斯学院等名校收入囊中。

申请过程遇到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在“选择”方面,主要是在ED1和ED2的选校上。我一直都非常喜欢文理学院,我从高一开始就对Amherst College(阿默斯特学院)情有独钟,它的神经科学专业非常好。

我一度是想ED1阿默斯特学院的,但是我们学校历年没有过Amherst的录取先例,而且本身这所学校的申请难度很大,在中国地区招生的情况也不是非常的理想,所以我非常纠结,一方面想完成梦想冲刺阿默斯特,但另一方面觉得很难拿到录取,应该换一个更稳妥的学校。 我和我机构的升学导师商量了很久,最终选择了申请难度稍低一些的斯沃斯莫尔学院,但没想到我在早申还是被“翠拒”了。

第二个关于“选择”的挑战是要不要提交ED2申请。刚经历完ED1被拒,我在ED2就想申请一个保险的学校,确保拿到offer。但是后来我跟机构的升学导师分析了ED2所有的学校,发现都不是特别满意,无论去哪所学校我都是会有遗憾或者会后悔,于是我们最后决定放弃ED2,直接申请RD。

我的升学导师说他对于我能做出放弃ED2这个决定感到非常的自豪,我很被老师的夸奖鼓舞,这让我更有信心了。 不要为了提高被录取的希望而去轻易ED一所学校,在经过两次ED的选择之后,这是我学到的宝贵一课,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ED1被拒且放弃ED2申请,你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ED1被拒对我来说打击很大,我在那段时间陷入了非常深的自我怀疑之中,开始怀疑是不是因为我申请的是理科,所以难度特别大,如果我继续申请理科的话是否能申到顶尖的学校,甚至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能够申到顶尖学校的人。后来我和机构的顾问老师一起做了分析,美国大学的录取是看多方面的,除了能力,也会看学生的性格等其他方面,我可能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合适。

分析完后我的情绪好了很多,后面很快就开始了RD的文书准备,被申请流程推着往前走,慢慢地悲伤就被抚平了。

而且,可能也是因为ED被拒,到了RD心态反而变稳了,不再执着于某所学校,我以更放松的心情去等待学校的通知。没想到,录取的结果更好了。越期待的东西反而可能落空,你越不看好的东西反而给了你惊喜,我觉得这就是申请季的玄学。

整个申请季走下来,我学会保持平稳的心态去面对挑战和困难,太大的心情起伏对结果不会有帮助。

文书写作你有什么经验和建议?

我有积累素材的习惯,我平时就喜欢想很多东西。从高二起,我开始把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想法记录下来,这对我写文书非常有帮助。我在做主文书的头脑风暴的时候,就是翻看了过往的想法记录,从中挑选了我最喜欢的关于魔法的一篇文章作为我主文书的引子。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读哈利波特,觉得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世界非常神奇,能够创造出很多不同的可能性,通过魔法引出我对神经科学的热爱,表达我认为神经科学也是一个有创造性的学科,能让人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分享我想用神经科学做什么、为人类社会创造什么来实现我自己的价值。 素材积累的习惯对我的补充文书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的申请形象主要集中在学术方面,欠缺一点日常的兴趣爱好,所以在写补充文书的时候,机构的顾问老师会指导我,就尽可能地在补充文书中呈现更多方面的自己,比如通过我在动物园当志愿,体现我是一位希望通过艺术给社会做贡献的人。

在写文书时,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和文书老师进行沟通和讨论。我的顾问老师会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我本身的特点,给我推荐一些可以用于文书写作的题材,让我有更多写作灵感。

为什么会选择机构?

我觉得机构是一个非常注重尊重和支持学生想法和兴趣的机构,机构的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的想法和个性来推荐适合的活动。我是一个比较有自己想法的人,机构的顾问会跟我一起brainstorm(头脑风暴)、挑选、讨论和分析我的个人活动,而不是挑选好,让我去执行,整个过程都是以我的能力和特质出发的。包括当时我决定不申ED2,我的升学导师会告诉我其中的风险,但是仍然支持和尊重我的决定。在这样的合作方式中,我的决策自由度会比较高。这是我选择机构最大的原因。

从竞争力培养到申请季材料准备,机构对你有哪些帮助?

首先是专业的确定。我在高一其实还不是很明确自己的喜好,机构的顾问老师会引导我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专业。进入高二,在我选择做个人活动的时候,机构的顾问老师除了会提供丰富的形式和渠道让我选择,还会提供指导,帮助我实现我自己的想法。

其次,机构还提供了很多有帮助的课程,比如学术研究项目、写作和public speaking(公共演讲)训练营等。我认为机构是真正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为大学准备好的人,而不仅仅是帮学生申请拿到录取。机构的顾问老师们希望我最终去的大学是适合我的,我在里面能开心、适应。

第三是帮助我明确标化、活动和申请季的时间安排。在申请季前,我每两个星期都会跟我的顾问开一次会,他会告诉我说这段时间应该做什么。到了申请季,机构的顾问帮我一起梳理我所做的活动、整理申请形象,让我清楚经历了这三年最终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和自己以后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升学导师对文书节奏把控得也非常好,我整个申请季是在一个非常平稳的节奏中度过。你为申请做了什么活动规划?

竞赛奖项

我不是一个喜欢竞赛的人,也不擅长竞赛,所以我的奖项并不多。我在十年级和十一年级的时候分别参加了brain Challenge和brain bee竞赛,均获得三等奖,我参加的原因是因为这些竞赛跟神经科学有一点关系。另外就是连续两年获得过学校的学术成绩优异的奖学金。

学术活动

我是一个偏研究型的人,我对神经科学这个领域里的人体感官方面非常感兴趣,基本上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人体感官这个话题来展开的。我在十年级的时候参加了X Academy, research fundamentals program暑期项目,主要是跟听觉相关。

十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Pioneer Research Program,这个项目是跟嗅觉相关。还参加了机构的学术研习项目,这个研究跟视听觉相关。我的研究领域是比较专一和有针对性的。

在十一年级的时候我创立了一个神经科学组织叫Brainster脑人,这个是在机构的顾问建议下创立的,主要是通过组织线上线下与神经科学相关的研讨会,向大众科普神经科学以及神经科学跟生活有关的联系。

因为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感官方面,所以研讨会主要的话题跟感官有关的比较多,比如说我们第一期研讨会研究的是嗅觉,我们会设计一些互动,例如参与者调试自己喜欢的气味,感受气味给他们带来的感受。我们还举办了视觉相关的研讨会,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参与者感受神经科学中视觉感官给人带来的冲击。

社区志愿

从十年级到现在,我一直有去动物园做绘画志愿者,主要给动物园的角落画比较有趣的画,跟来动物园的小朋友进行互动。其实我最初并不觉得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直到申请季写文书的时候,结合我自己想要带来的一些社会价,机构顾问老师和我深度回顾了这个活动,我才发现这个志愿活动对于我来说还是挺有意义的。

校内社团

我参加了很多校内的社团,比如担任模联社社长、志愿社社长还有参加peer buddy club。在模联社我们组织和举办了很多场大型的模联会议,在志愿社我也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很多志愿活动,Peer buddy club是我们学校一个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组织,比如担任学生写作的朋辈指导,或者给学弟学妹做分享之类的。

我的活动主要就是围绕着神经科学研究和志愿者两方面展开的,特点鲜明突出,我在写文书和塑造自己的申请形象的时候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呈现出来我想要通过神经科学为社会作出贡献。

对自己相关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首先是建议大家深挖这个领域的细分方向。神经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偏研究性的理科领域,细分领域非常多,包括病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我建议大家去深挖这个领域,不要泛泛而谈。要尽量要把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一个领域,这样在最后申请的时候,能呈现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招生官会知道你感兴趣的是什么方面,对文书也有帮助。

其次,建议大家也要培养人文素养。 我一直觉得理科比较难申请的原因是理科研究的专业性非常强,它需要与人文素养结合才能展现出理科研究的作用。当我在做研究的时候,我喜欢去思考这个研究真正作用是什么、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服务什么样的人群,或者能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落地才能真正作用于我们社会,这就是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把这些想法在文书里表达出来,能更好地体现出我对这个领域真的感兴趣,并且我以后会为社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所以理科申请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为了做研究而做研究,要真正的去思考目的是什么,能怎么样去运用。大家对理科申请的误区就是认为只需要做各种竞赛和科研,这些都是表面的,没有独特性。

最后建议多和校内的科任老师交流,我创立Brainster的时候经常和我们学校的AP心理老师一起讨论,询问他的建议,交流多了老师会很乐意给我讲解更多关于心理学的现象,也会提供一些资料给我参考。如果这个老师是写推荐信的老师,他也会更了解你在除了课内成绩以外的活动、爱好等,提供的推荐信会更真实和更贴切。

最终会选择哪所学校?

我最后应该会选择韦尔斯利学院。我一直很喜欢文理学院,它是一种比较紧凑的社区,学生少,一年可能只招一两百个学生,基本上老师教授跟学生互相认识,人均资源也会更丰富。

我也参考了在文理学院读书的学长老师分享,他们都觉得在文理学院生活很开心。
更不用说韦尔斯利也是非常优秀的文理学院,综排全美的第四,女校排名全美第一。

对师弟师妹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保持心态和节奏非常重要。在申请季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看到别人把文书写完了就开始着急慌乱,这样会影响到自己的文书质量。

申请季有一句话“美本申请是一种玄学”,要相信和允许一切事情的发生,心态要稳,过于自信或者贬低自己都是不合适的,按照自己的节奏保证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努力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就像一开始我觉得我跟韦尔斯利学院还有跟UCLA都是非常不匹配的,但是出乎意料地都收到了录取,反而有一些我认为很匹配的并没有录取我。

在经历了ED申请后,我学会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在申请季里面做选择是没有对错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怎么想。选校的时候要多方面的去权衡和探索学校的各个方面特点,通过不同的渠道去分析在这所学校是不是可以开心地度过4年。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浸会大学(HKBU)博士(PhD)申请攻略及导师简介

下一篇

NEC全美经济学挑战参赛经验分享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