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路上的非理性抉择,该如何拯救?只能靠规划了。
留学规划可以归纳成4个部分,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留学规划也是构架在这样的极简思维上的。
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时间、学校、经济、出口
在此,我们会“以终为始”来看问题。
以终为始的“时间”
留学规划的时间,也是我们常说的留学两大时间主题:
一个是什么时候开启留学的第一天,即我们的入学时间。
一个是我们打算在国外停留多长的时间,一年还是两年,三年还是四年。
在我们思考出国留学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规划的就是时间。时间将会给你一个清晰自我认知,踏出国门留学的倒计时在这一刻开启了。同时,有些学校录取要求是会变动的,不同的入学时间会有一些差异。学校可能会突然提高录取的门槛,当然也会概率会降低录取的门槛,或者保持不变。
由于国外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制度不同,和我国的教育体系也不太相同。有些国家的本科是3年,有些国家的本科是4年,当然也有2年制和5年制的本科。最不同的还是硕士阶段,我国硕士多数是2年制或3年制的,国外硕士多数是1年制,1.5年制或2年制的,很少有读3年的硕士。
以终为始的“学校”
虽然我们不会为排名活一辈子,但是我们会为排名活一阵子。世界大学排名,不同国家的当国的大学排名榜,每一次都能激发学子们的热烈讨论。最为知名当属全球四大排名:QS、U.S.News、泰晤士、软科世界大学排名。
规划学校问题,是一个简单但同时也会很复杂的事情。这个完全取决于学生和家庭的参考面,如果仅看排名来定校,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省力的做法。但如果结合学校生活、学术氛围、安全因素等立体来看,将会增大学校筛选的工作量。而且规划学校的过程,基本上可以确认该学生未来留学国家,比如选择了奥克兰理工大学,那么学生就选择了新西兰。
留学规划中我们将学校作为第二个重要的规划板块,而非专业作为规划板块。主要还是因为绝大数学生其实还是在选择学校进行留学规划。专业固然重要,但将专业方向确认的时间往往比选校时间更短,一个学生适合工科还是社科,喜欢文科还是理科,基本上就是一开始便确认了。
以终为始的“经济”
绝大多数出国的学生和家庭会提前做好整体留学开销的规划,把这部分固定支出的留学费用给预存起来。经济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核心关键,留学也是教育的一个部分,海外留学也是在海外生活,这笔费用是客观存在且需要支出的。
我们相信在世界各地,也包括在中国,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因为无法承担出国留学的开销而无法申请出国。我们也不建议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和家庭为了出国留学而四处贷款或变卖所有家产,真正出国之后还是有很多隐性开销。但我们建议,真正优秀的学生,不论是否能够负担出国开销,都可以尝试申请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这样可以减免费用。
不同的留学目的地的费用是不同的,可以关注探长之前的推文,我们提到过马来西亚硕士有一年1万元人民币学费的项目,加上生活费,读完硕士也仅用3-4万人民币。全球很多地方都有高性价比的院校,包括美国、英国,同样也有总花费1年在20万内的大学。选择自己经济承受范围内的大学就读和生活这至关重要。
以终为始的“出口”
所谓出口,也是我们常说的毕业之后——就业、创业或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读书不是我们这辈子的终点,我们也不会读一辈子书。通常,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读完一个硕士就差不多了,少数人还会就读博士。不论是二十多读博士,还是三十或四十多岁读博士,书总是会读完的。我们要把目光聚焦在毕业之后。
关注“出口”,是因为留学的镀金效应依旧在。不少企业招聘明确只录取海外院校排名前100或前200。同时,国央企、考公考编也会有明确的海外院校名单,也是限定了排名或具体海外学校的。直接瞄准出口的方向来做留学规划会让个人的规划更加清晰,让所有力量更加集中。当然,如果毕业就考虑创业的学生,留学的“出口”便是社会资源和人脉。
“出口”还包括了专业。不同专业的出口有很大不同,也收到风口和行业影响。IT领域很多分支未来仍然有爆火的可能,而类似英语语言学这样的学科则受到AI影响,整个翻译行业受到冲击。我们需要抱着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出口”,每个专业的就业都有时代特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