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会区别对待考博生和直博/硕转博的学生吗?

博士作为最高级别的学位,标志着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是很多学子求学道路的终极目标。

然而,随着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张、就业市场压力增大导致学历贬值,有读博意愿的人越来越多,僧多粥少导致博士申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正在申请或者即将申请博士的同学来说,了解考博的信息、博导对于不同类型学生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 有的老师倾向于招收直博生,如果你是普博士就不建议报考该导师;
  • 有的老师倾向于从自己带的硕士中招收博士,那么也不建议跨学校或者跨导师报考该博导。

那么老师会区别对待考博生和直博/硕转博的学生吗?

本篇推送将为大家介绍典型的申博方式、老师“区别对待”的常见原因、表现和处理方式。

一、几种典型的申博方式

老师会区别对待考博生和直博/硕转博的学生吗?

二、老师可能会怎样“区别对待”?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发现,考博的途径纷繁复杂,不同的导师对于从不同途径招收的博士的态度可能存在差异,甚至有可能出现“区别对待”,那么常见的“区别对待”的情况包括哪些呢?

01招生:优先招收直博/硕转博

有的博导在招收博士时会有明显的偏好,例如:

  • 有的导师认为直博生学习年限长、可塑性比较强,可以有更多的学术成果产出,因此只招直博生;
  • 有的导师认为普博生在硕士期间经过比较系统的学术训练,拥有独立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经验,比较好上手项目,因此优先招收普博生;
  • 有的导师会优先选择直博/硕转博的学生,而后才考虑考博生。

有的导师会在招生时在个人公众号上发布招生说明,有的老师会明确自己优先招收直博生;有的学校博士招生分为两个批次,分别是九月推免(主要面向保研学生招收直博生)和三四月份普通招考(主要面向考博生),并且会分别发布招生简章,大家如果有目标导师可以浏览过去三到五年导师通常是在九月还是三四月份招生就可以大体判断出目标导师的招生偏好。

来源:unsplash

大家一定要在报考前目标导师的偏好,避免在招生时被“区别对待”。

02态度:宽容和气 or 颐指气使

一般来说,博导的师门都比较大,有的导师可能会因为招录途径、学历背景、科研能力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

例如:

  • 在言语上,对本科和硕士学历背景相对不那么好的考博生,老师在日常言语中可能透露出若有似无的轻视、调侃,明嘲暗讽,甚至是敌意,而对自己相处时间长、相对比较熟悉的直博和硕转博学生就相对比较宽容;
  • 在态度上,有的导师也存在对直博/硕转博学生和气,对考博生颐指气使的倾向。

03行动:任务分配并不一视同仁

读博期间不仅要完成学业要求,还需要给导师做项目和行政工作(杂活),项目又可以分为横向课题/纵向课题、核心项目/非核心项目,有的横向课题和非核心项目对于博士个人的学业和未来发展完全没有帮助,如果做太多只是单纯的帮导师“打工”。

导师在进行任务分配的时候可能会“区别对待”,例如将一些核心项目优先交给直博/硕转博学生,在奖学金分配、就业推荐时也优先照顾直博生/硕转博学生,而将一些非核心项目或者是行政事务性的工作交给考博生。

需要承认的是,“区别对待”的现象确实存在,如果真的被“区别对待”一定不要消极回避,而是要寻找原因,积极应对,争取扭转对自己不利的局势

三、为什么会出现区别对待?

01对学生学历、实力和科研背景的认知偏差

虽然大家同处一个师门,但是不同学生之间的学历背景、科研能力、社交能力都有很大差异。

由于直博生的招收门槛要求必须获得保研资格,通常能获得保研资格的本科生在学习、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都相对比较优秀,在博士培养期间导师可能觉得上手比较快,因此有的导师比较偏爱直博生

硕转博往往也是从硕士中择优录取,一般来说博导每一届都会带两三个甚至更多的硕士,但是每一届往往只能带一个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或者长江学者可能可以一年带两个及以上的博士),同一届的几个硕士之间就存在强烈的竞争。

并且如果导师对目前的硕士不是特别满意也有可能从其他地方招收博士,因此硕转博的学生往往也都是学术水平很高且深得导师器重的硕士

普博生中,有的人硕士期间是保研有的是考研,在有的导师的认知中,先入为主认为保研的比较优秀,在考博时导师都会详细了解学历背景

有的时候没有心仪的学生,又不想浪费招生名额,就会退而求其次招一个不那么满意的学生,或者是调剂的学生,有的老师可能会因为招收学生的背景一般或者是第一志愿不是自己,从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别对待”。

此外,不同学生的科研能力差异也很大,有的学生特别能写、能发论文,读博期间甚至能和导师合作十几篇论文,而有的学生可能只能勉强达到毕业要求,因此导师肯定会对这两类学生在资源上有所侧重。

02与导师的熟悉程度

和导师相处时间的长短也有可能影响导师对你的态度,一般而言直博生和硕转博学生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导师可能更熟悉直博/硕转博学生,更容易产生信任。

并且一般一个导师一届可能带两到三位硕士,通常只有老师比较欣赏的学生才有可能硕转博,因此硕转博的学生往往也比较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

有的学校本科就实行导师制,一些本科生如果有意在本校读博,往往在本科期间就会在目标导师师门里积极表现,争取导师的关注,因此很多导师也比较喜欢直博生。

考博生通常来自外校,和导师的磨合时间相对较长,和导师的相处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有可能会出现导师“区别对待”的情况。

四、如何看待“区别对待”?

通常来说,绝大部分导师都是认真负责的,虽然对课题组中的部分成员可能重视程度比较高,但是区别对待的现象毕竟是少数。那么,如果“不幸”遇到了“区别对待”的现象该如何看待和如何改变呢?

01“区别对待”哪里都有,不用太过紧张

无论是在求学还是求职的道路中,都有可能遇到“区别对待”的现象,因此不用太过紧张,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在求学期间意识到了自己被“区别对待”,一定要第一时间思考原因,如果确实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态度或者是言行举止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那么一定要及时改正;如果不是自身原因,也一定好好好调整心态,如果实在无法和自己的导师相处,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更换导师

02实力是根本,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在读博的过程中,实力才是第一位,即使刚开始因为自身的学历背景或者是科研背景较弱,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扭转这一局势,争取多产出、多做项目,时间长了也一定会得到导师的认可。

即使通过努力没有得到导师的认可,自己发表的论文只要远高于毕业要求,通常也可以顺利毕业,并且有很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即使导师不给资源也可以为自己的求职增加筹码,所以如果被区别对待一定要通过实力证明自己。

有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因为和导师相处的时间比较短,导师不清楚你的科研实力和背景,从而不将核心课题交办给你。因此一定要积极主动,主动承担高难度的课题、主动撰写和发表论文、经常主动向导师汇报自己的科研进展,让导师更加了解自己,和导师尽快磨合熟悉,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不比硕转博或者直博生差。

03在考前就了解清楚相关情况

博士是一个求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在报考时不仅需要考虑学校的知名度,也一定要慎重考虑报考哪一位导师,在报考前可以通过联系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了解相关导师的招生偏好、严厉程度、评价情况

同时也要考虑与自己研究背景的匹配程度以及对未来就业的影响,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审慎选择,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扼杀在摇篮中。

了解导师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官方信息

学院、实验室官网里的导师信息,有些实验室网页上还有往届毕业生的相关信息,这也很重要。你从中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毕业生的去向、就业情况、学业完成情况、发表论文情况等等。这些信息对你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官方信息的获取难度比较低。

非官方导师评价网站、论坛等

  • 导师评价网
    http://www.mysupervisor.org/(网页打开会有延迟,建议翻墙操作)
  • 导师推荐网
    http://www.damuchong.com/
  • 研究生导师查询系统(中国教育在线)
    https://daoshi.eol.cn/m/home/index(学校信息可能会有遗漏)
  • 知乎、豆瓣等社交平台上面也可能会有部分信息

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繁杂,需要自己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综合考虑。

人脉关系

  • 目标导师带过的学生,可以在平时聊天中观察学长老师们对于导师的评价;
  • 自己的硕导,同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大学老师,他们之间或多或少会有一定了解;
  • 自己和导师接触,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和导师交流,有机会可以约线下见面交流,甚至去到目标导师的实验室里现场考察,通过自身接触获取一手信息。

写在最后

正如前文所说,“区别对待”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随处可见,虽然我们遇到导师“区别对待”考博、直博/硕转博学生的概率很小,但是如果遇到了也一定要积极调整心态,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力,争取通过实力扭转“区别对待”的情况。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Fall这4所英国名校率先降低申请要求!

下一篇

一硕毕业后想要继续学习深造应该选择二硕还是读博?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