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SDLC春季赛冠军采访: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其实在辩论之前,我还尝试过演讲,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我就发现自己缺乏把故事说得打动人心的能力,反而逻辑思维更突出,所以后来才转去学了辩论。

我以前也看过一些辩论赛视频,视频里辩手们aggressive的进攻,清晰严谨的逻辑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成熟”,非常吸引我。然而,当我自己真正开始学习辩论时才发现,原来台上流畅自如的发言需要台下花上几十上百倍的时间来准备,而这个过程甚至是称得上枯燥的。

22年时我年纪还小,才5年级升6年级,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太高,英语也不太好,一下子面对这么多文献,经常读到一半就脑子一片空白。初期找不到方法,只知道死记硬背,很多时候都只是找到了一个evidence而没有真正地理解,在比赛里经常被对手问住。

我记得第一次课堂mock时就是这样,我找到了一个论点但其实根本没理解它是什么以及背后的逻辑,对手在crossfire里要求我解释这个论点,我当场就愣住了。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资料都没有看懂,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勇气就这么用了。

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我第一次打比赛是在学辩论两个月后,虽然当时自己觉得还为时尚早,但是老师认为辩论本质上还是要以赛代练的,如果一味埋头学而不去实战的话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得不到真正地能够适应比赛的经验,也无法快速提升。我特别喜欢分享这场比赛,它有很多故事可以讲。那场比赛打了5轮我只赢了1轮,就这还是因为对手网络不好,同时就掉线掉了20分钟。我们当时就感觉又开心又不开心,觉得自己沦落到只能靠对手出bug才能勉强赢一场的地步了。

除了这个小插曲外,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当时紧张到发抖。说实话,之前尝试演讲时我就不太自信,到打辩论赛的时候就更加怯场了,说话声音超级小,如果对方问问题很aggressive的话我就会忍不住说话颤抖,裁判也在ballot里说我缺乏自信。虽然我自己表现很拉垮,但好在我的队友孙誉嘉很厉害。她英语特别好,逻辑也非常清晰,即使这也是她第一次参赛,但她的水平却远高于我,可能这就是天赋吧。记得当时我的临场发挥能力几乎为0,除了一辩稿子是我自己写的之外,其他诸如summary、crossfire等等,几乎都是她在现场根据对手的发言帮我现写的,甚至还会一字一句帮我打出来,给了我巨大的帮助。

也正是因为这场比赛,她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直到现在仍然无话不谈。有时候开玩笑,我们还会调侃对方1分钟能聊200个话题(笑)。

前两天我还和她分享了NHSDLC要采访我这件事,我们特别感慨,因为以前从来没想过一次比赛就可以和另一个人结下这么深厚的羁绊,也没有想到有一天NHSDLC会想要了解我的故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和她是彼此辩论的开端。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认识了她,我才能在辩论上有那么多的成长和进步,才能在后来经历这么长的低谷期还一直坚持。所以我觉得辩论除了能丰厚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之外,它还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说不定通过它你就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挚友。

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从22年到23年秋季之间,我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低谷期。期间我一直在打比赛但始终无法晋级,虽然我装作没事安慰队友没关系,但实际上每次回家我都会偷偷哭得很伤心,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23年国赛后。

记得国赛打完的那一两个星期里,我真的非常动摇,甚至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辩论。几乎每天晚上我都在被窝里看优秀辩手采访,一边看一边感叹怎么别人都这么努力呀,我怎么就不能向他们学习学习呢?但因为经历了太多次失败,自尊心和自信心一直在反复受挫,再加上看到一些辩手学了半个月一个月就能拿到8强而自己学了那么长时间却一直不能晋级,我就更加提不起自信了。那段时间总是反复地告诫自己要努力,第二天起来又忍不住摆烂,心态反复横跳,真的非常非常痛苦。

尽管我伤心失落,但坦白说,我从来没有真正讨厌过辩论,因为我从头到尾都不认为辩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奖,从这个过程当中学到点什么也是很好的。

比如说23年春季赛,当时我差点就能break了,晋级16支队伍我排17,你说这能不失落吗?这不可能。但换个视角来看,这个过程中我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我学到了很多关于AI的知识,那之后学校里要做关于AI的presentation我就讲得很好。

而且我很享受备赛的过程,或者说,我觉得比起备赛这更像是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我不喜欢研究DLC发的资料包(我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更喜欢自己做Research,看到不错的论点就随机挑几个扩展一下,非常随性——虽然现在看来,就是因为太随性了才让我的Case没有特别完整的策略和逻辑链——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自由地探索辩题就是辩论最大的乐趣所在,如果只是为了赢而备赛的话,反而会让我觉得很功利很枯燥,所以即使给我一个机会回到过去,也许我还是不会改变吧。

话题有些扯远了,说回国赛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我决定把秋季赛作为给自己试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秋季赛还是不能break那就休息一段时间,暂且放下辩论尝试看看别的兴趣爱好。

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当时我其实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准备,但没想到转折就这么发生了,秋季赛III我不仅break了,还一下冲到了4强。

印象中,赛前一天刚巧是期中考试,考完后学校放了半天假,这半天我们一点都没有浪费,一直在打磨Case,也讨论了很多的策略战术,第二天去打比赛的时候就感觉头脑特别清晰,状态非常好。不过说实话,这次能够break也有运气的成分在。实际上我们在Round2就遇到了冠军队伍,但我们在没有看过judge paradigm的情况下还是很幸运地踩到了judge的喜好,最后赢下了这一轮成功晋级了。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点了一杯美式正在喝,然后就得知我们以3-1顺利晋级8强了,我激动得把咖啡都洒在了我的猫身上。真的特别开心,感觉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么久了终于晋级了,所以之后我们俩都心态特别好,尤其是我,有种I have nothing to lose感觉,整个人都松弛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份松弛,接下来的比赛反而发挥得很好,加上对手的论点又碰巧都是我们擅长的论点,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最后拿到了4强吧。

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想到要尝试海外赛是因为我觉得PF本来就是发源于美国的一种辩论赛制,我就想local的辩手一定会更加厉害或者说地道一点吧。另一方面,一直参加国内比赛,我也觉得大家的论点其实挺接近的,思路都大差不差,也许国外的选手会有比较新颖的打法思路值得我去学习呢?所以我就和Jaime搭档报名了斯坦福邀请赛。

说到斯坦福邀请赛,确实如我所想,国外的选手们和国内选手有很多不同,我自己感觉最明显的一点是国内选手通常喜欢用clash analysis的方式做summary,而国外选手的方法就非常的多样化,你无法预料到他们会采用什么的样的打法。有一些乍听起来普通的论点,仔细听就会发现当中有很多细节是无法提前准备好的,说明他们的临场反应能力很强,这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一点。

另一个很不一样的点是在于裁判,国内比赛一般都会请有经验的裁判,而海外赛的裁判有很多是0执裁经验的,他们不会从专业的角度去判断,想法喜好五花八门,你必须让自己变得很全面才能打动裁判。虽然这场比赛我们只走到了64强,但仍然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临场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改变了原来比较内敛保守的打法,开始尝试放开自己,勇于做出即兴的speech。

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提到春季赛,我想要感谢一下我的搭档Alice,她在春季赛中对我的帮助非常大。遇到Alice是在秋季上海赛Round1,当时她们上来就非常aggressive地把我们的论点拆得片甲不留,特别吓人,而且还时不时用一些很冷门的evidence,当时我觉得她好厉害,赛后就加了她的微信。

互换微信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她都保持着朋友圈里点赞之交的状态,期间我们偶尔也会交流辩论的问题,但真正和Alice熟络起来其实是今年的春季赛。有一天,她突然发了个朋友圈问有没有人想要搭Online I,我心想虽然自己很菜,但第一场肯定没什么人搭吧,我要不要碰碰运气?说不定能跟大佬搭一下呢?于是我主动联系了她,就这样被我“捡漏”成功地和Alice组成了搭档。

在我看来,Alice是一位非常棒的辩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棒的搭档,她不仅自己效率极高,一晚上就能写出几千字的稿子,还非常有leadership,能很好地管理我们的备赛进度。比如她会先写好to do list,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按照list去准备自己的部分,然后再互相发给对方讨论修改,组成最终的contention。

我记得春季赛I也刚巧撞到了考试周,所以我们是在比赛前几天才开始疯狂备赛的,但是有Alice在我就莫名觉得稳了,就算不能拿冠军也至少不会离我的目标(4强)太远。虽然心态还不错,但实际上第一个crossfire的时候我还是有些紧张的,发挥得并不算好,可转念一想,这才赛季第一场,就算随便说又怎样呢?就这么想着我突然一下就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包括之后的Round心态也都保持着这种奇妙的平和感,一路顺利地晋级了。

记得那天我在看ballots找自己有没有优辩的时候还在和跟朋友说,如果能拿到优辩就好了,一边说一边从下往上找,我越看越不对劲,怎么还没有出现我的名字,我正奇怪呢就看到自己的名字居然在最上面!这是我第一次拿到Best Speaker,真的特别特别开心!

之前在比赛里拿奖虽然也高兴,但我心里其实都觉得是借了队友的东风我才能得到这些16强、4强,并不是全凭自己的实力。可是这次的Best Speaker不一样,它是完全的对我个人辩论能力的肯定。那一刻我甚至在想,我已经达成自己辩论生涯的一个小小目标了,不管淘汰赛打成什么样子我都知足了。结果第二天淘汰赛我忘记订闹钟,妈妈叫我起床的时候就说了一句“是谁昨天拿了Best Speaker啊?”我一秒就从床上跳起来了,一整天心情都特别特别好。

后面的比赛都出乎预料的顺利,当我们拿下4强晋级决赛的时候,我很久都不敢置信,忍不住质疑像我这样的人也能进决赛了吗(笑)?虽然现在说起来很轻松,但实际上那场决赛挺惊险的,两位对手都是Alice的同校同学,很了解她的打法,而且年纪都比我大,当时我就有种背水一战的感觉。

不过,第一次打进决赛对我来说其实已经超出期待了,所以我完全是本着“输就输了,亚军我也心满意足”的想法去打的。我们越打越焦灼,到最后他们拿出了一个完全没见过的全新论点,而我们也死咬着己方的强势论点不放,完全不知道最后谁会是赢家,所以最后当我们3:2以一票之差拿下冠军时,我真的非常激动。

第二次拿冠军就是春季III了,这一次的心情和第一次拿到冠军的狂喜又有所不同。春季I时我多少是有点奔着拿奖去比赛的,但是这一次我完全放下了功利心,纯粹是抱着锻炼自己积累经验的想法去打比赛的。巧的是,预选赛第一轮我就遇到了之前的搭档Jaime,我非常清楚她的实力,所以一开始心理负担还挺大的,当然也因此输掉了Round1。这件事情也让我再次清楚地意识到,心态对于比赛是多么的重要。

我想把Lincoln曾经说过一句话分享给大家:Always bear in mind that your own resolution to succee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ne thing. 意思是,想要得到成功,首先你要有成功的决心。对辩手来说,如果未战先怯,那一定是无法拿出最好的水平的。

意识到这一点,后来的比赛里我尽量让自己保持心态平稳,发挥也就随之越来越稳定了,顺利地拿下了后续的rounds以3-1成功晋级。也许是找到了最佳状态,到了淘汰赛当天,我起床的时候就忽然有种神奇的预感,觉得今天会有好事发生,果然最后我们又再一次拿到了冠军。

这之后就到了杭州赛,这一次我的搭档是我的另一位好朋友Charles。春季赛拿下2次冠军后,我曾经也背上过所谓的“冠军包袱”,害怕自己从冠军宝座上再摔下来,再加上那段时间我又非常忙,能够用来备赛的时间很有限,我一度非常地焦虑。是搭档Charles承担了很多原本属于我的备赛工作,也是他在我焦虑时一直鼓励我,告诉我“你已经拿过2个冠军了,已经非常厉害了,这一次enjoy就好”。多亏了他的安抚,我的心态才能一点点平复下来,完全沉浸到比赛中去,最后拿下亚军,我真的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他的付出。

后来我还在春季线上VI又拿到了第三次冠军,比起第一次的不敢置信和狂喜,第二次的激动高兴,这个阶段我已经能够非常平常心地去接受了,因为我已经不再质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冠军实力,而是确信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足够配得上这份荣誉。

事实上,那段时间我很忙,甚至线上VI结束后我还去上了体能课和小提琴课,那一周还要准备学校的考试,忙到最后甚至都有点忘记自己刚刚拿下了一个冠军。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后再回想起这场比赛,我才回味过来,在心里偷偷骄傲自己这么忙还能抽空拿个冠军,我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但也许只要足够热爱辩论,时间就总是可以被挤出来吧。

我会利用很多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和准备辩论,比如我一般会让妈妈在接送我的时候带上电脑,利用车上的时间做Research或者写辩稿,再比如有时候本来想追剧的,又会觉得电视剧什么时候都能看,但比赛就这么几次比赛,机会错过就是错过了。这些零散的20分钟30分钟时间,真正凑起来其实是非常可观的,如果利用好,其实备赛并不困难。

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学生专访 | 春季赛3度问鼎冠军,胡秋逸:辩论丰富了我的人生

其实一路走来,我觉得辩论真的给我带来了太多,也改变了我太多,无法想象如果当年没有选择辩论我的人生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对我来说,辩论不单纯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一个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的渠道:

通过辩论,我认识了像孙誉嘉、Alice、Charles等等这么优秀、帮助了我很多的朋友,没有他们,我觉得自己不会走到今天;辩论让我找到了自己更多的价值,让我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我逐渐变得更加自信;辩论还让我学会了戒躁戒躁。虽然那段漫长的低谷期让我痛苦过,但回过头再看,也是因为经历过这一段我才能真正沉淀下来真正克服自己的得失心,找到最初辩论的乐趣和初衷。

最后,通过辩论,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里的收获不单单指奖项,更多是指在辩论过程当中学到的知识、人生的阅历、结识的朋友,这些才是能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中一直影响你、造就你的东西。所以我也想对大家说,不要去纠结自己有没有得到世俗意义上的好成绩,失败或成功并不能定义你,只要你保持初心,一直坚持不放弃,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Tips

1、不要怕提问

我在新手时曾经认为问问题寻求帮助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这导致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得不到进步。学习就是要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不要不敢问。

2、保持良好的心态

只有你相信自己能赢的时候你才会真的赢。Always bear in mind that your own resolution to succee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ne thing. 多打比赛,多积累经验,你总会比前一天的自己有所进步。

3、保持辩论的创造力

不要试图用同一个套路打辩论,学会从生活中找到洞察、从宏观的多元的层面去思考辩题,这样你的论点才是具备“生命力”的,也更能打动裁判。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CTB全球青年研究创新论坛新赛季组队报名中!

下一篇

UKiset英国低龄留学私校选拔性统一入学考试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