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10 月 16 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布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其中指出,香港未来五年人力短缺将达 18 万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香港特区政府决定革新人才引进机制,包括:
- 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
- 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大学名单,新增 13 所海内外顶尖大学,使总数达到 198 所,并将高收入人才的签证期限从 2 年延长至 3 年;
- 优化“一般就业政策”,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专才;
- 增设机制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推进国际高端人才集聚;
- 延长大湾区高校毕业生留港就业安排,为期 2 年。
此外,李家超还提到将与内地多城市开展公务员交流计划,这些举措表明了香港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
来源:香港政府官网
一、“高才通”名单再升级
在《 2024 施政报告》众多新政策中,“高才通”扩大认可大学名单的消息尤为引人注目。
根据港媒报道,新纳入“高才通”的 13 所高校中,9 所为大陆高校,4 所为英美艺术类院校,这一变化无疑为希望前往香港发展的高端人才打开了新的大门。
新名单将于 11 月更新落实,具体如下:
1.内地新增高校
本次新增 9 所大陆高校:(过去 5 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前 11-21 名)
1. 四川大学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东南大学
4. 北京理工大学
5. 同济大学
6. 中国人民大学
7. 北京师范大学
8. 南开大学
9. 天津大学
来源:大公报
加上之前上榜的 13 所,截止目前,内地共有 22 所高校在香港“高才通”资格名单内。
其他 13 所内地高校包括: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2.海外新增高校
新增 4 所英美艺术类高校:(过去 5 年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在艺术与设计学科位列前五名的专业学院)
1. 皇家艺术学院(英国)
2. 伦敦艺术大学(英国)
3. 帕森设计学院(美国)
4. 罗德岛设计学院(美国)
此前所有院校完整名单
来源:香港入境事务处官网
二、什么是“高才通”计划?
2022 年 10 月,香港特首李家超在上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到“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计划),其推出目的,是为了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工作居住,补充香港人才库。
现行的“高才通”主要针对三类申请者:
A 类:申请前一年内全年收入达 250 万港元(含)以上(或等值外币)人士;
B 类:获符合资格大学学士学位、并在申请前 5 年内累积至少 3 年工作经验人士;
C 类:申请前 5 年内获符合资格大学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 3 年的人士,该类申请受年度配额限制(每年上限 10,000 人),并且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来源:香港入境事务处官网
通过该计划,申请者无需在香港找到工作便可获得为期 2 年的通行证(高收入人群更新后为 3 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申请人在逗留期间可以自由从事和转换工作,且无需取得入境事务处的批准。
提交申请后,申请人最快 4 周就可获得香港身份证,获批者在 6 个月内可以来港工作或创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拿到香港身份证并不等同于拿到了永居身份,也就是所谓的“香港户口”哦!
根据香港法例:
只要在港(工作、读书等)逗留超过 180 天并年满 11 岁,就必须申请香港居民身份证。
而通过高才通计划拿到香港身份证的人,还需要在港连续居留 7 年或以上,才能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拿到香港护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落户”!
虽然该计划不能让高才通人才立马实现在港“落户”,但是对于想要在港发展的内地学生来说,确实是多了一个留港途径。
三、“高才通”计划最新数据
总计近 14 万人抵港
港府在 2022 年 12 月 28 日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推出至今已逾 21 个月。
根据香港入境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已接获逾 10 万申请,有 8.1 万已获批,其中逾八成即 6.6 万人已抵港;当局同时批出逾 8.9 万宗受养人签证,当中近 7.4 万已抵港。
由计划推出开始计算,日均抵港人数超越 217人,高于现时单程证每日 150 个的名额上限。
此外,抵港高才平均带 1.1 个受养人来港,受养人数多于高才,其中 4.36 万人为 18 岁以下的受养子女,较一年前的 1.27 万名增加 243 %。
获批者及妻子、子女等受养人首次可获 2 年逗留签证,之后凭在港工作证明续签,连续通常居住满 7 年后可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身分。
图源:集誌社
95% 获批高才来自内地
政府推出高才通时希望吸引世界各地人才,抵港的高才都来自哪里呢?
根据数据统计,逾 8.1 万宗获批申请人中,有 7.7 万宗(近 95%)来自中国内地;
其次分别是加拿大和美国,各有 877 宗和 810 宗(各占约 1%),还有少部分其他申请来自澳洲和新加坡(各占 0.7% 及 0.4%)。
以获批申请人类别划分:
1)A 类全年收入达 250 万元或以上者有约 2 万人(25.7%);
2)B 类符合资格大学毕业、前 5 年有 3 年工作经验者约有 4.3 万名(52.8%);
3)C 类合资格大学毕业、工作经验少于 3 年者约 1.8 万(21.5%)。
获批申请者主要来自金融服务、商业及贸易、创新及科技、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及工业制造等领域。
李家超曾在 2022 年施政报告提出 KPI,在 2023-2025 年,每年引进至少 3.5 万名人才。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今年 8 月份时表示,这一指标在很久前已达到,当前各项人才输入计划已有 34 万人申请,远超此前设定目标。
四、香港高才通计划有哪些优势?
1.审批速度快
大部分人都能在 1 个月内获批,少数人也会在 3 个月内拿到结果,对比优才计划 9 个月左右的审核时间,高才可谓是审核飞速了!
2. 通过率高
就此前的申请获批和拒批数据来看,目前已完成审批的获批率有达到了 80%!其中还不包括正等待审核、未被处理的申请,因此真实的获批率只会比这个数据更高!
3. A 类没有学历限制
只要年薪收入符合,不论你是什么学历,都能申请高才 A 类!
4. 不需要先获得聘用
高才申请不需要提前获得聘用,更不用找雇主担保,通过申请后可直接获得 2-3 年有效期的逗留签证。
5. 工作自由没有限制
高才申请人获批后可在香港特区自由从事或转换工作,及开办或参与任何业务,也不需要向入境处报备!
图源:网络
五、如何申请高才通计划?
1. 哪些人可以申请?
前文已提到,“高才通”计划将对象瞄准了高学历人才和高薪人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人群:
A 类为申请前一年年收入达 250 万港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的人士(高收入);
B 类则是本科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 5 年累计至少 3 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C 类为申请前 5 年内,从全球百强大学本科毕业,但工作经验少于 3 年的人士。
2.注意事项
对于多数人来说,B 类和 C 类申请更受关注。
关于 B 类和 C 类申请资格,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A、B 两类人士不设人数限额;而 C 类则设有上限,为每年 10,000 人,遵循先到先得。
2)B 类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必须是毕业后累积的全职或自雇工作经验。
3)C 类不接受在香港修读全日制经本地评审课程而获得学士学位的非本地学生申请。
4)C 类所要求的毕业五年内提交申请,其五年内的定义为:如果你 2018 年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需要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或之前提交申请。
5)只接受全球百强大学的本科学士学位学历,硕士或博士学历都不接受。
6)如果就读的是“合办课程”,需要申请人的毕业证书上所有相关的颁授院校均为“全球百强大学”,并且符合其他申请资格。
7)申请人如尚未获颁发毕业证书,可根据相关院校发出的毕业证明文件提出申请。
8)香港高才通只能获批一次。如果你把“高才通”的逗留签证当旅游签证用了,或是在中途离开香港到别的地方就业了,只要断签一次,下次想要再返回香港拿香港身份,就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了。
3. 申请方法
根据“高才通”计划申请签证/进入许可前来香港特区的人士及其随行受养人,通过以下列链接递交申请:
www.gov.hk/tc/nonresidents/visarequire/visasentrypermits/applyttps.htm
图源:gov.hk
4. 内地居民申请材料
- 申请人近照
- 申请人的有效旅行证件
如港澳台通行证或中国护照,内地的中国居民如未获发旅行证件,可上载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 工作证明
如果你通过 B 类申请,需提供工作经验的证明文件;
- 学位证和毕业证
B 类和 C 类都必须提供学位证明。
- 赴港同意书
5. 关于续签
如果你想继续留港工作,你需要在逗留期限到期前 4 周内,经网上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在提出申请时,申请人必须已获得聘用,而受聘从事的工作须通常是由学位持有人、或由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资格、经证明的专业能力或备有文件证明的有关经验和成就的人士担任,以及该职位的薪酬福利条件达到市场水平。
申请人如已在香港特区开办或参与任何业务,则须出示其业务的证明文件。
申请如获批准,申请人通常会获准以 3-3 年的模式(共计 6 年)在港延期逗留,而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香港“高才通”计划就业政策的全部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