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上的极端言论?——信息茧房VS网络棱镜效应
距离姜萍事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了,相信大家对此多多少少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当然我们今天不会对这件事本身进行任何评述,毕竟老师对数学一窍不通,况且这件事已经是past tense了。但老师认为由这件事引发的网络极端观点是值得讨论的,毕竟姜萍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而这种网络极化现象一直存在且正在迅速增长。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种极化现象背后的信息茧房以及网络棱镜效应。很多人都认为信息茧房是造成网络极化现象的元凶,如果媒体的算法能破除信息茧房,极化现象就是随之灰飞烟灭。但在信息茧房不存在(不明显),或是被打破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更加理性吗?
我们先根据姜萍现象来分析其中的信息茧房。老师认为此事件中信息茧房并不那么明显,虽然几大平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但毕竟热度已经高到惊动几大官媒下场,各种平台大V的评论区也都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因此照理说无论是正方反方,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对方的观点。
但为什么该事件中极端言论仍然如此猖獗,人们在了解到对立方的观点后反而更加愤怒,甚至出现了网暴现象呢?由此可见,信息茧房并不一定是造成极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就算人们了解了对立方的观点,他们也不一定会做出改变,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加极端。
1、空口无凭,实验为证
在2017年,美国杜克大学贝尔教授进行了一项社会学实验来验证信息茧房和网络极化现象的联系。贝尔教授召集了一千多名实验对象,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级并且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民主党或共和党人士。
实验对象们会定期收到贝尔团队在推特上发来的反对自己政治立场的信息(比如民主党人士会收到支持共和党的言论,而共和党人士会收到支持民主党的言论),而这些言论都是比较理性温和的,至少不会出现极端思想,因此可以忽略极端言论在受试者身上引发的逆反心理。 这意味着回音室被打破,实验对象们被迫接触不同的政治观点。
一个月后,贝尔团队对他们的政治立场进行了测试后,结果惊人地表明:人们普遍更倾向于原来的立场(即民主党人士更反对共和党,支持自己的党派,反之亦然)。
更令人惊讶的是,实验对象们在实验期间对贝尔团队们发来的消息关注度越高(具体体现为点击、点赞、评论、转发),他们越会偏向自己原有的观点。
虽然结果看起来比较反常,但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棱镜效应——人们暴露在反对意见中时反而会更坚定自己原有的立场,走出回音室反而会使得人们更加信任回音。
2、为什么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网络棱镜效应”呢?
网络社交媒体的功效实际上类似一面镜子。我们会将自己与网络上身份类似的人群进行对比,或是模仿他们(例如青年女性经常关注的美妆博主,学生们喜欢看的学习博主)。
就像我们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仪表仪容一样,我们也会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来调整自己给他人的自我呈现,从而展现出(自己想象中)他人更愿意看到的“自己”,呈现出不同的身份认同,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以找到归属感。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面镜子是一面“棱镜”,它会扭曲我们的自我呈现,从而让我们走向某一极端(极端言论/观点往往能更快的吸引他人注意力,从而让我们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网络上的极端声音愈演愈烈,而温和意见则逐渐式微。
3、网络棱镜效应真的会导致极化吗?
为了验证之前得出的结论,贝尔团队又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他们招募了一批新的志愿者,招募要求和上一次基本相同,但这次他们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即一半的受试者会收到和上次实验一样的极端言论,而另一半不会。
六个月后,贝尔团队得出了与之前大致相同的实验结果,于是他们对受试者进行了采访,以此探究网络棱镜效应的成因。贝尔团队调查了这些受试者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对于对立阵营的成员们的看法以及社交媒体对他们线下生活的影响。
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受试者都不在意某一具体的政策内容,或是己方的观点输出,他们在意对反方极端观点的批评(具体表现为他们更喜欢回复并谴责反方的极端评论)。这一现象极有可能是我们的身份认同导致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我们人类作为社会动物,都有着被他人认可的基本需求。
因此,当看到与我们自己相似的观点,我们便会获得一种满足感;但是当发现有人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时,我们便会感到失望,甚至愤怒。
例如,实验中有一个受试者就告诉贝尔身处于他自己的阵营给他营造出了一种归属感,认为自己有责任捍卫自己的阵营,因此积极的投身于谴责对方阵营的“事业”中。他还提到每次看到同阵营的“战友”给他点赞时,他便会获得一种快感,之前的烦恼便烟消云散了。由此贝尔发现很多受试者对于对方阵营的批评并不是想改变对方的看法,而是获得“战友们”的认同。
在实验中,贝尔团队也发现受试者中有很多喷子会被他人的点赞和关注所激励,因此不断创造更多更极端的评论,用自己生活中不敢或者不想用的词来脱颖而出吸引关注。这些极端评论的发表者对关注非常敏感,有的甚至会用第三方插件来检测谁“取关”了他,并进一步寻找并攻击这些人。
因此,贝尔认为消除信息茧房后,两个阵营之间的对立只会变得更加突出,因此接触反方不但没有让人们变得更加包容,反而加重了由身份认同带来的偏见。
4、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打破网络棱镜呢?
首先从社交媒体平台的角度考虑。如果平台运营方去掉点赞按钮&等级认证&关注数量,问题就会解决,极端帖子的作者就会失去获得认可的机会。但是这并不利于社交媒体商业化,如果平台不知道每条推文有多少人点赞,他们怎么把收入分配给内容创作者?(就算去掉了点赞按钮等,完全按照点击率来分配收入,内容创作者们也会通过发表极端言论增加点击量)
所以还是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考虑吧,我们自己能做什么呢?信息茧房将一切都归咎于算法错,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棱镜效应表明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实际上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信息茧房受害者。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理性的看待问题,抑或是随波逐流,走向极端。所以当下次你再遇到类似姜萍事件这种全网极化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多了解一点对立方的处境,不要走极端。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独善其身,网络环境也一定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