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告诉我的一些很简单,但真的很受用的科研习惯,有的甚至甚至对我的做事思维有很大的提升,下面就给大家分享6个小小的科研习惯。
1. 搞课题研究要先定框架,再填内容。读研阶段你会发现无论是开题报告、组会汇报、实验方案、大论文和小论文的撰写等工作都是先列框架,再填充内容。然后再不断修改和完善框架。
2. 每天坚持写一些东西。无论是大论文、小论文,项目申报书,文献综述或是实验总结,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至少500字,坚持下来后你会发现写东西并不难,而且前期写的多的话后期完成毕业论文和小论文就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了。
我每一次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都是在做完实验就进行处理,并描述结论部分,用一个word将所有的实验数据(包含时间、样品、实验条件和结论等统一记录)记录,等到写小论文和大论文时,就可以拿来就用,极大的节省了效率,按照这个思路,写硕论一个月轻松搞定,写小论文一个月也能轻松搞定初稿。
3. 文献不建议零散的看,一定要批量看。文献下载下来先做好分类,每次打算看多少就下多少,比如下载了30篇文献,那就集中时间几天内把30篇文献全部看完,并且做一个文献综述的总结。将这30篇文献进行梳理都总结到这篇文献综述中来,这样整理完写完,你对这些文献的理解可以上升至少一个层级。
长此以往下去,你的归纳总结和论文写作技能会得到很大提升。
4. 课题所有的材料都要归好类,清清楚楚。所有的资料一定要进行分类:
下面是我自己读研期间归类内容,先看整体分类:
01-我的课题研究:在写的论文、基金、标书等
02-师兄师姐的研究课题:跟着师兄师姐做的课题03-公共事务:组内打杂,比如报账、做课件、当助教
04-组会材料:组会的PPT汇报材料
05-学术会议材料:包括差旅,讲座、学术海报等等
每一个模块还可以根据情况再进行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分类,举个例子:写一篇paper,文件名就是文章标题,文件夹的三级分类可以包括:参考文献、原始数据、数据图、论文初稿、投稿期刊等;还可以再继续往下细分,比如:数据图可以按照数据的类型和实际的实验对比样本进行分类;初稿可以按照修改次数分为初稿1、初稿2、初稿3等等。这样整体就非常清晰了,所有的事项都留痕了,后面也方便回查和修改。
5. 看英文文献要看原稿不要只看翻译稿。前期看文献时你可以同时打开有道、copytranslator、DeepL等翻译软件,看不懂的地方可以用翻译软件,对比后选择最佳翻译,一篇文章要一气呵成3天左右看完。坚持一个月后,你就会发现越来越有感觉了,看文献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3个月后直接可以不用翻译软件也可以看懂了,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培养了你的写作技能和外文思维。
6. 规划好实验数据用途。做完实验,马上整理数据并作图分析,留好原始图 (origin PS等),方便以后使用,把图片、数据表格,数据分析的文字填充到大论文相应的章节里,再填充到列好框架的小论文里(不要翻译,填充完毕,一块翻译) 。慢慢地大论文也丰满了,小论文也有了。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即使写专业论文也是如此。
7. 动手之前先动脑。有新的idea时,不要着急做,先查文献了解有没有别人做过。如果符合基本原理,则要提前设计好实验方案,准备好相应的实验设备、材料等,并规划好实验时间。切记不要用行动的勤奋掩盖思维的懒惰!
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分享论文修改经验时说:
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对abstract和正文中的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学会用“Thesaurus”(同义词替换) 以避免过多重复。第二稿的修改极为关键,再往后就不会大改了。
“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 “学会用同义词替换,避免过多重复” 这些建议非常实用。写故事时,要不断收紧叙事,对每一个词提问。古人说“权重出”,就是避免句中重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