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往年各高校强基招生简章来看,2025年强基计划预计于3月底4月初开始报名,对于高三考生来说,寒假是了解强基招生政策并进行报考准备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高三&低年级学生家长迅速掌握强基计划的精髓,今天,老师特别整理了强基招生院校、报考趋势、2025届及低年级考生如何准备等内容,希望能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降分上名校!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有哪些
目前,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共计39所,全部为985大学,招生院校基本趋于稳定,2025年是否会新增其他院校,我们拭目以待。
强基招生院校种类很多,综合类、理工类和特色类院校都有,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基本上可以囊括大家的报考需求!
可以上下滚动查看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从近几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明确了两类招考对象的具体条件:
🔶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高考总成绩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及以上;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中获得全国决赛获得奖项的考生。
2025强基计划报考趋势
✅ 报考热度稳定,特招成为名校升学重要渠道如今强基计划已经实行第5年,很快将迎来第6年的招生。相比于强基开展之初的火爆,近些年趋于冷静,2022年的报考人次从2021年的186万+腰斩至86万+,2023年则在2022年基础上稳中有升达到88万+,2024年报考人次在93万左右,整体来看报考热度稳定。
从清华、北大2024年的新生数据可以看出,特招生的人数占比达到了50%左右,而强基招生在特殊招生中的比例最大。特殊招生政策不仅给考生提供了升学优惠,并且招生规模庞大,2025届考生家长可优先考虑强基计划这一升学渠道。
✅10所院校实行“复交南”模式,未来或有更多高校加入2024年共有复旦、上海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同济、厦大、北航、兰大10所高校采用“复交南”模式,在高考后出分前完成校测选拔,考生报名即入围,高考出分之后直接进行录取。
这一招生模式的调整,无疑对与这些院校层次相近的院校的招生产生一定的冲击,生源竞争愈发激烈。
如果你未来目标院校是这些高校,需要注意:
① 强化笔试权重,利好竞赛生。依据初试成绩入围复试,让成绩处在边缘线但有突出学科优势的考生有更多翻盘可能。
② 高考后即校测,备考时间紧张。尤其还可能与综合评价校测撞车,择校需要提前规划,考生还需多了解相关政策。
③ 另外,中科大采用初试入围全国竞争。按照总计划5倍划定全国统一合格线。这一政策有利于中科大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才,但对于一些高考/竞赛弱省的考生来说有点吃亏,目标是中科大要做好备考。
✅热门优势专业、交叉学科加入
近年来,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再次突破,不再是只着眼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与文学等基础学科,而是围绕国家未来发展重大战略,增加交叉学科专业以及高校高精尖领域的A+级顶尖学科作为招生专业,聚焦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前沿、新材料研发、先进制造业基石以及国家安全保障等核心领域,进一步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
◆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是西工大的王牌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东北大学新增自动化专业,这些都是各高校的顶尖王牌专业。
◆2023年,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新增天体生物学培养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天机械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材料类);大连理工大学新增生物工程专业。
◆2024年,北大新增了生物科学类-生物医学和基础心理方向、化学类-材料方向;北航扩大航空航天类-飞行器控制信息工程;上海交大新增了王牌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同济新增海洋科学;西安交大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厦大新增海洋科学、生物科学类-生态学;中科大新增地球物理学、核工程类-工程物理;复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核物理、化学类-高分子化学等;武大新增地球物理学专业;农大细分生物育种科学-植物育种、动物育种;兰大新增生态学。
这些交叉学科专业的加入,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分数线也就随之升高。想要上岸这些王牌热门专业的考生需要认真备考,尽早准备。
✅强化核心科目优势,校测环节仍是选拔关键
2024年强基计划最大的亮点在于新增了“小破格”政策。
这一政策允许第一类(A类)考生在数学成绩达到一定分数时,申请破格入围。例如,中南大学规定,第一专业志愿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且高考数学单科成绩达到145分的考生,可不受名额限制直接入围。
这一政策与以往的单科成绩加权入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为直接和明确,对数学成绩优异的考生来说,无疑是手握“免死金牌”。“小破格”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高校对基础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的重视,也为那些在某个学科领域有突出表现的考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除了“小破格”政策外,2024年强基计划还进一步扩大了加权入围政策的覆盖范围。哈工大、华东师大、南开等高校纷纷跟进,采用核心科目加权入围政策。这些高校不仅在数学、物理等传统理科科目上增加了权重,还逐步将语文、化学、生物等学科纳入加权计算范围,使得加权核心科目更加丰富。同时有助于引导考生在高中阶段注重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
✅强基首届转段比例较高,未来发展前景好
从各院校公布的结果来看,强基生首届转段的比例在55%-10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强基生都可以实现升学,很多学校强基生转段是占用学校保研名额的,报考强基可以相对稳定地实现本硕博连读,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在专业选择上,强基生在硕博期间的专业选择也较为自由,本科就读基础学科的考生,在硕博阶段可以转至交叉学科。
各年级考生如何备考强基计划
✅高三考生:冲刺高考,集中报考
① 研: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根据自己高三一段时间模考的成绩,确定一个目标院校非常重要。这时候一定要确定院校专业目标,深入研究强基往年招生政策,包含报名、录取等具体情况;
②冲:除了关注报考信息以外,对于高三同学来说一定要以高考冲刺复习为主,毕竟强基计划中高考成绩占比非常高,达到85%,高考成绩是决定你能否被成功录取的基石。竞赛生可以在有余力情况,冲刺奥赛奖项,银牌以上破格入围;
③报:时刻关注强基报考重要时间阶段,提前准备好报名材料,及时报考。高考后集中准备校测。
✅高二考生:夯实基础,适当拔高
① 调:对于高二的同学来说,高二是高中学习中知识体系构建以及能够拉开差距的重要阶段,所以务必要调整学习态度,注重课内知识的学习。认真准备每次大型考试,这是清北等名校录取最为重视的方面;
② 明:做好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大学、专业,关注强基的培养策略是否适合自己;
③ 提:在完成高中学业前提下,开始扩展一些课外知识,尤其是目标专业相关的,接触竞赛题,培养学科思维。竞赛生要尽力冲击奖项,为之后的高三减轻压力,打好基础。如果你想冲击清北的强基,从低年级开始,你就要有意识开始参加一些清北的营期活动,在这些营期活动中获得优秀营员,在强基招生中将有优势。
✅高一考生:强基规划最佳时间
① 测: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在这一阶段主要能做的就是了解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专业院校和录取分数等升学信息,打好基础,初步评估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这一升学路径,然后确立一个初步的目标;
② 学:做好初高中衔接,提升文化课成绩,因为高考成绩占比在强基中不低于85%;
③ 扩:脚踏实地打好课内学习基础的同时,有能力、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接触竞赛,甚至是冲一冲奖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入围概率,还可为后续校测打基础。同时还将会有许多的特殊类型招生项目可以选择与尝试。比如,清华新领军、北大物理卓越、清北英才班、清华攀登、西交大少年班、中科大少年/少创班等等。
强基计划是除了高考外,进入清北、复交南等名校的绝佳方式之一(不录取不影响后续高考招生)!目前,2025强基计划备战已开启!强基计划政策复杂、校测难度大,报考存在很多挑战,竞争压力尤为激烈!想要上岸强基一定要提前准备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