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苏高中还要选苏外国么?普高出国留学能两腿走么?

选择国际教育还是体制内教育?能不能两全?

通常我们都建议大家选择其中之一。但如果家长或孩子不能抉择,或者因为一些不可控原因想要“曲线救国”,这个时候就会考虑“两条腿”走路的路线,即同时考虑体制内教育和国际教育。

这样的优势是,既可以努力冲刺一下海外大学,如果能力达不到海外院校,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回归体制内——即国内大学就读,相当于安装双保险,国内外都可靠。

大部分这样的学生,初中身在普初,高中大概率也会选择普高,在课业之余补足国际教育的短板:

能不能实现双条腿走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两手抓?最晚要从什么时候开始计划?……

为什么不单条腿走路?因为“卡住”了!

体制内和国际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赛道,孩子单单能走好一条路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加上单路线能够让教育最大利益化,所以小通一直都比较提倡大家在两者之间只选择一条路。

理想状态是这样的,但现实往往达不到理想。一个是因为现实原因,消费降级同样影响到留学教育,很多家长因为实际经济因素,心中想要选择国际赛道,但无法直接顺利实现;还有家长在教育理念上犹豫不决,想要继续观望国际教育形势,不能立刻果断选择其中一条路;另外因为家长和孩子教育理念不合,一个选国际赛道,一个选体制内赛道,一时间无法达成一致,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出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家长都来咨询:如何体制内教育和国际教育两手抓?能不能把体制内/国高当做一个备选?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情况:

案例一:S同学目前在星海上学,成绩在年级前一百名,属于学霸水准了。周围的同学高中目标基本都是星海高中和苏高中,S同学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也打算如此。但是S同学的家长,希望TA在高中选择国际赛道,冲一冲上海WLSA。S同学有自己的想法:我目前所处的环境已经很卷了,何况体制内教育我都很熟悉,如果转到不熟悉的国际教育环境,未必能学得比现在好,可能还会不适应。

案例二:T同学的成绩基本能达到苏高中匡班的水平,想要选择苏外走国际赛道,但如果上苏外拿不到奖学金,经济上无法承担。本身学习能力很强,普通学生需要30个课时学习的内容,TA10几个课时就可以学会。从经济和学习能力两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决定选择两条腿走路。

事实上有很多一部分家长都有相关方面的需求,前来咨询的不占少数。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两条腿走路”现在已经不再是小众赛道,是许多家长出于实际考虑想要选择的方向。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打算用一篇文章来具体说说是怎么个情况,“对症下药”,解决下家长的燃眉之急。

大前提!学生需要是天选学霸!

两条腿走路的大前提,就是要成为能力超强的学霸。走好一条赛道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想要两条路都走通,就需要将两条路压缩成一条,用别人走一条路的时间和精力走两条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学霸,真的达不到这种学习强度。

仅仅是学霸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建议理工科大框架的学霸选择这条升学道路。但是对于文科或者艺术专业的学霸,我们不建议同时选择国内国外双重教育赛道,冲刺海外名校相对而言没那么占优势,甚至很可能会耽误国际教育申请的天花板。

对于文科学霸甚至体育、艺术专业的特长生来说,我们更推荐学生选择国际教育赛道。深挖学生专业特长,专注于学生未来的深度发展,国际教育赛道更能够融会贯通,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和方向。

年度总结报告分析

对于国际方向同样有差别。选择不同的留学路径,也需要侧重学习不同的课程,小通来分情况讨论一下:

可用高考成绩/GPA申请——美国方向/中外合办大学

美国本科接受普高开出的成绩单作为GPA成绩进行申请,这个成绩单也是根据周考、月考成绩形成的,上普通高中时可以开出来这些成绩的。如果目标是美本TOP50,除了普高至少要学习把托福雅思的语言,参加美国的高考SATACT成绩,或者手握几门AP5分,这属于标配。

如果美本想要冲刺拔尖的TOP30院校,个性文书、竞赛奖项、科创项目等背景提升都要精心准备,学生只会更加辛苦,学业压力更大。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中外合办大学,属于是黄金赛道,S10院校都是很不错的成绩,比如上海纽大、昆山杜克、西交利物浦等,需要托雅成绩+综评成绩+高考成绩进行申请。目前国内仅有10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高校,这10所院校组成中外合作大学联盟,简称“S10”,分别是 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 香港科技大学 (广州)、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北师大-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很多想要接触国际教育的家长,都会在本科阶段选择S10院校,在研究生阶段去往海外留学,继续出国深造。从这方面而言,中外合办大学就会比较合适。选择S10院校,看重的同样是英文能力和高考分数。

总而言之,无论申请美本还是中外合办大学,综合申请公式是:高考成绩做打底,标化成绩、文书申请、背景提升做加码。整体来说对学生综合能力都很有挑战。

课外需要另外学习A-Level——英国/香港方向

对于未来希望申请英联邦方向国家,比如英国和香港方向的同学而言,则需要另外准备成绩证明。英国及香港的大学申请不认可GPA成绩,高考成绩远不能满足申请要求,不仅在语言上需要考取托福/雅思成绩,还需要凭借A-LeveL或IB的考试成绩来进行申请。在国际课程方向,小通更建议家长选择A-LeveL课程,体制内学生更好适应。

直观上更重视学生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同时适应两种不同教育体系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操作方面,一般学生会用业余时间,在课外学习A-LeveL。相当于一边在体制内上课,一边在校外学习A-LeveL课程。甚至有同学在校外脱产学习A-Level。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甚至有部分同学通过这种方式冲刺进入牛津剑桥等名校。

如果想要冲刺英国G5全日制夯实A-LeveL,不仅仅满足最基本的成绩要求,还需要在国际竞赛、课外活动等方面定制个性化内容,需要家长和学生多费一些功夫。

一切路径,英语学习是一切的大前提!

以上内容都有一个大前提——英文学习,国际教育对英文要求之高,体制内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更重要的是,英语学习不能一蹴而就。无论未来选择哪个国际方向,美本申请还是英联邦申请,英文学习都是重中之重。重点冲刺英文水平,在初二寒暑假、最迟初三,就要开始重点攻克英文学习。

还有家长问:体制内高一,能不能顺利转轨国际高中?

如果高一才决定转轨国际教育,对学生本身要求会更高。特别如果想要在高中转轨第一梯队的国际学校,冲刺A+档学校,英文和数理化成绩需要顶尖,哪怕差一点点,插班生考试都不能通过。

如果插班考试没能通过,还想要冲刺A档学校,学生就需要重新在国际学校读一年高一,把英文成绩补补扎实,相当于从零开始,学习国际教育,学生付出的时间成本需要考虑到。

究其根本,两条腿走路考察的还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否把英语水平提升到国际学校要求的高度?能否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考出体制内教育和国际教育需要的成绩?是否有强大的学习内驱力,加速度有目的、有规划,且按部就班的完成学习任务?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两条腿走路”一定没问题;如果存在疑问,哪怕其中只有一个问题存在疑问,也希望家长能再三考虑清楚,究竟要不要选择这一条升学路径。

最后我们依然建议:如果确定选择国高,就请毫不犹疑的一条路选择国际赛道。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世界TOP5瑞士酒店管理学院推荐

下一篇

耶鲁今年起本科扩招100人 中国学霸能抢到几个名额?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