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近几年4A*/5A*被拒真不算是少见的事,但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将为诸位梳理2025年五所G5院校最新发出的拒信内容,带大家了解下近年的申请形势!
#01牛津大学
今年,牛津所有专业的拒信都是同一个模板,理由都是竞争太激烈:
“......我们现已完成了选拔程序的第一阶段。很遗憾,鉴于今年入学名额的整体竞争情况,在与其他学院商议之后,我很抱歉地告诉您,我们无法为您提供牛津大学的入学名额,并且本校的任何学院都不会再对您的申请予以考虑。“
#02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的拒信是由各个学院发出的,来看看学院的拒信都写了些啥!
菲茨威廉学院-工程学
“......综合我们所掌握的全部信息来看,遗憾的是,鉴于申请总体的竞争强度,您的申请缺乏竞争力,即便您在面试中表现卓越,鉴于整体竞争态势,我们也无法提供入学名额。
学院和大学收到的申请数量远远超出了我们可提供的名额。今年我们收到了850多份申请,而名额仅约140个......“
这里所指的850多份申请指的是申请菲茨威廉学院的总学生数,不是单单指申请菲茨威廉学院的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数。
按照学院给出的数据,2025年菲茨威廉学院的录取率大约就只有16.5%,确实竞争很激烈...
女王学院-经济学
“......在对您的申请进行了审慎考虑后,我们遗憾地通知您,我们不会邀请您参加面试。我们是根据众多申请者的整体情况做出这一决定的。学院和大学收到的申请数量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能提供的名额......
在招生流程的现阶段,学院没有能力为个人提供反馈。然而,以下几点可能有助于您理解为何您未被列入受邀参加面试的候选人名单。
- 近期学业成绩,主要指各类学业证明材料,包括成绩单、GCSE、AS(如果参加了)、A-Level以及其他资格
- 入学考试成绩(如果参加了)
- 语言成绩,例如雅思(如果参加了)
- 背景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UCAS申请、“我的剑桥申请”、补充调查问卷以及特殊情况表(如果有)之中
- 地理人口与学校层面的指标,诸如由英国多重贫困指数及其他英国数据库所提供的相关数据
- 推荐信内容与预估成绩
- 还有对拟学习学科所展现出的兴趣证明,以及在课堂之外参与该学科活动的相关证明。”
女王学院的拒信倒是写得蛮具体的......
#032025届帝国理工拒信
化学专业
“......每年,我校化学专业都会收到超1000份的申请,但预留的招生名额只有220个。因此入学竞争极为激烈。我很遗憾地通知您,我校今年无法向您提供offer。
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会对所有申请逐一进行全面考量,我校采用两轮筛选机制。
第一轮会全面且细致地审核申请,所考量因素包括:
- 已取得的学历对应的学业成绩
- 正在修习课程所体现出的潜在学业表现(包括导师 / 推荐人的认可、预估成绩、所学学科组合以及当前学业水平)
- 文书(涵盖在帝国理工攻读所选专业的动机与匹配度、沟通能力、截至目前的课外成就、职业抱负以及作为本校学生可能做出的潜在贡献)
- 学术推荐信以及任何相关的酌情考量因素或背景信息。
第二轮筛选为学术面试。
我校收到的申请数量庞大(上一申请周期超过1600份,申请与录取比例为7.8:1),录取竞争异常激烈。只有在第一轮评估中展现出最强潜力的申请者,才会被邀请参加面试并进入第二轮筛选......”
电子电气工程
“......很遗憾,在此我们不得不告知您,此次我们无法向您发出Offer。
我们对收到的每份申请都进行了仔细审查,录取依据是对申请者所提供的全部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还会考虑申请者在各个选拔环节(若有)中的表现。选拔人员还会考虑一系列非学术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 学习动机
- 对学科领域的兴趣
- 背景因素
- 情有可原的理由
- 从学习经历中受益和为大学生活做出贡献的潜力
我们理解这一决定可能会让您感到失望,并且很遗憾许多优秀的申请者无法获得面试机会或录取通知......”
#042025届UCL拒信
UCL拒信目前也是模板拒比较多,并且有不少4A*/5A*同学被拒——
“由于申请的质量普遍很高,竞争极为激烈。我们会仔细评估每份申请的各个方面,并将其与其他申请进行对比评估。遗憾的是,您的申请不如其他申请那么有竞争力。”
对了,UCL有不少专业有额外要求!UCL哪些专业需要些小文书?小文书是啥?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官网有明确解释↓
图 UCL
#052025届LSE拒信
LSE的拒信理由基本都是一个——文书不够好!
“......我们从招生选拔人员处得到的反馈表明,您的申请未通过是由于文书不够好。
由于LSE的入学名额竞争十分激烈,在决定是否发放录取通知时,会仔细考量文书。与其他类似申请者相比,您的文书不够有说服力,因而未获得入学名额。”
经济学拒信
社会学拒信
当然,也会有其他拒信理由:竞争太激烈以及其他申请质量太高...
数学与经济学拒信
值得一提是,不提交AS成绩也会被判定疑似“学术不诚信”,去年就出现过有同学因此被拒绝↓
“正如LSE的招生政策所说,申请人及其教育机构有责任提供与申请相关的准确信息。
我们发现你的申请违反了我们的政策和UCAS的条款。因此,你的申请不成功。如果将来想重申,你必须完整提交你的学术成绩,无论是之前还是之后的。
我们酌情考虑了每份申请,录取决定基于你在申请中提供的信息得出。请注意,该决定是最终决定,不接受上诉。"
2024年管理学拒信
与大家分享拒信原因,其目的并非是要刻意制造焦虑氛围,也不是为了渲染英国本科申请有多么艰难而令人望而却步。
英国本科申请存在一定的挑战与竞争压力,但每一封拒信背后其实都蕴含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因素。
分享这些拒信,旨在让大家能够以更加理性、客观和全面的视角去看待整个申请过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明晰自身在申请过程中可能需要提升与完善的方向,进而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未来的申请挑战,而不是被片面地误导,陷入无端的恐慌与焦虑情绪之中。
英本申请一直被吐槽“太玄学”!我们能把握的就只有把自己的成绩尽量提高,拿到结果的时候也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