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atGPT到Sora,再到DeepSeek,人工智能发展神速,引发全球关注。与此同时,很多人在担忧AI对就业产生的冲击!不少业内大咖都表达了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担忧,而无孔不入的互联网信息,也让很多学生和家长越来越焦虑。最近老师就收到家长咨询:选哪些大学专业未来不容易被AI替代,还能不愁赚钱?
今天告诉大家答案——
用AI打败AI
DeepSeek预测最赚钱的专业
我们多次向DeepSeek输入不同的指令,希望它能更精准的给出未来10年最赚钱且很难被AI取代的专业名单。
汇总结果发现,DeepSeek的答案与之前老师盘点的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有多处重合。为帮助美本升学家庭更有针对性地参考,老师又结合美国劳工统计局、College Transitions网站、PayScale薪酬网站等权威数据,总结出10个最高薪、最高需求的专业。话不多说,一起看看——
10类就业前景好,短期内不会被AI取代的专业!
该榜单除了包含不同专业的上榜原因,还标注出各类专业未来就业需求、薪资水平和就业优势,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建议转发、收藏!
1、护理及相关专业
专业举例:护理学、公共卫生、健康科学、卫生系统管理、营养学等。
上榜原因: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激增。医疗相关领域发展迅速,当下就业需求量非常大。以护理学为例,它的课程综合性强且涉猎面广,除了必备的专业实操,还需要具备判断力、伦理决策力、应变力以及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所以,这类专业具有AI不可替代性,应用时AI最多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就业优势: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非常广,除了医疗机构,各企业、国际卫生组织、学校、养老院、政府机构等也设有相关岗位,并且具有明显的跨国优势。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和Payscale薪酬网站数据,护理相关岗位预计10年增长40%,平均年薪达12.9万美元;医疗卫生相关岗位预计增长28.5%,年薪为11万美元。
2、数据科学及相关专业
专业举例:数据科学、应用数学、精算学、统计学、数据分析等。
上榜原因:数据科学、应用数学等专业跨学科性非常强,所学的基础知识如微积分、统计学、代数学、数据分析、概率论等,几乎可以和其他任何专业搭上边,非常“万金油”。不过随着互联网和机械自动化工具的普及,数据科学、数据分析等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看懂数据”,更需要“用好数据”,需要更注重培养数据洞察力、数据处理、理解决策、沟通等核心技能。
就业优势:数据科学、应用数学的优势在于就业广阔且薪资丰厚。目前金融、医疗、教育、制造业等领域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为数据科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学生能根据市场要求快速进入各个行业。据Payscale数据,数据科学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高达101,337美元,太能吸金了。
3、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类
专业举例: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机器人研究等。
上榜原因:AI是一门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又融合了神经科学、数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学科知识的新兴专业,专业知识硬核且跨学科性非常强。
如今AI技术几乎渗透各行业,除了大家熟知的传统AI专业,很多学校还鼓励学生进行“AI+X”领域的学习,比如AI+商科、AI+新能源、AI+艺术等专业搭配。2024年4月,美国总统科技委员会更是发布报告,宣称:“AI将会对所有科学领域带来彻底的巨大改变”!
就业优势: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该领域的发展,毕业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比如,美国硅谷作为全球AI顶级研发中心,智能设备普及与元宇宙发展都在推动对AI人才的需求,很多名企都在高薪招聘此类复合型人才。
再比如,中国两会将人工智能列为新兴产业,中国AI企业正在加速国际化布局,开放了很多相关岗位。据麦可思研究数据,到2030年AI人才缺口预计高达1500万,未来该领域学生就业将非常吃香!
4、心理学及相关专业
专业举例: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等。
上榜原因:虽然很多人唱衰心理学是“天坑专业”,但在AI时代,它依然具有很强的AI不可替代性。心理学的学生除了要学习生物、化学、法律、医学、教育、商业、数学等基础知识,还需要有情怀、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能力等核心技能。
比如心理咨询师在治疗时依赖深度共情、信任建立和动态情感分析,这些都是AI难以模拟的情感互动。
就业优势:随着当下心理健康问题全球化加剧,企业EAP(员工援助计划)、临床心理咨询师等需求日益旺盛。
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心理健康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岗位预计10年将增长19%左右。此外,心理学就业范围非常广,毕业生在生物科技公司、教育行业、学校、社会组织、科技公司等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5、信息科学与网络相关专业
专业举例:信息科学、网络安全、计算机技术、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算法等。
上榜原因:信息科学是一门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网络应用软件等领域的跨学科专业,致力于推动信息共享、科技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该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机、编程等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建模、设计等实际操作增强自身技能,实用性非常高。
就业优势: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企业和组织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能为各个行业发展赋能的信息科学&网络安全专业,已经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持系统。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丰富,除了传统的IT行业,金融、医疗、教育、科技公司、政府机构等都有相关岗位,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大。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未来十年信息安全分析师岗位预计增长33%左右,潜力十足!
6、商科及相关专业
专业举例:金融、工商管理、商业分析、市场营销、创业、供应链管理等。
上榜原因:商科是一个大范畴,细分领域中最受欢迎的有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管理、国际商务、物流管理等。虽然部分老牌的商科细分专业可能有未来被AI取代的风险,但其实商科非常重视实践与应用,很多课程都会根据当下实际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学生能接触到最新、最实用的技能。比如宾大沃顿商学院就紧跟市场需求,开设了金融+科技、商业+新能源等泛商科课程,并提供很多跨学科专业和双学位项目,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就业优势:商科毕业生拥有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在制造业、金融投资业、服务业、科技公司和政府机构等都能找到对口工作。此外,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拉动了商科相关岗位需求。比如各国企业跨国贸易增加,需要金融、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人才;跨境电商和“一带一路”物流网络扩张,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供应链专家等。
7、工程与技术类
专业举例:石油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工程、工业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
上榜原因:首先,工程专业非常“高门槛”,知识设计物理、数学、化学、工程实践、机械等领域,技术壁垒高,就业针对性强。其次,传统工科领域(如机械、电气、土木等)需求稳定;高技术工科领域(如计算机、环境科学、航空航天等)跨学科性强;新兴工科领域(如可再生能源、机器人、生物医学等)增长迅速。最后,工程专业除了要有很强的实操能力外,更需要具备的创新力,具有很大的抗AI性。
就业优势:工程专业就业领域覆盖面广,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科技领域都有对口岗位。随着科技的发展,芯片、光伏、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和高新制造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不乏高起薪、高薪资增长潜力的岗位。
8、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专业举例:生物学、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海洋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神经科学等。
上榜原因:虽然生物学常被调侃为“四大天坑”之一,但因为它跨学科性非常强。细分领域包括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计算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潜在的职业选择方向极广。随着目前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业优势:生物类专业毕业生的可塑性非常强,无论是在医疗、科技、药剂、新能源公司,还是在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卫生防疫站等都能找到相关岗位。不过这类岗位更看重毕业生的学术背景和个人能力,建议想学该专业的学生培养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9、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类
专业举例:环境科学、环境健康、生态学、可持续农业、新能源等。
上榜原因:环境科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当下的环保浪潮和全球碳中和目前的推动下,被寄予厚望。该类专业涉猎领域非常广,不仅包括化学分析、生态建模、环境政策、社会学调查等传统领域,还能与生态、人工智能、新能源、大数据区域链等领域相融合,学生能吃到新能源、计算机、可持续发展等新兴产业的“红利”。此外,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人类独有的综合分析、政策制定、沟通等能力,现阶段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就业优势: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科学专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比如中国“双碳”战略、ESG概念非常火。像是ESG,指的是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的缩写,即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金融、咨询、新能源、央/国企等纷纷新增ESG岗位,且薪酬待遇非常好。ESG甚至被称为是“下一个风口”。
10、公共政策及相关专业
专业举例:公共政策、政治学、安全研究、国际关系、法律研究等。
上榜原因: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制定、实施和评估社会问题并提出政策解决方案的实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跨学科学习能力。课程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基础、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通常还需要学习数据分析、生物学、传播学等知识。由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国际关系的研究都涉及跨部门协调、伦理判断、平衡社会价值观等人类复杂社会关系的运作,具有AI不可替代性。
就业优势:随着AI的迅猛发展,公共政策专业毕业生在当前就业市场具有一定需求。比如在全球数据隐私、AI伦理等新性领域,需要具备公共政策和法律人才辅助。该专业毕业生在政府卫生部门、国际组织、医药企业、媒体组织、科技公司等领域都能找到工作机会。
最后机构有话说
总体来说,以上专业均具有以下5个共同点:
1,属于技术驱动型专业,比如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不仅具有理工科硬核背景,还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
2,具有医疗或公共服务背景,比如护理、公共卫生、生物学等,这类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知识和实操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灵活应变能力和同理心。
3,大多属于交叉学科,比如生物医学、商业分析、心理学、数据科学等,毕业生兼具两门及以上的复合技能。可见,未来高薪岗位更倾向于“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比如医学+AI、金融+数据等。
4,注重可持续发展与政策导向,比如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等,或参考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如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生命健康等),都非常具有就业潜力。
5,注重培养人类独有的核心技能,比如心理学和社会工作需要情感与伦理判断,传媒写作等需要思维创意和文化敏感度,公共卫生管理需要复杂的系统协调能力等,这些技能都是AI现阶段无法模拟和替代的。
AI时代势不可挡,它在带来挑战的同时,更多的带来新的发展与机遇。
正如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I之父”杰弗里·辛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几乎所有激动人心的科学领域都将用到AI”。
除了AI专业,还有很多前景和“钱景”俱佳的大学专业值得选择。
同时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兴趣和能力比盲目追求热门更重要。这代孩子突围的关键在于有人生和奋斗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